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俭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特 稿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宋 俭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要注意加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话语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我们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研究区别开来,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宣传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区别开来。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由意识形态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一是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二是要注重与世界话语体系的对接,增强国际话语权,既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立场”,又要善于“世界表达”,要以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术话语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突出了这一点,他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P15),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P19),并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要注意加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1](P24)。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当然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本文拟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话语体系建构问题作初步探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也是严谨的学术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持久和强大的生命,就在于其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建立在坚实的学理的基础之上,它既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因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它也是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并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学术话语体系,《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名著同时也都是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著作。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而提出的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关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实学理基础之上建立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中国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1](P9、15),“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2](P9)。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共中央于2004年推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列为首要任务,增设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必须指出,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研究还不够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理基础还不够深厚,还没有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必须承认,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回避或者淡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这种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特点。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个学科,也应该遵循一般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也应当构建起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话语体系。一个成熟的学科,应当是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构成其科学学术体系分支的,不仅应当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应当有自己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但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似乎是没有学科边界的宏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军事学、外交学、科学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生态文明等自然科学领域,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可以借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几乎所有学科和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这当然是必要的,综合性、边缘性、跨学科原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但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需不需要有学科边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需不需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这是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特点在该学科的研究话语体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作为学理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研究在话语体系上几乎完全是重构的。目前,国内不少学者是以完全的意识形态话语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甚至直接以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中共中央文件的语言替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学术结论。直接以政策话语、文件话语替代学术话语,以致于我们面对文献,就算是专家也难以辨别出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能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出现“空泛化、标签化”的现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1](P10、13-14)
本文认为,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研究区别开来,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宣传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然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要突出其意识形态功能。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研究虽然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特点,但我们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不能仅仅把它当作是意识形态来研究,不能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替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用意识形态来替代对意识形态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既不能去意识形态化,也不能泛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既然成为一个学科,就应当有自己的学术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其他学科开展学术交流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向世界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载体。所以,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由意识形态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术公信力基础上的,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学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因而,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要着重抓好两个着力点。
(一)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念之源”[2](P9),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源于实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样是源于实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另一方面,我们要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须以当代中国的实际和当代中国的实践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当然要立足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的最大实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以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真正形成“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就应当以是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主要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用“中国话语”来讲好“中国故事”,来凝聚“中国力量”。但这个“中国话语”一方面不应该是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特别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研究中不应当简单地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中共中央文件的表述、中共主要领导人的讲话替代学术话语,并以之作为学科的最高权威和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也不应当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曾经尖锐批判过的“党八股”话语。所谓党八股是指在革命队伍中某些人在写文章、发表演说或者做其他宣传工作的时候,对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和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的一种文风。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这篇力倡马克思主义党风的檄文中,列举过“党八股”的八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象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毒害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其中前五条罪状谈的是主要表现形式,后三条罪状是谈党八股的严重危害,毛泽东还尖锐地指出:“党八股这种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3](P833-840)我们不得不承认,毛泽东当年列举的党八股的五种主要表现形式在今天仍然存在,不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理论宣传中存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2010年5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将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突出存在的文风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为“长、空、假”:长,就是有意无意地将文章、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群众形容说,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的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空,就是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面孔大同小异,语言上下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群众关切,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以委蛇,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这种分析可谓是鞭辟入里!这种党八股文风的泛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4]。同时,它也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宣传效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科学研究的深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
那么,今天我们要怎样基于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来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呢?毛泽东当年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开具的药方中介绍了鲁迅提出的写文章的几条主要规则:一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二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就硬写,这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三是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做小说的材料缩写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四是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他还提出了形成“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主要途径,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他强调:“必须反对空谈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中国的革命实际来研究马克思主义。”[3](P843-844)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体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则提出党的文件、领导干部讲话、理论研究文章都要大力倡导“短、实、新”的文风。一是短。就是要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二是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文件、讲话和文章,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既要指出现象,更要弄清本质;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三是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既包括在探索规律、认识真理上有新发现、前人没有讲过的话,又包括把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话;既包括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的话,又包括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话。他还指出:“改进文风,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要让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他还特别强调“要大力倡导独立思考的风气,创造鼓励讲真话、提倡讲新话的宽松环境”[4]。这为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导思路和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话语体系要注重与世界话语体系的对接,增强国际话语权
既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立场”,又要善于“世界表达”,要以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1](P24)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来说,这项工作更为重要。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分析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这是由于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他深刻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为了讲话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经加强对外话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而中国故事的“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大传播力度,向世界介绍我们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倡导的正确义利观、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理念,“使其成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识”。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不能够很好地承载起讲好中国故事之“道”的使命,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中,有不少核心概念如“本质”、“核心”、“灵魂”、“精髓”、“关键”一组概念;“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一组概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如果直译成外文,外国人根本看不懂。如果意译,同一组概念又非常相似,外国人又难以区分。这就难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道”贯通于“中国故事”之中。还有我们经常习惯性使用的一些不规范的学术概念,如“我党”、“我国”、“我军”、“党的”等具有强烈主观性和排他性的概念,不仅不符合国际上规范的学术话语,而且易于引起误读和误解,不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道”在世界的传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经验“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1](P17),是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任务。我们既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的学术话语,也不能脱离世界通用的话语体系,自说自话,而是要在立足于中国实际和彰显民族性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一切进步的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形成具有“世界表达”能力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5](P432-433)。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J].求是,2015,(10).
[5]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胡小燕
2016-12-15
宋俭(1963—),男,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D61
A
1671-2803(2017)01-0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