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历程述评

2017-03-07 21:21杨峥嵘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党员政治生活

杨峥嵘

(中共潮州市委党校,广东 潮州 521000)

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历程述评

杨峥嵘

(中共潮州市委党校,广东 潮州 521000)

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表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过程同党内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党内政治生活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建党初期:党内政治生活的艰难探索阶段;全面抗战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初步成熟阶段; 建设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曲折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良性运行阶段。

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走过95年光辉历程、拥有8 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经历过苦难与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与收获,已经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日趋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表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过程,是同党内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时候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内政治生态就会健康洁净,党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反之,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就会遭到严重损失。

一、建党初期:党内政治生活的艰难探索阶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921年7月,在党的一大形成的纲领中,对党的名称、性质、任务、组织、纪律和监督等党内政治生活做出明确规定。建党之初,通过贯彻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原则,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能够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党员之间比较平等,在党章规定的范围内党员有言论自由,能够尊重不同意见;三是党内斗争方式没有极端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四是党的代表大会能够正常召开,中央委员通过选举可上可下,没有宗派情绪等等。可惜,到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等人的“家长制”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在此环境下,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等不良倾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在探索革命新道路实践中,开始关注和思考党内生活正常化问题。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针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要“教育党员使党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1]。古田会议提出的“党内的生活要政治化、科学化”“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这些要求,为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古田会议之后,由于“左”倾错误大行其道,尤其是1931年后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主导下,搞专横独裁,处理党内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方针,党内政治生活遭到破坏,导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苏区根据地和红军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后,才打破了博古、李德等人独断专行的状况,恢复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形成集体决策、集体讨论与集体领导的新局面。

二、全面抗战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初步成熟阶段

抗战爆发后,随着党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等人不仅对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斗争等问题进行全面理论阐述,还躬身践行党内斗争基本原则,较为稳妥地处理了张国焘分裂和叛逃事件以及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问题,既严肃批判和纠正其错误,又没有造成过火的组织处理和人身攻击。到了延安时期,全体高级干部通过写整风笔记等方式来剖析自己的思想,通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来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尤其是延安整风后,党彻底排除了错误路线干扰,树立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内优良作风,确立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和“批判从严、处理从宽”的党内斗争原则,使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斗争的开展有了具体实践形式和合理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党的七大总结历史经验,确立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决定,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空前提升,为随后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建设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曲折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政治生活健康运行,全党同志心情舒畅、热情高涨,带领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中央慎重处理了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提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的新命题。1956年,党的八大针对执政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党的七大以来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并强调党内斗争应当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原则,党内要坚持群众路线,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等。党的八大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明确将处理党内矛盾所采取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公式,并提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可惜,这些好的思想后来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贯彻。此后不久,党内“左”倾思想日益助长,个人专断作风开始抬头,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民主集中制被削弱的不健康倾向。1959年庐山会议上又错误地把严重扩大化的阶级斗争从党外引向党内,使得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风气滋长开来,对党内政治生活造成严重冲击。1961年1月,以“纠错”为主题的“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贯彻“三不主义”——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放手让人“说话”,开创了下级批评上级、上级虚心听取批评意见,并反复进行检讨的历史先河。但是,在“左”的错误领导下,会议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状况。不久,党内政治生活生动活泼的新气象便戛然而止。1962年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党内政治生活又陷入沉寂。到“文革”开始不久,“踢开党委闹革命”,以致党的组织陷入瘫痪,广大党员一度被迫停止党的组织生活,党内政治生活随之跌入低谷,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四、改革开放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良性运行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走向正常化和规范化,开始迈入良性运行轨道。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做出全面规范。《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不仅明确规定了党内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12条原则及要反对的错误倾向,还特别重申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许多优良传统,如对待党内矛盾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不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办法。这就为有效地消除党内“文革遗风”,从根本上改变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成为党内政治生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有力保障。随着《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颁布和实施,逐步恢复并完善了党的组织生活,提出建立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及地方各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推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党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上至中央委员会,下至基层党委,均能按照党章如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恢复了对党员权利的规定,要求保障党员在党内对上级领导直至中央常委提出批评性意见的权利;党委会制度健全起来,集体领导原则进一步充实,个人崇拜之风得以纠正等,使得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此后,党中央围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坚决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把严肃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而使党内政治生活不但在理论、实践上而且在制度创新上都不断地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为有效解决民主生活会制度的操作层面问题,中共中央先后印发了《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关于提高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意见》和《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等3个规范性文件,就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的内容、方式、要求、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对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起到重要促进和规范作用。同时,有关党的组织生活尤其是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的规定自党的十四大以后均被写入党章,得到进一步保障落实。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多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都是结合当时的国情党情为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肃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坚强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党内政治生态得到明显净化,党内政治生活展现出新气象,在理论、实践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住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关键点,也就抓住了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钥匙。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有了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纪律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对于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和探究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渊源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当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更准确的把握。更有助于我们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抓住严明纪律这个关键,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导向,抓住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的手段,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1]李世忠.挖掘古田会议精神内涵 扎实搞好“两学一做”[J].政工导刊,2016,(12).

[2]秦位强.论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多维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6,(6).

[责任编辑:徐新彦]

2016-12-20

杨峥嵘(1988-),男,广东潮州人,党史与党建教研室讲师。

D264

A

1008-8520(2017)02-0040-03

猜你喜欢
党员政治生活
我是党员向我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