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达
〔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政法与社会
论“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薛明达
〔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一带一路”战略为民族地区的支柱经济、特色农业、交通网络、文化教育事业等带来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各民族地区借助这一伟大战略,必能走向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
一带一路;发展道路;推动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各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两个符合欧亚大陆整体经济整合的重大战略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两者合称为“一带一路”战略。这一重大战略一经提出就得到国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响应,因为这是一项惠及沿线各国人民以及各行各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影响深远。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关注。
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是为了保护国家的主权及其领土完整,如果没有强大而且牢靠的经济作支撑,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秉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同时以史为鉴,集古今之大智慧,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战略构想,并付诸实施,对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意义。在此世界性重大战略部署之下,“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国家地区以及各组织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希望借此东风,加快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速度,实现规模性的飞跃。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道路的任务首当其冲应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更好发展其他各项事业,从而实现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的长足进步。
借力“一带一路”的大整合,俟机发展优势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办大事,应是当务之急。恩格斯曾说:“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1]由此可见,凡事只有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力量办最需要办的事,才能事半功倍,迅速发展。在当前的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中,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由点及面,先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再由优势点铺散开来带动整体的发展方式便成为一种较理性的选择。
以云南省为例,素有“七彩云南”“彩云之南”等美称的云南,是一个拥有52个民族的省份,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就有26个,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同时拥有适宜的气候、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富于地方色彩的历史文化资源等优势。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得旅游业成为了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云南省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更加凸显,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使我国同南亚东南亚各国连成一片。随着外来资金的大量涌入,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势必会加大云南同世界的联系。云南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之间文明文化的大融合,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让世界认识云南的同时也提高了云南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当下“一带一路”战略,可谓为云南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伴随着国内外游客的持续涌入,旅游市场的空间与份额也将扩大,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云南省必须立足于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根本,大力发展旅游业,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旅游的发展路线,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接待水平。另外还要加大民族文化的开发力度,将云南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当做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宣传,做好区域旅游产品的宣传项目,做好区域内旅游宣传的促销合作,以达成文化、生态、旅游三者相互结合的美好愿景,从而使云南省旅游业以及云南省总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2]能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农业也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和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但由于各民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也应区别对待,具体解决。
以云南省为例,近年来云南省的农业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与东南亚各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农业合作,成效也很显著。例如农业科技示范园、跨境动物疫病监测站建设等项目,与老挝、缅甸等国的代种植项目等,农业合作不断深入。但由于地形、出口、政策、技术等问题,农业生产合作仍然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加大农业合作,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实施农机具制造装配出口项目,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并在2014年8月成功举办了南亚农业科技培训班暨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会上与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联合宣言》,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这一系列举措都将助力云南省的农业发展,为今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但却不是一个农业大省,因而在发展农业时应找准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众所周知,云南省是我国花卉产业大省,花卉产业是云南的优势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云南的花卉产业已确立了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和中心地位。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规划,云南的花卉产业也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既可以用作食品原料使用,也可以加工为药材,或以其他方式进行生产加工。如此一来,鲜花不再只有简单的观赏功能,而是向着食用、药用等多元化花卉产业发展。但由于发展程度还不高,满足不了现如今的市场需求,所以应进一步提高花卉产业的自身竞争力和质量,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加快自主品牌的研发,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做好质量检测、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让云南的花卉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业仍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在结合自身地理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以云南省为例,尽管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前景也很广阔,但如果“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农产品出不去”的话,也是无法实现发展经济愿景的,更谈不上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道路的实现了,所以“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至今仍在被广泛沿用的话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贴切。云南省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可以同时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省份,其本身定位就是“一带一路”的交通大枢纽,南北对接“一带”和“一路”,东西贯通南亚东南亚,是不折不扣的亚洲地理中心,地理区位优势极其优越,通路、通航等对云南省经济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但由于地形、气候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前的交通状况并不十分理想,这极大制约了云南省经济整体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云南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积极推进云南铁路“八出省、五出境”,公路“七出省、五出境”和空水全面互联互通的主干架构建设,同时,云南的“内联、外通、省内成网”的高速公路将也全面建成。如此,一方面通过内联加强省际通道建设,实现与邻省交通连接,积极拓展云南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京津冀、渤海湾、港澳台等区域的合作,增强国内腹地的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外通出境通道建设,形成辐射南亚东南亚中心,使云南由末梢变前沿。此外,通过省内路网网络建设,打造云南经济增长极,有效支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让云南“从大山奔向大海,从末梢走向前沿”的梦想成为现实,真正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3]如此大规模互联互通的交通网,将对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云南省的经济腾飞做好铺垫,意义极其重大深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志,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教育。云南省有人口4500多万,129个县中有82个都是贫困县,紧邻南亚东南亚等国,教育水平相对全国来说处于落后状态,这对于云南全面发展十分不利。由于缺乏基本文化知识,大部分劳动力都是体力劳动者,收入水平偏低,极不利于云南整体实力的提升,也不利于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道路的发展。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教育承担着独特的使命。云南省各高校都做出了相应的举措,纷纷“走出去、请进来”,与东南亚、南亚的校际合作不断升温,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深入交流与合作格局。2014年11月,在云南省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合作论坛上,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多所高校签署备忘录,正式成立中印大学联盟,其中包括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艾米提大学等多所高水平高等院校。各高校间也将根据自身的需求共同开展师生互访、学术信息交流等活动。2015年2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与孟加拉达卡大学生物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协商共同研究科研项目,并不定期开展人员互访或组织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
在此基础上,云南省教育厅整合资源,与各级各类学校一起积极探索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以“走出去、引进来、合作共赢”为指导思想,鼓励支持高校在学生国际交流、国际人才培养、教师国际交流研修、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对外汉语国际推广等方面积极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如增进教育人文交流工作;实施教育合作项目;扩大招收老挝、缅甸、孟加拉、印度来滇留学生等。结合云南文化特色,依托云南各级院校现有资源,开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文艺巡演加强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人文交流,加强文化部门的沟通,组织相关学者、翻译机构共同合作,推广地区经典作品,增进周边国家普通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实施极大提升了云南的整体实力,促进了云南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进步,使云南省经济、交通、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云南对外开放的大门。这一系列的提高与成绩都将为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的道路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源源不竭的能量,保证中国特色民族和谐发展道路通畅无阻。
[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5:205.
[2] 余军师,李伟.浅谈合理利用农村耕地[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48-49.
[3] 李承韩.5年将建成七出省五出境路网[N].云南日报,2015-09-06(001).
[4] 刘刚,龙微.“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教育对外开放[EB/OL].http://www.zjchina.org/platform/service/zxnews/shtml/201609/10302.shtml,2016-9-24.
(责任编辑:樊 霞)
2017-05-11
薛明达(1990-),男,河南洛阳人,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3.006
F015
A
2096-2452(2017)03-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