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揭示“钱为世人养命之源”的思想

2017-03-07 19:14沈端民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镜花缘货币

沈端民

(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李汝珍揭示“钱为世人养命之源”的思想

沈端民

(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钱”是“人人所爱”的“养命之源”。李汝珍将这一世人皆信皆崇的经典言论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镜花缘》故事情节的始终,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并用以强烈地表达其创作的主题思想。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整体浓缩的个体。个体需要从整体的各个方面连续不断地吸取营养。大河涨水小河满,只有努力开拓、丰富社会整体的钱脉,个体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其生命才能蓬蓬勃勃,发达旺盛。钱的问题要用钱去解决。怎样用钱开拓钱源?或用钱做有力武器以打开闭关自守的铁门;或用“钱”作为可信凭证以促进社会商品的积极交换;或用钱做劳动报酬以奖励人与人的互相帮助;或用钱做重量单位计算用药重量以提高药物疗效;或用钱做桥梁以畅通人际的频繁交往。如此多管齐下,可使钱这个养命之源“源”源不断,“源”远流长,可使人命之养得到充分的保证。

李汝珍;镜花缘;钱;养命之源

李汝珍(公元约1763-约1830年)是清代著名小说家。他写小说就是写人,因此非常关心民生疾苦,非常注重研究关乎世人养命“钱”的问题,堪称当时的货币学家。他晚年花20年时间呕心沥血地创作长篇小说《镜花缘》,全神贯注地将货币问题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作为编织故事情节的主要依据,从而成就了一部货币小说的杰作。

该小说写了两个部分:前50回写梦幻之旅,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周游山海世界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后50回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一百名花神托生的女子全部考中,并多次聚会欢宴表演琴棋书画百戏之类,大显才学。想象丰富多彩,世道太平兴昌。光明背面是阴暗。作品借写武周表面繁华之名,实针砭清朝所谓“康乾盛世”隐藏的日趋衰败没落之实。无论是虚幻的“君子国”、“小人国”、“两面国”等仙境中活动的人物,还是在由花神托生而考中的一百个女子,其经历、身份、修养、语言、习俗等虽各各有异,但都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时时、处处、事事都忘不了“钱”。“钱”是他们思想的动力、行为的轨迹,无“钱”便无以成书。全书写了近五百个属于货币意义的“钱(其中包括与‘钱’同义的约一百二十个‘银’和约一百五十个‘金’)”字。货币“钱(包括‘银’和‘金’,下同)”像一条粗壮的红线贯穿于作品的全过程,影响绝大多数人物的言谈举止,也是作者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依据和明确标志。

人的生命是从物质中产生的,靠物质维持。人活着就要吃饭,天赋人的吃饭权,吃饭第一。在农耕社会,“饭”的主要代表和主要内容是粮食。绝大多数农民生产粮食要借助耕牛作为动力。马克思说,对小农民来说,只要死一头母牛,他就不能按原有的规模来重新开始他的再生产[1]。即是说,没有“牛”提供动力,农民就难以顺利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就会没有饭吃或吃不饱饭,维持其生命的重要来源就会逐渐枯浅以致消失。马克思又说:“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都可以变成货币”[2]。耕牛是“一切东西”中的一种,是可以通过“买卖”“变成货币”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牛就是钱,因此,《镜花缘·第十二回》有“牛为世人养命之源”之说。小说要有人物故事情节的曲折性,要有主题思想的隐蔽性。没有这两“性”,作品就缺乏艺术魅力,就难以长命。因此,作者故意绕了一个大圈子,借牛说事,用牛推说到钱,玩弄欲吐又吞,吞而欲吐的技巧,故弄玄虚,引吊读者的口味。

作者写小说的目的在借描写人物及其故事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即作品的主题思想)。对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来说,思想愈隐蔽则愈好。但火是不能长久被纸包住的。有些小说的主题思想虽然隐蔽很深,但一旦暴露就非常明确,特别鲜明,或卒章以显志。李汝珍实在忍耐不住了,终于在《镜花缘》的最后一回(即第一百回)扯下了厚厚的遮掩布,巧借描写的人物之口旗帜鲜明地直截了当地大声地宣称:“钱为世人养命之源,乃人人所爱之物。”

