抓准教学主线 多方对话文本

2017-03-07 06:48湖北省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吴春霞
成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爬山虎主线词语

■湖北省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 吴春霞

抓准教学主线 多方对话文本

■湖北省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 吴春霞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钻研教材文本,读懂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文本,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思路就是一篇文章的“主线”。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多为名篇佳作,是课程理念的最佳载体,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凭借。这些课文的字里行间里面,往往都蕴藏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教学时教师只要能抓准这条主线,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从而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对话文章题眼——“窥”一题而知全文

一篇好文章,总有十分精炼的文题,起着“画龙点睛”作用。它是师本、生本对话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影响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阅读起着导向的作用。透过题目,我们可以“窥一题而知全文”。

一堂课伊始,学生最先接触到的是就是文章题目。此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读准文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旧知、发挥想象,进行质疑,从文题中可知道什么?看了文题还想知道什么?此举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让学生在不断提问中尝试抓住文章主线。在接触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个题目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学生说“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画的,作者是谁?”“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它为何会名扬中外?”……抓住了这几个问题进行学习,就摆正了课文学习的方向,因为这几个问题其实就是文章的主线。再如《爬山虎的脚》文题的解析,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读这个题目,想想文章重点写的是爬山虎?还是爬山虎的脚?”学生很容易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课文重点写的“爬山虎的脚”。接着我又让学生围绕“爬山虎的脚”质疑,学生提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长在什么地方?”等问题。我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呀,就去文中找找,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段写了与‘脚’有关的内容?”直入重点。

二、对话重点词语——“串”视点而成一线

词语是作品的组成材料,是作品灵魂的载体,也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视点。而关键词是文中最能精炼体现内容主线和主题的核心词语。因此,教师找到文本中的关键词,就等于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金钥匙,它能帮助教师引领课文阅读,实现教学目标,使高效阅读成为可能。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作品《和时间赛跑》一文,用平和简朴的笔调让故事在娓娓道来中带上一抹隐隐的哀伤,透出人对时间的无力感。外祖母去世,“我”忧伤难过,爸爸于是对“我”解释什么是时间。从此,时间流失的可怕印在小小的“我”的心里,直到有一天“我”跑赢了太阳才压倒了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恐惧。得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道理。相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散文这种体裁是不好把握的,而一些让他们从“莫名其妙”的句子中读出道理来更难。我听过几节此文的研修课,多数教师花很多时间也未能让学生弄清楚在课文结构。如何能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题,我颇费了一些功夫。在反复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只要抓住几个重点词语就能较好地理解文章结构了,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将能体现文章主线的三组表示心情的关键词语——“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融合于词语检测环节中,学生读词之后,再说说自己生活中与这些词有关的事情,在学生说兴正浓时,抛出这样一组问题:“作者因何事忧伤,哀痛?再因何事着急,悲伤?最后又因何事而高兴,快乐?”让学生带问题读文,意料之中的是学生很快都能给出答案,非常容易地就把课文结构的问题解决了。

还有肖复兴的作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是老师们觉得不好啃的硬骨头。而教学中我仍然是采用抓住关键词来串主线的方法组织教学。读了多遍课文之后,我的眼中就只有两个词了,“映入眼帘”和“春风拂面”。一个“映入眼帘”就能把肖复兴所看到的叶老对他作文修改的内容囊括,而一个“春风拂面”就能把他对叶老言行的总体印象囊括。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的读文导入就从两个词语开始,从词语相关的问题开始:(1)划出文中映入作者眼帘的相关语句,品读谈体会;(2)叶老的哪些言行让“我”感到“春风拂面”。

三、对话关键语句——“牵”一句而动全篇

关键语句是负载着主要信息的语句,它传达文章话题范围、相关背景、主题宗旨、思路脉络等关键信息。诸如那些能点明主旨、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过渡句等等。找准这些句子,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探究。

有些课文开门见山,文头就有可以带动全文理解的总起句。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文章开头就直接亮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在教学时,我抓住这个关键句子,引导学生顺着“作者通过什么事例验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这个思路去读、去想,找出“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变色”“做梦时眼珠会转”三个事实论据,通过阅读体会,学生最终领悟到真理是在不停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诞生的。有些课文中间部分有过渡句段,比如《赵州桥》一课中的“这座桥不仅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在课堂教学也可以成为主线,从中间向两头伸展,怎样坚固?如何美观?还有些课文关键句在文尾……

实践证明,只要有语文课堂存在,教师与文本对话就会永远存在,教师要融入文章所反映的情景和环境中,去认识、去体会、去感悟文章中的人和事物,在咬文嚼字中揣摹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作者的意境,自然而然地切入文章的主线。通过抓课文主线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段的学习,也是语文教学实现高效的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爬山虎主线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找词语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爬山虎
数字主线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