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党建设视域下的学习理念创新

2017-03-07 17:28:15顾训宝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服务型政党理念

顾训宝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日照276826;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100009)

服务型政党建设视域下的学习理念创新

顾训宝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日照276826;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100009)

加强学习是提高党员干部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学习理念的创新是增强学习效果的首要前提。服务型政党建设视域下,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需树立以下学习理念:一是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二是树立服务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和服务并重;三是树立开放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一切学习资源,并加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另外,还需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以及学习工作一体化等学习理念。

服务型政党;学习理念;创新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7.01.014

服务型政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指导下,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建设服务型政党,仅有服务意识和美好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而提高服务能力需要不断学习,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2]。面对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人除了不断学习外,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捷径。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加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需要创新学习理念,提高学习效率。任何一个组织,只有首先实现其成员思想观念的改善,使其达成认识和行动上的统一,才能保证其组织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其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也不例外。具体而言,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提高服务能力,需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一、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1.创新学习的涵义

现在提起“创新学习”一词,人们已觉得司空见惯。但从中国知网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关键词“创新学习”的文章最初出现在1998年,是由孙宜珍和殷惠铭撰写的《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文。可见,关于创新学习的研究,发端于教育领域。创新学习研究的出现,应该与江泽民同志在这一时期对创新和学习的一系列论述有关。尤其是在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在《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P237)此后,创新学习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到底什么是创新学习呢?为了把握这个概念,我们首先需要界定学习的涵义。在古代汉语中,“学”和“习”是分开使用的。“学”和“习”联用最早出现在《礼记·月令》的“鹰乃学习”句子中。当然,两者的意思是分开的,“学”是效仿的意思,“学之为言效也”;“习”是反复练习、温习之意,“习,数飞也”。在现代汉语中,“学习”已演化为一个复合词,一般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获得知识或技能[4](P121-125)。具体而言,学习具有自身的特征。其一,学习具有知行统一的特征。毛泽东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5](P181)。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也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①《荀子:儒孝》。由此足可见之,学习就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去践行。其二,学习不仅是继承的过程,还是创造的过程。中国古代有句谚语,“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②《增广贤文》。。意思是说,今天的成果是批判继承古人成果的基础上积累发展来的。因此,学习必须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但孔子也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只是效仿而不加质疑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因此,学习还需要大胆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用“metanoia”这个词来表达学习的深层意义,即“心灵的根本转变”。他认为,“真正的学习”,不仅是“吸收知识,或者收获信息”,而且是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6](P47)。他也表达出学习不仅是继承,也是创造过程的主张。

其次,“创新”的涵义界定。关于创新,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在中国古语中早就有“革故鼎新”的说法。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也曾指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③《二程语录》。。也就是说,君子学习东西要不断地追求新事物新知识,追求新事物新知识者就会每日都有进步。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呢?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给我们提供的最原始的解释是“敝则新”。意思是枯叶落后才能长出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理论的创立者熊彼特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引进新产品;二是引进新生产方式;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开辟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五是实现工业的新组织[10](P73)。有研究者将其归纳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可见,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的涵义较广,但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和条件的重新组合[4](P127-128)。当然,“创新”概念虽然源于经济学,但并不局限于经济学领域,各个领域都在强调创新。结合本文研究的主旨,笔者认为,所谓创新,并不仅仅在于能够提出多少新的理论和观点,这对于广大党员来说难度较大,而是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优化组合、灵活运用,能够不断解决新问题,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最终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创新有一个层次性的问题。有高层次的创新,如提出新理论,研制出新技术;也有一般层次的创新,如学习时的举一反三、与自己过去相比的进步等。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人是创造之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全体党员的创新积极性,而不至于把创新仅仅看作是精英人物的事情。

最后,“创新学习”的涵义界定。提到创新学习,我们会联想到另一个与之相近的概念“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是经心理学界长期探索而提出的概念,一般认为它是西方两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物: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二是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思维理论。这两种理论都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创造性学习正是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创造性学习概念却来自创新学习。“创新学习”一词最早出现在由James W·Botkin,Mahdi Elmandjra,MirceaMalitza等著的《学无止境》一书中。该书由牛津、纽约等六家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主要是针对全球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提出来的。创新学习是相对于维持学习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维持学习是一种获得固定的见解、方法、规则以处理已知的和再发生的情形的学习,它适用于封闭的固定不变的情形。它所解决的问题往往来源于科学权威或行政领导,其解决方案容易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创新学习是一种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综合,它适用于开放的富于变化的环境[8]。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创造性学习研究,9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创新学习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对创新学习作出如下界定:所谓创新学习,不是以习得既有理论知识为目的,不拘泥于前人定论,而是在开放的和富于变化的环境中,在继承前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敢于钻研和探索,勇于实践和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2.树立创新学习理念的必要性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为什么强调要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呢?这是由我们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所决定的。