“钱”是“人人所爱”的“养命之源”。作者将这一世人皆信皆崇的经典言论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镜花缘》故事情节的始终,并强烈地表达了其创作的主题思想。钱者“泉”也,生性流动,是满布在社会脉管里不停流动的血液,流灌在社会的各个部分。社会各个部分有丰富的钱血流动,才能充满活力,盎然生机。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整体浓缩的个体。个体需要从整体的各个方面连续不断地吸取营养。大河涨水小河满。因此,只有努力开拓、丰富社会整体的钱脉,个体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其生命才能蓬蓬勃勃,发达旺盛。“世人(要好好)养命”就必须不断开拓钱“源”,使其“源”源不断,“源”远流长。钱的问题需要用钱去解决。“钱为世人养命之源”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用“钱”去开拓“世人养命之源”?李汝珍从五个方面做了深刻揭示和阐发:

一、用钱做有力武器以打开闭关自守的铁门

天在上,地在下,人立其中。人的生命需要上接天阳下接地阴,不能封闭在罐头盒子里。李汝珍身经“康乾盛世”,对“盛世”的实质有特别的感受和认识:其“世”表面繁“盛”,实则是一个庞大的“罐头盒子”。人们长期被闷闭在罐头盒子内面,一直处于半窒息状态。千百年来,封建帝王一直顽固推行抑制商品和货币流通的政策以维护封闭的自然经济。“康乾盛世”虽然在“重农”等方面玩弄了一些新的花样,使某个方面有所起色,但依然处在“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3]。历史证明,无论怎样繁“盛”的农业自然经济都是封闭的经济,都是窒息国家、民族和人民生命的囚牢。要活命,要求生,就得打破 “囚牢”的铁门而冲到市场经济的自由天地去翱翔。发展商品和货币流通是“打破” “囚牢”“铁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时代的潮流已不允许清朝政府自我封闭了。在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商船冲破了大清帝国的海疆封锁,“洋货”从各个口岸汹涌澎湃地流入了表面平静无浪却与世隔绝的“天朝”,冲击着那里的“自然经济”状态。在内部,沿海船只频频出海通商,撬开了清政府紧紧关闭的门隙。内外商品和货币频繁交流,风起浪急,跌宕多姿,生机勃勃。“载舟覆舟,所宜深慎。”[4]清王朝深感危机四起,非常害怕商品和货币流通的巨浪颠“覆”其统治之“舟”,手忙脚乱地拼死拼活地进行防范和堵塞。李汝珍面对这种现状“愁锁蛾眉”(第三十五回)也难得其解。一天,他终于受到了修治黄河的多九公的一段话的启发。多九公说:“河水泛滥为害,大约总是河路壅塞,未有去路,未清其源”;“我先给它处处挑挖极深,再把口面开宽,来源去路,也都替他各处疏通”。李汝珍头脑豁然开朗:治理国家不是也应该这样吗?大清王朝“闭关自守”,四面“壅塞”,也应该“挑挖极深”的“口面”以“疏通”,让其找个“去路”,同时引进“其(来)源”。但他知道,这是非常浩巨的革命工程,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中是难以行通的。只凭自己个人的热烈追求和孤军奋战是无济于事的。面对康乾“与文明世界隔绝”的严固的铜墙铁壁,他感到无可奈何了。为了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去路”,也为了找到引进国外先进制度的“来源”之路,他便驰骋想象以神游,上下而求索,终于找到了“去路”和“来源”之路。他在《镜花缘》描写了两个商业繁荣、货币流通顺畅的“君子国”(第十一回)和“白民国”(第二十一回)。在那里:“人烟甚广,地方富厚”,“热闹非凡”,“只见人烟凑集,作买作卖,接连不断”。街市上,“两边店面,接接连连”,“绸缎绫罗,堆积如山”,“吃的、喝的、穿的、戴的,无一不精,无一不备”;在商品交换中,质量上乘,价格低廉;在交换中使用的是“上等银子”,“戥秤”公平;人们道德高尚,极力维护“礼仪之邦”的荣誉,和谐相处,“耕者让其畔,行者让其路”,这是极好的“交易光景”,也是极美的“行乐图”。

