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苏珍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效果分析
杨苏珍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使用0.2%的罗哌卡因进行止痛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0.25%罗哌卡因止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 h、1 d、3 d的VAS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12 h、1 d、3 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部分患者出现恶心,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7.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罗哌卡因在手术治疗后,其镇痛效果显著,无明显运动阻滞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罗哌卡因;临床麻醉;效果
罗哌卡因属于酰胺类长效麻醉药物,其与比卡因的化学结构相似,麻醉效果显著,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及镇痛效果不同,是目前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常用药物[1]。本文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后,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比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5岁-80岁,平均年龄(45.6±5.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4岁-78岁,平均年龄(44.9±5.2)岁。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开腹手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耐乐品)5 mL,确认患者出现感觉阻滞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后开始麻醉诱导,麻醉诱导:0.08 mg/kg-0.1 mg/kg咪达唑仑+0.3 μg/kg-0.4 μg/kg舒芬太尼+1.0 mg/kg-1.5 mg/kg丙泊酚;麻醉维持:0.5 mg/kg/h-1 mg/kg/h丙泊酚+1 μg/kg/h-3.0 μg/kg/h舒芬太尼,监测BIS,每隔1 h给予患者硬膜外注射0.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手术结束前30 min注射0.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5 mL。术后,对照组患者使用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400 mg+舒芬太尼150 μg,加入0.9%生理盐水制成200 mL的混合液体,使用镇痛泵镇痛。研究组患者使用0.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400 mg+舒芬太尼150 μg。
1.3 观察指标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疼痛成都,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探讨的所有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12 h、1 d、3 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中部分患者出现恶心,研究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有3例发生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经过大量研究实践证明,动物和人体对罗哌卡因均有良好的耐受性[2]。罗哌卡因的化学结构与布比卡因大致相同,但其对中枢神经和心脏的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布比卡因,能够降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3]。且罗哌卡因麻醉药物效果维持时间长,术后会给予小剂量补充,能够降低术后疼痛[4]。研究组患者12 h、1 d、3 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部分患者出现恶心,研究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有3例发生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罗哌卡因在术后止痛中有明确效果,0.2%罗哌卡因即可达到理想麻醉标准,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使用罗哌卡因在手术治疗后使用的镇痛效果显著,无明显运动阻滞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1] 崔海龙.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2): 262.
[2] 马家玲, 高艳平.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2):266-267.
[3] 邓小兵, 沈艳喜, 涂成刚, 等. 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5(23):273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