首先,经济发展的代价沉重。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荒漠化问题严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二是水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现在的废水污水排放量每年达439.5亿吨,将近占世界的10%。这也导致了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质下降,全国约有24%的人饮用的水质量不良。三是空气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约1927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增加一个GDP单位产量,氮氧化物的排放比日本高出27.7倍,比印度高出2.8倍,比美国高出6.1倍①何国祥.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思考.宣讲家网,2015-08-01,http://www. 71.cn/2015/0801/838068.shtml。。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今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产生。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传播速度快得令人难以想象。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再拘泥于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必将落后于时代发展。尤其是我国还面临着增强科技创新的严峻任务,面临着工业产品升级的巨大压力,这更需全党切实树立起创新学习的理念,加大创新力度。

最后,我们党面临着两大陷阱和两大目标的挑战。两大陷阱是指“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从国际方面看,有些人认为中国难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②参见《修昔底德陷阱》词条.搜狗百科网,http://baike.sogou.com/ v74443651.htm。。近些年来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恐慌和疑惧,美国把军事力量重心重新转向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在国内,我国的发展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6100美元,2015年底达到了8016美元③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9日数据;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6年4月1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7990美元,在全球19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76位,而世界人均GDP为10138美元。,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而要想突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重复之前由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这个陷阱的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④参见《中等收入陷阱》词条.搜狗百科网,http://baike.sogou.com/ v24399035.htm。。我们党需要实现的两大目标是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目标在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后,十八大报告又再次重申,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伟大的中国梦,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全党通过创新学习来摸索前进的道路。

3.树立创新学习理念的措施

首先,要学会继承和效仿,做到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根基。很难想象一个连基本专业知识都没有掌握好的人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其次,要做到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质疑是进行创新学习的起点。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颐曾指出,“学者先要会疑”。宋儒张载也认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之处有疑,方是进矣”。可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对于树立创新学习理念的重要性。只有先质疑,才会有后来的探疑、释疑,才会有创新的可能。再次,要善于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全体党员不仅要善于重新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识,还要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努力从事探索活动,力求有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最后,要树立敢想、敢说、敢为的精神。要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首先要敢于想象,因为“再平凡的想象也有几分创造”⑤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语。,甚至于“胡思乱想”也比什么都不想强;敢说就是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既自信又不轻信;敢为就是敢于追求尝试,敢于挑战权威、定论,更要敢于挑战自我[9](P10)。

二、树立服务学习的理念

“服务学习”是教育学界的一个概念,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现在已在美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中普及。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服务学习的实践者比较重视行动,所以对服务学习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进入90年代后,服务学习逐渐从学术研究的边缘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逐步深入。一些美国学者提出,杜威的实用主义(如教育即生活、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弗莱雷的受压迫者教育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构成了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10](P4)。近年来,英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在吸取美国经验的基础上也相继开展了服务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服务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内地从2001年才开始起步。

关于“服务学习”这个概念的界定,美国学界众说纷纭,但一般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经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如美国学者芭芭拉·雅各比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经验教育,学生参与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同时满足社区的需求,并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其中反思和互惠是服务学习的关键因素[11](P5)。而1993年美国的服务行动提出服务学习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学校的公民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获得公民知识与技能,提高与同伴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2](P114-117)。1998年,英国教育部门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通过联系课堂教学与真实世界,把学术知识引向现实问题,给学生提供课程与个人经验、知识体系与外在社会整合的机会,从而激活并延展课堂教学的意义[13]。

从国外对服务学习的各种定义中可以看出,服务学习主要涉及到两方面问题:一个方面是服务学习包含两个主要活动,即社区服务和公民学习(主要是学生学习);另一个方面是两个活动间的关系,即服务和学习同等重要。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如今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需要切实解决好的问题,也是我们把“服务学习”这个概念从教育学领域引入到党建领域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知为行先,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正如列宁指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4](P23),“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4](P24)。只有及时学习新的理论,深刻领会其实质和内涵,才能用它来指导新的工作实践,否则,就无法为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工作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是理论学习的目的,我们要以行促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具体来讲,所谓在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过程中树立服务学习的理念,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首先必须明确,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任务,既需要服务活动,也需要学习活动;其次,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还需明确,服务和学习两者间的关系既不是大服务、小学习,也不是小服务、大学习,更不是小服务、小学习,而是服务和学习并重,即为人民服务的活动和努力加强学习是同等重要的,两者皆不可偏废。