在这个“交易光景”极好极美的“行乐图”中,人们以诚信为美,“彼此无欺”,崇尚“公允”。卖者以“高货讨贱价”,并解释曰:“因敝货既欠新鲜,而且平常,不如别家之美,若论价值,只照老兄所付减半,已属过分,何敢谬领大价!”还埋怨买货人出的“银多”,取的“货少,过于偏枯”。买者拿的“银子平水”都很高,按货色付银钱,绝对不讨便宜,并责怪卖主“以高货只取半价,不但欺人过甚,亦失公平”。买卖双方互相的所谓“埋怨”和“责怪”,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格:严格遵守“公平交易之道,争做“礼仪之邦”的“好让不争”的文明公民。

社会如此富有,如此诚信,衣食无忧,“养命之源”源源不断,身心怡然自得,活得十分痛快。这是“封闭”清朝发展的理想“去路”,也是引“来源”丰满自己的宽广之“路”。这“来源去路”不是自然形成的,都要用钱去“挑挖”和打破。有了这个使钱“来”“去”畅通之“路”,“世人养命之源”就会得到极大的丰富。

有人说李汝珍描写的这个交易繁荣的“行乐图”是一个“乌托邦”[5]。这种评论似乎太粗野了。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妨看看以往的有关描写。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花”虽邻户相连,鸡犬之声相闻,但互相“息交”并“绝游”,老死不相往来。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描写的“极乐世界”“玉华县”,虽然“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6],但它远在人烟罕至的西部崇山峻岭之中,如仙山飘逸的琼楼玉宇,虚无缥缈,人们可望不可即。最为要害的是,陶渊明和吴承恩的描写都没有明确揭示“钱”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都漠视“钱为世人养命之源”这一根本问题,因此,它们的确有“乌托邦”之嫌。

李汝珍的描写则不同。它分析和整理了这样的一些历史依据: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仙丹到达了蓬莱仙岛;唐代鉴真和尚东渡到达了日本;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到了东南亚,甚至远达非洲东岸;郑成功收复了宝岛台湾。他们带回的所到之地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英国、日本等国家海船逼近中国海岸,不仅带来了新奇的商品,而且吹进了资本主义兴盛的社会空气,展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无论冲出闭关的铁门,还是资本主义商货的流入,都激动着人心,引起了人们的某种向往和思考。

人类有货币交换以来,一切社会变革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直接或间接用“钱”交换所致的。用钱或能办成事,不用钱则一事无成。推动上述各种行为的动力是白花花的银子,在其行为中流动的也是白花花的银子。基于此种认识,李汝珍在《镜花缘》的描写中既充分挖掘了这些历史依据中的货币精髓,也艺术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内外汹汹交流商品的现实生活,更强烈地表达了被长期封闭的中国人民强烈追求改革开放的诉求。

“君子国”、“白面国”等以货币为流通手段“凑集”了四面八方的“人烟”“接连不断”地“作买作卖”,从而造就了一派繁荣的“交易光景”,展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行乐图”。这种描写既是作者对“康乾盛世”抑制商品和货币交换而实行严密闭关自守的农业自然经济政策的强烈控诉和猛烈抨击,又是对自己理想的一种明明白白的展示和追求。

康乾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自然经济秩序,不择手段地加强了社会的封闭性。在政治、经济、货币、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禁锢”政策,如“禁立盟结社”以“兴文字狱”[7];“禁下海”、“禁开矿”[8]以抑制工商矿业的发展;禁“各省铸炉”开火,并“绞决”、“斩决”私铸者以减少货币流通的数量等等。这些禁锢措施与“行乐图”的开放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取何弃何,不言而喻。于是,作者明确宣示:所谓“康乾盛世”只是大清王朝自欺欺人的谎言,只是在“罐头盒”里的垂死挣扎或回光返照。这样严厉抑制商品和货币流通的手段断然没有“去路”,也断然没有“来源”之“路”。其结果只能像罗布泊一样在自然蒸发中干涸。“康乾盛世”紧锁大门以自闭,自我窒息,必然遭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淘汰,必然在日月不断升降中自然消逝、灭亡。大清政府若要挽回“盛世”日渐衰败的颓势,若想给它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就必须打开闭关的铁门以“疏通”对内对外的“来源去路”,让商品和货币在“挑挖极深”的“口面开宽”的渠道畅快流通,从而广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养命之源”。其若是,就要以“人烟凑集”并“接连不断”地“作买作卖”的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君子国”、“白民国”等为楷模,使“钱”这个“世人养命之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

