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富”“共富”到“共享”的逻辑演变

2017-03-07 14:05任瑞姣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共富生产力共同富裕

任瑞姣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从“先富”“共富”到“共享”的逻辑演变

任瑞姣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理念经历了“先富”“共富”和“共享”的发展演变过程,三者的演变根本上来说是由不同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先富”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捷径”,“共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目标,“共享”是联结“先富”和“共富”的必要环节。

社会主义;先富;共富;共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30多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经历了“先富”“共富”到“共享”的演变过程,这既是由我国各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又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

一、“先富”是“捷径”

(一)“先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粉碎“四人帮”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当时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邓小平同志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局部尝试,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1]303。这一思想既与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要求,同时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1.“先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我国经过“三大改造”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孕育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具有优越性,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是凭空喊口号,而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1]128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新办法解决新中国所面临的问题。1983年邓小平在《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就如何看待当前出现的新事物时指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1]247“先富”虽然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富裕,但是其代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先富”的目的不是要产生新的剥削阶级,而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2.“先富”是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在生产力水平达到比较发达的状态时,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我国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确立了公有制,因此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要求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来进行分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中需要“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的工人”,而“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的工人,应该享受比较高的待遇”[2]130,因而在分配中可能出现一部分群体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者管理经验在分配中获取比普通工人较高的收入,生活状态较快得到改善,率先进入富裕行列。所以,“先富”并不违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而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先富”的出现有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鼓励“先富”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先富”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历程。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经济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因此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的过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产生“先富”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竞争在市场经济中产生优胜劣汰,决定商品价格实现与否以及商品价格的高低,因此实行市场经济必然会出现收入分配结果的差距,一部分积极适应市场竞争的人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先富起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使农村地区一部分人“先富”

1980年,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中指出,“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1982年正式在全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做法,克服集体经济中“吃大锅饭”的弊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在农业发展中实行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并根据每户、每组劳动力的比例来分配承包土地的多少,因此会出现因劳动力数量和掌握劳动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原因而导致承包土地的数量不均等的情况,在收入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劳动者获取的收入不均等的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并不违背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农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规律。

3.企业改革会出现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的“先富”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企业管的过多过死,使企业缺乏活力,职工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加快对企业的改革。首先要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府对企业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体。其次要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要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和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3]64。我们“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3]64。

4.沿海开放政策会出现沿海开放地区的“先富”

1984年《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指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1985年《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节录)》指出:“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把沿海的经济建设作为重点,从各方面支持其发展得更快一些,并以此为阵地支援内地的开发,推动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继进入开放行列的沿海城市,在国家政策、税收、审批权限以及外资和国外技术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形成特色产业,走在国家开放的前列,因而这些地区率先实现了发展,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带动区域和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支持全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东到西的梯度开放战略形成了后来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也即实现了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先富”。

二、“共富”是本质

“先富”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共富”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3]64

(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理想的目标所向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克服这一弊端,因此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未来社会将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按照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分配消费资料,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最终实行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人类社会也将进入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状态,“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4]。马克思主义设想的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是走向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我国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范围内的发展,“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共同富裕是“先富”的目标。共同富裕的目标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也符合未来社会关于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要求,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加深,199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手段和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消除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遵循两条最重要的原则,第一,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二,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333。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以按劳分配作为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原则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能够实现所有劳动者平等参与分配,共同享有社会资源,避免出现新的剥削阶级。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不是搞阶级斗争,不是改变生产关系,而是靠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但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出现了一些失误。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满足人民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向导

改革开放前,由于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等问题的认识不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结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经过1978年的思想解放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问题,邓小平提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并且邓小平认为通过先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不是“四人帮”口中的“唯生产力论”,也不会导致新的资产阶级剥削的产生,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都是有益于社会主义的。为了摆脱苏联模式和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束缚,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理论向导。此后每一届领导集体都在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三、新常态下“共享”既是“捷径”又是本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14。其中,“为了人民”是本质,“依靠人民”是捷径,二者缺一不可。

(一)“共享”是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源

“共享”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面临内忧外患:世界市场不断缩小,前期经济刺激政策不可持续,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只有不断释放国内消费需求,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实现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从而有助于释放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共享”增强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社会仍存在着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任务。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组成,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和使用者。通过共享发展成果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积极性,提高社会的管理效率和科技转化利用率,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力水平。

(二)“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但一定时期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具有不平衡性,生产关系暂时地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在确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之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相比改革开放之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目前也面临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缺乏与当今社会人口自由流动相协调的有效机制,使得在教育医疗资源的享有上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和地区分割;就业市场不完善,尚未形成自由竞争、公平有序的就业市场,就业服务不健全、就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收入差距问题持续存在,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报酬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劳动报酬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同步,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尚未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等等。因此,当前提出“共享”,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继续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共享”是全体人民的共享,是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建实现的共享,是在共富前提下的共享,是持续推动共建的共享。

(三)“共享”是联结“先富”和“共富”的必要环节

“先富”是途径和方法。在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社会落后的背景下,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不断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我国逐步摆脱落后状态,步入小康社会,进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这既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要求的。经过几十年实践发展,在“先富”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甚至出现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共富”是目标。1985年邓小平指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1]337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此后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会论述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越来越重视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全体人民的共建共享。但正如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样,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富裕程度上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层次性。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程度不同,同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部的不同时期共同富裕的程度也不同。

“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共享”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实现共富目标的新认识,共建推动共富实现共享,共享推动共建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和共富三者密不可分。基于对共同富裕目标特点的分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引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以当前阶段的共同富裕程度为出发点,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建共享,共享经济成果,共享民主法治,共享文化成果,共享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获得感,以当前阶段所能实现的最大范围、最大程度的共享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责任编辑:曹桂芝

A8

A

1009-3605(2017)02-0012-05

2016-11-12

任瑞姣,女,河南南阳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

猜你喜欢
共富生产力共同富裕
以更强合力奋进共同富裕之路余杭发布“余上富美”共富工坊扶持政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