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质控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7-03-07 11:12:59赵丽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1期
关键词:效期护理部病区

赵丽霞,李 晔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三级质控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赵丽霞,李 晔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药品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三级质控模式在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护理部针对各病区药品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重新修订备用药品质量检查标准,规范管理流程,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结果 各病区备用药品数量减少,管理规范。病区备用药品总量减少了25%,管理合格率从88.5%上升98.1%。结论 三级质控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的管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级质控;备用药品;安全

病区备用药品是供临床周转使用和用于患者抢救使用的药品。病区药柜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它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治疗,因此病区药品的规范管理责任重大[1]。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1500张,37个护理单元,各病区均有数量不等的备用药品。2015年3月~6月护理部在对病区备用药品质量的检查中,发现管理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6月~12月护理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重新制定了病区备用药品管理方案和流程,在2016年一年的质量检查中改善效果明显。现将管理改善情况总结如下。

1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1 制度未落实

2012年我院依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制定的《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规范》,各病区未严格落实该管理规范,备用药品均远远多于《病区备用药品登记本》的种类和数量,更新不及时。

1.2 药品标识不清

药品存放不规范,无标识,特殊药品和普通药品没有分区放置,药名相近的药品没有警示标示,近效期药品无标识,高危药品未分区放置、无标识。有的科室药品多,多种针剂混放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摩擦,标签和效期模糊不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3 药品未严格按照储存条件存放

病区未按照药品储存条件合理放置药品,需要冷藏的药品未放在冰箱里,冰箱内的温度监测没有记录;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没有使用原包装盒,单独裸放在药柜里。

1.4 口服药管理混乱

科室积累的散装口服药,放在原装瓶内或使用其他口服药的瓶,在标签上用记号笔修改一下药名就作为该药的永久储存药瓶,该药品第一次放药的时间以及效期都无从考证。

1.5 药品积压、浪费,有过期现象

各病区备用药品均超出医院要求的种类和数量,每种药品的基数不统一,进出药品记录不准确;药柜及抽屉内均有存药,无监管记录,药品有过期现象。每周的药品核查记录流于形式。

2 药品管理

2015年6月~12月护理部将备用药品管理作为专项改善项目重点管理,规范标识、细化质量标准、制定管理流程,全员培训后,组织实施。

2.1 细化药品质量检查标准

我院病区备用药品分类:抢救药品、毒麻药品、病区常用药品(高危药品、普通药品)。护理部依据我院药品的管理规范《内蒙古包钢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内蒙古包钢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内蒙古包钢医院抢救药品管理制度》细化了质量检查标准,新增《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质量标准》、《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标准》。

2.2 各护理单元抢救药品

种类规定15种,前10种全院统一,后5种根据专科特点由科室自己确定,每种药品基数为10支。科室将抢救药品目录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统一制作抢救药品目录表,悬挂于抢救车上。

2.3 医院相关管理

规定心胸外科、心内科、肿瘤内科可备毒麻药品,严格执行“五专制度”并“双人双锁”管理。

2.4 标识清晰,分区管理

内服、外用、消毒制剂分区放置;高危药品单独存放,标识明确;易混淆的药品:听似、看似、两规药品都在相应的位置粘贴标识;高浓度电解质单独放置,标识醒目。

2.5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条件贮存药品

药品的贮存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避光。根据《药典》规定:低温冷藏一般要求2~10℃,阴凉处为8~20℃,常温保持为0~30℃,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严格采取避光措施,尽量使用原包装盒或使用深色避光纸遮光[1]。冰箱内放置的药品按照作用分类,粘贴明显的标识,分区放置,冰箱内温度监测记录在每班的交接记录本上。

2.6 减少各病区常用药品的种类和基数

依据科室患者疾病的特点重新制定常备药品目录,遵循“少量、必须”的原则。药品目录在护理部备案,科室可定期更新,剔除不常用的,增加新药。《病区常备药品核查本》的记录与科室备用药品一致,每周要有效期核查记录。

2.7 摆放瞬息

药品的备用基数较大时,放置时依据效期的先后顺序摆放,在使用药品时根据“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有计划地提前在有效期内使用,合理用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2]。

2.8 口服药品管理

我院实行自动摆药机发药后,病区存药大大减少了,为了解决夜间及紧急时刻需要的口服药,病区可根据情况备几种急用药品,但必须整包装领取,放原装瓶内,到效期后重新更换。

2.9 规范抢救药品及病区常备药品的检查记录

抢救药品班班交接,每周核查一次,近三个月过期药品要标明效期和支数;同一种药品有不同的批号、效期时要在药盒外标注;近效期一个月取出,更换新药。病区常备药品每周核查一次,近效期药品用红笔标出,并在药盒上标“近效期”提示尽快使用。

护士长每周要亲自核查一次,并签字确认。

3 建立三级质控体系,持续改进药品的管理质量

3.1 一级质控

病区成立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由药疗班护士任组长,5-7人组成,质控组成员每周对科室药品的管理质量进行检查,检查标准依据《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质量标准》、《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标准》,汇总问题后由组长报告护士长共同制定整改措施,下一周持续跟进问题的整改情况,每月科室召开质量小组会议,将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记录在《护理质量目标管理分析评价记录本》上。

3.2 科护士长

作为二级质控组负责所辖区内病区的药品质量管理,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可行的措施并落实,并将检查、分析、记录在科护士长工作手册中。

3.3 三级质控

护理部每月有计划、有针对性对病区药品的质量管理进行督查,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4 讨 论

药品的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安全。护士是临床各科室药品保管与使用的直接责任者,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强弱,直接影响临床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质量[3]。护士对药品管理的重视程度取决于管理者。我院护理部通过梳理药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加强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知识的培训,落实管理制度,使各病区护士对药品的管理意识逐渐提高,各病区备用药品种类减少了25%,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药品质量管理合格率由88.5%上升至98.1%。护理部通过建立三级质控体系,对护理管理缺陷进行跟踪监督,实现了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1] 陈丽芳.彭慕莲.杨建群.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6,(11):39-42.

[2] 蒋 蓉.急救药品的变更登记本与失效封期口胶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2007,14(8):92.

[3] 鲁桂鸣.病区药品管理中的持续改进及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8:):69-71.

[4] 杨英华,李继坪.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3.

[5] 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R954

B

ISSN.2095-8242.2017.041.8103.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效期护理部病区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药品效期管理:有效期≠失效期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6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漫谈药品效期
品管圈活动在药房减少近效期药品工作中的应用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34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货架效期内3种酮康唑制剂抑菌效力测试与评价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