二、用“钱”做可信凭证以促进社会商品的积极交换

人要延长生命就要不断补充其衣食住行生老病等所需的物质。人所需要的物质不能都由自己生产、创造,大多数要来自社会。人有所需,都可以到社会去取之,但取时要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9]属于他人的物质是不能随心所欲索取的,若需要,用货币交换。货币是能够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获得了交换者的信任,成了人们交换一切等价商品的可信凭证。人们有了这个“可信凭证”就可以放心自由地购买能延长自己生命所需的物质。其生命也就获得了延长的泉“源。有交换,钱“源”才不断。《镜花缘》约160次描写了用“钱”向他人购买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商品的“买”字。

如,用钱购买食品以求生。第二十一回,林之洋一行游到“白民国”后把“所卖”“绸缎海菜”得到的“银钱先送上船”,“顺便买些酒肉带去”以补充其生活必需。第十三回,林之洋“给了几贯钱”托多九公“买了”“燕窝”以营养和强壮其身体。第九十六回写道,人们用“钱沽酒”以满足其嗜酒的欲求。

又如,用钱以活人。人或惨遭危险,需要用钱买救出来才能活命。中国封建社会有赎买制度,如《宋人平话·错斩崔宁》有“只典得十五贯钱。若是我有些好处,加利赎你回来”之说[10]。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二十四回写道,一个宫女才十二、三岁,被驸马“发媒变卖,身价不拘多寡”。该幼女流落街头,“哭声甚惨”。林之洋们便用“十贯钱买了”她以“救其命”。第十五回,原任御史尹元“被人谗害,流落异乡”,生活极端贫困,走投无路,难以生活下去。唐敖“以房租作为修金”,“再备百金”给其“带去以备不虞”,使其有了生路。

再如,用钱买珍稀动物而“放生”。人类与其他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互为依存的邻居。如果其他动物都被消灭了,人类最终也会自取灭亡。在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珍稀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李汝珍有环保意识,呼吁人们保护稀有动物,并借塑造的人物拿钱购买被人猎获的珍稀动物双头鸟、人鱼等以“放生”。第十五回写道,唐敖三人“付了鱼钱”,将“人鱼买了放生”。

诚然,作者如此具体描写用钱去“求生”、“活人”、“放生”等情节,是其从另一角度对“钱为世人养命之源”所做的深刻的艺术诠释。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钱可养命,但也有人为了钱而害命的,或为了牟利而残杀生灵的。李汝珍为了对付这些人,想了一个办法:建立反销售同盟,大家都不出示“钱”,都不买其所卖的货物,使其“牟”不到钱“利”。《镜花缘》在第十二回揭露屠户“希图获(钱)利”而无情屠宰耕牛的罪行。作者曰:“人非五谷不生,五谷非耕牛不长。牛为世人养命之源,不思所以报酬,反去把它饱餐,岂非恩将仇报?”人是高级的性情动物,不能恩将仇报,不应该宰杀耕牛。宰杀耕牛有罪,其罪为何绵绵不绝?李汝珍一针见血且理直气壮地说:“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吃牛肉之人其罪更不可逃”,卖与买者同罪。在市场上,卖卖是互相依存的,有买就有卖。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没有人买,也就没有人能卖。”[2]如果人们不拿“钱”去买牛肉,屠户“又安肯再为屠宰”?买卖二者是杀戮耕牛的双刃刀。“倘仁人君子终身以此为戒”,“绝口不食”,都参入反销售牛肉同盟,就会使牛肉“购买无人”。于是耕牛就可以免遭屠宰之厄运而自然得到保护。保护耕牛就等于保护了农业劳动者。耕牛得到保护,农民就有生产粮食的动力,就能不断获得钱,就能不断维护并开发“养命之源”。