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真正树立起服务学习的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理解服务学习中的服务。在国外服务学习概念中,所提倡的服务主要指社区服务,这种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借助社会实践,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学习中的理论知识,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所说的服务当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但这种实践不仅仅局限于社区,而是包括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在各条战线上的实践。第二,正确理解服务学习中的学习。在国外服务学习概念中,所说的学习主要指学生的课程学习。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中的学习,主要指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这种学习既可以是平时的自学,也可以是集中的教育培训。第三,正确处理好服务和学习的关系。在服务学习的概念中,服务和学习是并重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过程中,需要同时重视服务和学习两项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应防止出现片面强调工作繁忙而不努力学习的现象,也要防止片面强调学习而放松工作的现象。在集中的教育培训中,不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规党纪、党性、法治法规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教育,还要重视提供服务的机会,如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努力做到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

三、树立开放学习的理念

开放学习,英文为OpenLearning,是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与以学校、课本、课堂为主要学习平台的封闭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如英国开放大学在2006年正式推出了OpenLearning平台,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以学习对象开放、学习地点开放、学习方法开放、教育观念开放等“四个开放”为办学理念,向世界提供了大规模的优质教育资源。我国也于2012年6月21日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前身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所倡导的树立开放学习理念,就是要充分借鉴教育领域的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提高全党及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可以给开放学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建设服务型政党过程中的开放学习,又称为开放式学习,就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要克服封闭、保守、落后的学习观念,灵活运用多种学习平台,综合利用多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信息的充分交流,实现知识的自由传播与共享。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每位党员、各个党组织只有不停地与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不断从外界摄取新知识、新经验,不断地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和被淘汰。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到开放学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化学习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最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党员干部可以随时获取自己工作学习中需要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很容易地实现学习心得和学习成果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既迅速又便捷,大大拓展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空间。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红色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实现网络课堂的普遍化和大众化,降低准入门槛,丰富网络课堂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一先进学习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建设。

第二,向书本学习。提倡树立开放学习的理念,并不是要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一概抛弃,而是在坚持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拓展学习的空间。书本是人类智慧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向书本学习一直以来是人们最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互联网络出现之前,书本报刊几乎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仅有渠道,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书籍仍是人们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必备工具之一,而且往往是最重要的工具。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自然也离不开书本这个知识宝库。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向书本学习,一定要做到学习内容的全面性,不仅要向书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还要向书本学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各类知识;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通过书本学习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向书本学习要防止教条主义。书本只是我们进行学习的一个工具,书本上的内容是有其适用范围的,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不能搞成本本主义,避免“唯书”的错误倾向,变成死板的书呆子。这一点在党的历史上是有深刻教训的,需要引以为戒。

第三,向实践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向实践学习就是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通过实践达到砥砺品行、增长才干、开阔视野的目的。实践出真知,只有善于向实践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实践规律,进而指导实践。习近平也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15]。向实践学习要注意和防止一些不良倾向,主要是要防止满足于局部的或一时的成功实践而滋生的狭隘经验主义。这种倾向容易走上形而上学的歧途。

第四,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学习,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劳动群众之中,虚心向群众请教,认真学习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认真听取群众的心声,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回顾建国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所走过的历程,正是在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党懂得了只有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找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条富有成效的农村改革之路,明白了原来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要走到群众中去,从取之不竭的群众智慧源泉中获得解决社会难题的灵感和知识。

第五,向世界学习。善于向世界学习是树立开放学习理念的显著体现。向世界学习,就是要抛弃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那种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错误观念和政策,要从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中汲取教训,要有国际视野,要虚心向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充分借鉴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才能进步;懂得发展并不仅仅是增长,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要求;懂得发展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发展必须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懂得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和平崛起道路等。当然,我们向世界学习不能搞全盘西化,要充分吸收那些对我国有益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习近平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指出的,“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①习近平:中国愿借鉴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EB/OL].中国网,2013-03-20,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3-03/20/content_28297565.htm。。

当然,建设服务型政党,通过加强学习提高服务能力,除了树立以上几种学习理念外,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员学习的理念、学习工作一体化的理念等[16]。

[1]顾训宝.国家治理视域下人民参与服务型政党建设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5,(6).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N].学习时报,2008-05-26.

[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龚春燕.创新学习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叶可行.最伟大的成功学(羊皮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7][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9]赵常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10]关红蕾.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理念及实践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1]Barbara Jacoby and Associates.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oncepts and Practices[M].Wiley,1996.

[12]Susan Meyers.Service Learning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M].Clearing House,1999,73(2).

[13]牛国卫,郭卿.《科瑞克报告》与英国公民教育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4).

[14]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6]刘从德,顾训宝.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学习理念创新[J].理论探讨,2012,(1).

(责任编辑 张秋实)

顾训宝(1975—),男,山东齐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和党的建设研究。

D2

A

1671-7155(2017)01-0076-06

2016-12-10

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治国理政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为人民服务’思想研究”(编号:16BZLJ02)暨201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M56114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服务型政党理念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布达拉(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6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