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实现途径探析

2017-03-07 13:29万春利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体系

万春利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实现途径探析

万春利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扭转这一局面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需要通过多个途径共同发力:在帮助世界解决共性问题过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与西方话语的论战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对新媒体的深度利用和话语转化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意识形态

当代国际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话语权的建构和争夺。经过长期积累,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已经构建出一套成型、强势的话语体系,成为国家间政治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互动的基本话语背景。国际上关于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无论是议题的设置,还是解读的角度、叙事的结构、传递的观念,无不充斥着西方的立场、标准和思维方式。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中国处在“有理讲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地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形象和综合国力极不相称,极大地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制约了中国的大国影响力。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话语权既是中国开展国际交往的重要努力方向,也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需要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提升。

一、在帮助世界解决共性问题过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并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至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并未发生改变,并持续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恐怖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中东、北非地区国家战乱不断,难民潮席卷欧洲;一些国家陷入发展困境,基尼系数持续高企,贫富差距悬殊;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文明的延续。和平与发展问题仍是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性问题。中国需要对这一共性问题阐释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承担中国责任,在帮助世界解决共性问题过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契合了世界各国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诉求,从历史、人文和现实层面,先后提出和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亚洲新安全观、正确义利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通过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通过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认同;区域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各国利益的交汇点不断增多,中国主张日益成为双边、多边关系中的共同准则。在中国发展布局和发展路径选择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这是中国对自身道路和世界前途的一种战略判断和现实选择,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带动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使中国具有了承担区域责任、国际责任的重要基础。通过“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导和创立,中国真正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而这一局面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应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上,努力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提升国际话语权。

二、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创造了历史罕见的发展奇迹。在实践中逐渐提炼形成了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标志着中国话语实现了由“革命话语范式”到“建设话语范式”的转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在经济上,表现为开创性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把握经济运行规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政治上,表现为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全面从严治党;在文化上,表现为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社会方面,表现为用“社会治理”替代传统的“社会管理”,改变以往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社会发展的模式,通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实现社会有序运行;在生态方面,表现为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

在当今西方话语体系占有强势地位的背景下,这些中国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如何走向世界,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据应有地位,拥有国际话语权,并且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和世界进步。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国际话语体系。只有把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不断融入中国话语体系的“大结构”中并提炼出其中的规律,中国话语体系才有充分的底气和眼界研究中国、解读中国、指导中国,进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而不是像有人提出的那样在话语体系上与西方对接,用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生搬硬套在中国的实践上,这是不自信的表现,注定会把“好经念歪”。

当前,很多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已经提出,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还会不断提出。因其新,这些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相对独立,相互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逻辑关系;这些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还未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实践,其自身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对于西方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处在刚刚完成“基本框架搭建”阶段,需要长期进行“内部施工”和“精装修”。要进一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发现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性认识建立起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之间必然的联系。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伟大工程,既是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紧迫的时代课题。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经验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日益丰富完善的话语体系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

三、在与西方话语的论战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西方国家是世界的中心,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这种观念在西方国家的价值系统中由来已久。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实现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并向世界极力推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迈进。这一实践向世界证明资本主义并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搞社会主义同样可以实现现代化,这就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另一条道路——社会主义和中国模式。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快速推进,令一些西方国家极其不安和敌视,于是它们利用自身强势话语权对中国形象进行攻击和抹黑。凭借其优势话语体系,抛出“普世价值”,企图把中国塑造成为一个暴力专制、践踏人权的封建国家;宣扬“新自由主义”,企图通过其经济主张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炮制“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证明中国由共产党领导走上社会主义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可以避免的,中国可以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话语充斥在国际社会混淆视听,同时也反映出中国话语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正处在逐渐上升之中,需要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向全世界展示真实完整的中国形象。中国要向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中国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世界的贡献,可资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是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提出者和努力践行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武力扩张;中国是世界上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发展中大国等。同时,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刻意歪曲、攻击,我们必须同西方话语展开论战,消除其对中国形象的负面影响。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欺骗性,戳穿其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的虚伪性,帮助世界各国从西方“普世价值”的惯性思维中跳出来。让世界人民认识到西方“普世价值”只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用以主导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和手段。在具体议题设置上有充分谋划力和引导力,在规则制定中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对质疑和曲解有解释力和回击力。

四、在对新媒体的深度利用和话语转化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相对应,媒体的发展历经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已经进入个人媒体阶段。以“两微一端”为代表,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这使媒体生态环境、话语权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既打破了西方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又带来了我们如何实现对新媒体的深度利用和传播话语的转化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频发推特搅动舆论、表达主张;印度总理莫迪等外国政要利用中文微博与中国民众进行网络互动,新媒体价值显露无遗。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话语体系必须对新媒体进行深度利用。

一方面要通过对国际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的深度利用快速融入国际舆论场。我国主流媒体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已经通过脸谱、推特等多种新载体播发政治外交、经济合作、中国发展等议题,受到海外民众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在脸谱的粉丝关注度已经超过《朝日新闻》等外国媒体[1]。但新媒体的整体运营能力、互动能力、议题设置能力、重大议题的反应能力还相对不足,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国内主流媒体、知名企业、社会组织的海外新媒体建设,及时准确地传递中国声音。

另一方面,要根据国际受众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关注焦点的不同,对中国话语进行转换。在新媒体传播中,最活跃因素和最广泛受众就是海内外普通网民。这意味着“严肃性”内容需要降低比重,同时把抽象晦涩的话语转换成大众话语,内容要雅俗共赏。我们既要会在不同媒体平台讲不同话语,也要善于进行不同话语之间的转换,把“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把别人听不懂的话语转换成听得懂的话语,把容易引起误解和歧义的话语转换成清晰明了的话语,把自己明白的话语转换成大家都明白的话语,各国网民才能够在听得懂的基础上接纳和认同,在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借助新媒体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国际话语权。

五、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文化产品、文化现象是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提升国际话语权,需要让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中国一直走在和平发展、强国不霸的道路上,但一些国际人士认为中国崛起必然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对其他国家实施干涉和掠夺。这些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对中华文化的不了解所产生的误解,以及受到西方国家“强国必霸”话语的影响和操纵。因此,我们要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历史人文、社会制度、价值观念。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采取对应性的文化传播策略: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应充分展示中国的现代社会面貌和悠久文化传承,增进了解,消除误解,求同存异;对于拉美、非洲等传统友好国家,充分利用我国的经济优势和成功经验,在帮助其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激发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促进文化交流,达成文化共识;对于亚洲地区,可利用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在亚洲的影响力促进文化传播,形成中国作为亚洲文化大国的高度认同。

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形成影响,需要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文化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包容、自由、开放的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环境以及文化贸易市场,促进文化企业和各类文化产业主体提高文化产品创造力,利用文化产品出口、对外文化产业投资、中外文化产业合作等多种途径进入国际领域。

文化产业和人文交流的核心是“内容”。中国文化能不能真正走向国际,还要看文化内容有没有吸引力和穿透力。因此,要坚持文化发展“内容为王”,重视对中国文化精神和内涵的挖掘,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出文化精品力作。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培育中国文化品牌,把中国长期孕育发展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故事转化成文化品牌,避免“用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中国元素讲述美国故事” 现象的再度上演。

[1]首份《国内媒体海外传播研究报告》发布[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30/19/3814538_474489744.shtml.

[责任编辑:梁桂芝]

2017-05-15

万春利(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科社教研部教授。

D822

A

1008-8520(2017)04-0026-04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体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