三、用钱做劳动报酬以奖励人与人的互相帮助

人生活在人际之间,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得到他人的帮助。凡帮助,就要付出劳动,要消耗一定的“劳动时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2]钱身上凝集着一般劳动的价值。人付出了一定时间的劳动就应该取得相应的报酬。李汝珍比较深刻地理解了钱和劳动及其劳动时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并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在利用他人劳动时必须付出劳动报酬这一天经地义的道理。他做了如下一些描写:第一,给驼夫支付“脚钱”。第二十七回,唐敖三人为了赶路,“雇三个驼夫,一齐伏在肩上,登时展翅飞起,转眼间到了船上”。他们随即向驼夫“开了脚钱,起锚扬帆”。第二,给船夫开发船钱、舟资。第八回,唐敖向林之洋“一面开发船钱”,又“取了一封银子以作舟资饭食之费”。第四十四回,道姑“蓬莱百草仙”手持灵芝草,要多九公用船送其到“回头岸”,并“将灵芝就算船钱”。第三,给手工制作者支付手工钱。第七十回,紫芝说:“如有人爱上我的(鼻烟壶),少不得要赚几个手工钱。” 第四,给医生支付医疗费和润笔之资。第二十九回,唐敖和多九公“只见许多人围着看一道黄榜”,“原来因世子坠马跌伤,命在旦夕。如有名医高士治疗得生,本国之人,赐银五百;邻邦之人,赠银一千”。又,“这日国王排宴,命诸臣替多九公饯行。饭罢,捧出谢仪一千两;外银百两,求赐原方,以为润笔之资”。第五,给提供消息者支付信息费(彩头钱)。第二十九回,一位“小斯暗暗对”售卖双头鸟的林之洋说:“我家主人买这鸟儿要送世子的,你如不卖,他必添加。我今透个消息给你,俟交易后,分我几分彩头就是了。”

作者频频举例,旨在用事实形象地说明,“一切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消耗;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消耗;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2]人们进行上述两个“消耗”,是在自觉地用“具体的有用劳动”“生产使用价值(钱)”。何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消耗”了劳动时间就是“消耗”了一段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是金钱。他人利用并接受别人的“帮助”,实质是借用别人用“劳动”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钱))”,就是向别人借钱,借了别人用生命换来的钱。所以,借钱还钱,理所当然。借用了别人的劳动就应该支付其相应的劳动报酬。劳动是人类自觉将自己“在生理意义上的消耗”转化为货币的行为,是人类自我开发“养命之源”的伟大而高尚行为。人们只有忠实履行“借钱还钱”即付给劳动者劳动报酬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个社会发展的铁的规律,人们才能积极用自己的劳动去“帮助”他人。“帮助”别人可以活跃劳动市场,丰沛市场流通的货币。其若是,各方面的人都能创造并获得充足的“养命之源”。

四、用钱做重量单位计算用药重量以提高药物疗效

人常生病。疾病常致人死命。用中药熬制之汁乃是古代人治病救命之源。只要用钱去买药治病,或“危可使安,死可使活”[11]。如不拿钱买药医治,则可能难保性命。《镜花缘》第四十回描写曰,“小蓬莱”岛当时妇科病发病率很高,病情严重,“贫寒之家,一经患此,既无延医之力,又乏买药之资,稍为耽延,遂至不救。妇人由此而死者,不知凡几。”有钱可治病,无钱等送命,“钱”的作用可以见之。

鉴于此,李汝珍在《镜花缘》描写了十几处治病的药方,如“人马平安散”(第二十六回)、“保产无忧丸”(第二十九回)、“铁扇散”(第二十九回)、 “七厘散”(第二十九回)、“忍冬汤”(第三十回)、“大归汤”(第三十回)、“生化汤”(第九十一回)等。这些处方里各有多味分量不同的中药。中药的疗效体现在药物的重量上,重量不同,疗效也就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味中药的用量均用“钱”表示。

