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娟
(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10)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不良反应的分析
赵素娟
(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10)
目的开展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安全性研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对某公司2010~2015年收集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该周期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说明书载明的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合理用药。
泮托拉唑钠;不良反应;安全性;合理用药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泮托拉唑钠,是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胃壁细胞的H+-K+-ATP酶系统的两个位点共价结合而抑制胃酸产生的最后步骤。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使基础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受抑制。本品与H+-K+-ATP酶的结合可导致其抗胃酸分泌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
登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网站(http://www.adrs.org.cn),通过企业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企业账户,下载涉及该企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2010年-2015年的全部不良反应。
对收集到的9例不良反应逐一进行分析。
静脉滴注。一次40~80 mg,每日1~2次,临用前将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注入冻干粉小瓶内,将溶解后的药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L中稀释后供静脉滴注。静脉滴注,要求15~60分钟内滴完。本品溶解和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禁止用其它溶剂或其它药物溶解和稀释。
登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网站(http://www.adrs.org.cn),登录企业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企业账户,下载涉及该企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2010~2015年的全部不良反应,共9例。
在这9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报告号为1305031518250201400071报告为新的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其表现为幻觉,本病例与注射用阿莫西林共用,在入院时已经意识模糊。阿莫西林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所以,可能是是阿莫西林引起的不良反应,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能性非常小,排除这一不良反应病例。
对其它8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1)患者:男,60岁,河南南阳,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头晕、恶心。2)患者:女,78岁,河北桥西,胃酸分泌过多,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3)患者:女,80岁,万柏林区,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呕吐;寒战;发热。4)患者:女,72岁,万柏林区,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寒战;发抖。5)患者:男,61岁,河南周口,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头晕、恶心。6)患者:男,33岁,广西柳州,胃炎,不良反应:胸闷。7)患者:男,31岁,河南荥阳, 胃炎,不良反应:胸闷。8)患者:男,52岁,陕西西安,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皮疹。
不良反应所累积的器官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中枢及神经、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畏寒;皮疹;胸闷等。均为可逆性不良反应,停药后痊愈,使用相对安全,但应注意以下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禁用。
在本报告期内确定的不良反应8例,同一病例有多个不良反应,累计器官按照不良反应分开计共13项,其中消化系统损害4项,占总项数的30.8%;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项,占总项数的46.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项,占总项数的7.7%;心血管系统2项,占总项数的15.4%。男性患者5例,占62.5%,女性患者3例,占37.5%,50岁以下的2例,占总人数的25.00%;50~69岁3例,占总例数的37.25%;70岁以上的3例,占总例数的37.25%;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常用人群为中老年,没有明显的年龄分布趋势。
查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收集到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安全性相关的文献资料215篇;文献资料表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多种药品产生配伍禁忌,与说明书中用法用量所提示的“禁止用其他溶剂或其他药物溶解和稀释”的相一致。不良反应偶见有头晕、失眠、嗜睡、恶心等症状。
静注本品后,约80%的代谢物经尿中排泄,肾功能不全不影响本品的药代动力学,肝功能不全时可延缓清除。
治疗溃疡时应排除胃癌后才能使用本品,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本品不稳定,建议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本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临床使用安全。
[1] 雷 嵘,邹文生.1例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1,8(48):209.
[2] 张四喜,董 雷,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98例患者应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合理性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8):708.
[3] 张艳敏.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黑龙江医学,2013,37(10):970.
[4] 赵莲英,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致血白细胞减少1例.中国药业,2013,22(21):63.
R97
B
ISSN.2095-8242.2017.041.8083.01
本文编辑:吴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