“钱”最早是一种农具。《诗经·周颂·臣工》“庤乃钱鎛”句之“钱”[12],《说文》谓之“铫也,古田器(按,铲形农具)”[13]。后来,此农具“钱”可做实物货币交换。随着交换的频繁,人们仿照农具“钱”的式样铸造小型轻便的具有货币职能的“钱”以方便流通。随着铸造工艺的进步,人们逐渐赋予货币“钱”的重量,把形状、重量融为一体以表现其质量和价值。秦汉有“半两钱”,汉还有“五铢钱”等。顾名思义,这些“钱”是缩小农具“钱的形状”、确定一定的重量而规范铸造的,或为“半两”,或为“五铢”。再几经演变,“钱”便演变成了固定的计量单位。据考算,“十钱为两,其制始自宋初。”[14]。清代顾炎武“以为古算法二十四铢为两”[14]。也就是说,一钱=0.1两=2.4铢;反推之,一铢=0.416钱。“半两钱”重为五钱,“五铢钱”重约为2.08钱。

从以上对钱的历史演进及其分析可以说明,钱最早是一种农具,用作耕种,是帮助人们从事农业劳动的有效工具。随后,人们借用它作为价值的一般代表并以农具“钱”之名而名之。物的名称是物的本质的外在表现。货币钱同名农具钱,即外在表现形式一样,说明二者的内在本质是相同或相近的。货币钱继承和保持了农具钱耕种粮食养人命的根本性质和作用。在交换实践中,“钱”逐渐获得了能等价购买任何别的商品的职能,从而正式成为“世人养命之源”。再后来,人们在治病用药中,又借用货币的“钱”作为用药的剂量单位,进一步从医疗治病的角度丰富、升华了其“养命之源”的内涵。从农具钱到货币钱再到药物重量钱,三“钱”一脉传承,一线穿连。在“传承”和 “穿连”中做了两次“借用”,每次“借用”都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农具“钱”耕种粮食以养活人命的基本含义。这两次“借用”,是认识的两次飞跃,一次次地提高了对“钱为世人养命之源”认识,极大开发了它的适用范围和可信程度。

因此,李汝珍在医疗中多次苦心孤诣地描写计量药物的单位“钱”。或描写医生不厌其烦地标明各味药的重量“钱”,如第二十九回多九公开的“九厘散”有:朱砂五钱、红花六钱、乳香六钱、没药六钱等等。作者认为,一张好的处方把货币价值和药物重量有机地统一于一单中,不仅体现了药材的货币价值,还标志了每味药的重量,具有很高的疗效,是很“值钱”的。要特别强调的是,作者不是简单记录医学处方单的内容,而是揭示其以“钱”为价值和重量单位的药物在治病救命方面重要作用。正如《镜花缘》第五十五回云:“所传方子如系值钱贵重之药,世人看了,无论效与不效,莫不视如神明”,莫不视为“养命之源”。

用药剂量足,药的疗效就会高,人的病或可被消除,人的寿命或可延长。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延长生命是人之所欲。用钱作为药物重量的计量单位,这从治疗疾病、延长人的寿命这个根本意义上进一步说明了“钱为世人养命之源”的深刻道理。

五、用钱做桥梁以畅通人际的频繁交往

人是有血有肉有情的生物体,要食人间烟火、要与他人密切合作和互相帮助等才能活命。人不能与其他人长期隔绝而独立生存。老子提倡的“至老、死不相往来”[15]是没有现实依据的;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约公元1660—1731年)的《鲁滨孙漂流记》所写的独处孤岛的鲁滨孙也需要从岛外带来的资源,也需要与土人“星期五”联系。人与人互相交往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是经济交换、互相赠送礼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礼尚往来”。“尚”,崇尚,注重。“礼”指特定的商品,具有一定的货币价值,是钱的物化或物化的钱。人们崇“尚”“往来”之“礼”,最切实最核心最具体的内容是钱。“礼尚往来”就是在“往来” 中崇“尚”钱。钱是经济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现。与其说人类社会一切变化的终极原因存在于经济之中,不如直接说存在于钱中。《红楼梦》说,人世间“只有金钱忘不了[16]。钱是人们互相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是其获利的标志和具体体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5]是之谓也。在社会学的视角里,人们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金“钱”关系和原因,一般是不会“往来”的。由此而论,“尚”“礼”就是“尚”钱。 “礼尚往来”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涉及的人广泛众多,使用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镜花缘》对人们搭起钱这个桥梁进行频繁“往来”的现象做了以下分类描写:

1. 在社会芸芸众生之间,常相馈赠钱物

《诗经·大雅·抑》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12]“桃”、“李”泛指“礼”物(商品)。这些“礼”物的最大魅力是它含有的“人人所爱”的一定数量的货币价值。“礼”和钱互义,互为替代。 “桃”、“李”等“礼”品如果没有货币价值,所谓“投”“报”就不会引起“人人所爱”,就不会得到如此普遍的认同和重视。《镜花缘》第三十二回林之洋说:“有了若干赠物,俺更高兴。”互相馈赠有货币价值的“礼”物可以使人心情“更高兴”,联系更密切,这是万世不朽的常情常理。李汝珍特别重视用钱搭建人际之间交往的桥梁,引导人们通过互相馈赠而建立特殊的感情。因此,他在作品中描写了人们“特赠”(第六回)、“慨赠”(第十五回)、“厚赠”(第二十九回)、“奉赠”(第六十八回、第一百回)、“追赠”(第一百回)等,还写了“谆谆馈送”(第六十三回)等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行为和语言。

人们互相馈赠的钱财“礼”物丰富多样。有金银,如“赠银一千”(第十五回)、“多赠银两”(第三十一回)、“千金之赠”(第三十四回);有贵重物品,如“赠万寿香一束”(第三十回)、“特赠灵芝一支”(第六回)、以“端砚一方为赠”(第六十四回)、“以砚为赠”(第九十回)、以“这把扇子为赠”(第八十回)。有常见的食品,如“自此馈送鸡鸭之风”盛行(第六十三回);还有精神产品,如“赠诗赠赋”(第六十八回)、“定赠美号”(第三十九回)。

2. 在僚属朋友之间,多邀饮酒品茶

《镜花缘》数十次细致描写了僚属朋友们在酒楼茶馆交流感情的情景,并特意编织了“唐探花酒楼闻善政,徐公子茶肆叙衷情”(第二十四回)和“小才女亭内品茶”(第六十一回)等故事情节。饮酒品茶的前提和基础是钱,没有钱既不能“饮”也不能“品”。为此,作品在描写“饮”“品”之时特意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付“茶钱”“酒钱”的细节。在酒店饮酒付酒钱(资)的,如第十三回,一个“千金小姐”为了“奉母”而下海“取参”,不幸被渔翁网住了。唐敖等为了救出这个不幸的才女,先以饮酒付酒资为桥梁沟通渔翁,说:“我给你十贯酒资,你也发个善心,把这小姐放了。”以酒交友后,再付“一百银子”便将其成功救出。

又如,第二十四回,唐敖与老者等四人在酒楼“闲谈”,“不知不觉,连饮数壶”,老者甚是兴奋,“啧啧赞美”。唐敖“见天色不早,算还酒钱”,并告诉老者,“钱已给了”,要他把“残肴”“顺便带回”,约定“明日”再“来沽饮”。

再如,第二十五回,唐敖、多九公在茶馆喝茶时帮徐承志谋划逃城之事。毕,唐敖“当时算还茶钱,出了茶馆”。

还如,第五十四回、五十五回,唐敖走进“路旁”的 “茶坊”,在“课桶内抽了一签”,“递给起课的看了,随即起了一课”,问了吉凶后便“付了茶资,信步走出”。

3. 在君臣民之间,屡行赏赐与敬献

统治者是用钱进行统治的,是以钱维系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的。君主垄断的钱财是通过大小官吏榨取的。为了更多地榨取,君主也给臣子(各级官吏)一些赏赐,鼓励其更卖力地朘削百姓。第二回,“王母赏赐果品琼浆”给众仙;第四回,武后“赏金牌”,“洞主犒赏不暇”;第五回,“武后命宫人各赏金牌”,“赐金牌一面”,又“赏御酒数杯”等等。

《镜花缘》六、七次描写了带赏赐性的俸禄钱。如“那时食了皇家俸禄”(第二十七回)、“准其半支俸禄” 或“试俸一年”(第四十二回)、“若食周朝俸禄,自然惟知忠君之事”(第六十四回)、“此时蒙太后半支俸禄”(第八十五回)。所谓“俸(或写作‘奉’)”,官吏从皇朝所得的薪金。俸禄制度由来已久。《史记·萧相国世家》曰:“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肖)何独以五。”[15]所谓“禄”,也是皇朝给官吏发的薪水,《韩非子·人主》曰:“明主者推功而爵禄……有功者受重禄。”[17]从以上“三”、“五”、“重”几字的内蕴看,“俸禄”是按官吏的级别和“功劳”大小而发放的,具有鼓励性。

被统治者(包括下级官吏、较弱小的邦国)为了缓解统治者对自己的残酷剥削,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或向皇上或向上级官吏,或向实力强大的国家“敬献”一些钱物。

《镜花缘》数十次描写献银、献茶、献稻、献寿礼、献灵芝等等情节。第一回,“三月三日王母圣诞”,“四位仙长”、“五位星君”、“百花仙子即命(之)女童”等,或“各人都捧奇珍异宝”,或“各携宝物”,或各“捧了百花酿”,纷纷赶赴昆仑以“献祝寿之物”。

4. 在邻邦之间,或行进献

如,第九回,“当年宣帝时背阴国来献方物,内有‘清肠稻’,每食一粒,终年不饥。”第十三回,唐敖劝被渔网了的美女说:“小姐得此宝,何不敬献国王?”“献之国王,自有好处。” 第六十八回,女儿国国王为了恳求天朝“敕令贤甥还国”,派人“备了许多财宝并表章一道”“再来天朝,敬献大皇帝”。

[1]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78.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0,112,133,151-152.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4]魏 征.谏太宗十思疏[M].长沙:岳麓书社,1996:8.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92.

[6]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8.

[7]周谷城.中国通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19-320.

[8]尚 钺.中国历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87.

[9]苏 轼.赤壁赋[C].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宋文选(上)[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18.

[10]张毕来等.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41.

[11]鲁 褒.钱神论[C].转自赵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名著选[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2.

[12]王 力.诗经韵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68-393.

[13]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748.

[14]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 辞源(四)[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3195.

[1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285,600-601.

[16]曹雪芹,高 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湖南版),1974:11.

[17]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88.

(编辑:周亮;校对:余华)

Li Ruzhen's Thought on Revealing“Money as the Source of Life of the World”

SHEN Duan-min
(Schoolofliterature,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79)

“Money”is“beloved by people”as the“source of life”. This well-believed and well-worshiped classical view is used by Li Ruzhen as a red line running through the story “Marriage of flowers in the mirror”, as the main material for shaping the characters, and as a way to strongly express his creative ideas. People are societal people, and they are individuals concentrated from the whole society. Individuals need the whole society's nourishment of all aspects. Rivers swollen streams. For individuals, only when they work hard on opening up and enriching the source of money for the whole society can they have an inexhaustible supply of nutrients and thrive and develop their lives. Solving money problems needs money. How to use money to open up the source of money? Use money as strong weapons against the closed-door policy; or use “money” as a credible document that promotes the active exchange of goods in the society; or use money to reward workers and to reward people helping each other; or use money as a unit of weight to weight medicine and to improve medicine efficacy; or use money to bridge interpersonal contact. This many-pronged approach can make money as a steady and long-standing source of life and can ensure the nutrients for the source of life.

Li Ruzhen;Marriage of flowers in the mirror;money;source of life

2017-02-10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中国古代文学货币思想史”(项目编号:0806049B)

沈端民(1939- ),男,湖北孝感人,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济-货币问题

10.16546/j.cnki.cn43-1510/f.2017.03.003

F822.9

A

2095-1361(2017)03-0022-09

猜你喜欢
镜花缘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镜花缘》,果真一番镜花水月?
发达国家货币的2019年“下半程”
新兴市场货币:各自负重前行
镜花缘(13)
古代的货币
镜花缘(2)
古代的货币
镜花缘
镜花缘一唐敖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