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丽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骨折患者焦虑情绪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苗丽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相关心理医学研究表明[1],在患者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骨折患者由于丧失了平日正常的生理功能,往往会产生很严重的焦虑情绪,骨折患者所产生的过分焦虑情绪,会对患者的康复以及体征变化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对患者康复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临床中,骨折是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骨折以后,不仅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创伤,患者的心理也会出现一定的障碍。骨折患者的心理障碍在临床中往往表现为不配合治疗、焦虑不安、恐惧等,这样的情绪统称为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对患者治疗以及康复均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就分析骨折患者焦虑情绪,提出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和策略。
骨折;焦虑;情绪;护理干预
和其他的慢性疾病不同,由于骨折患者受到了突然性的创伤,导致其身体运动系统受到损伤,这对患者心理和生理均产生了影响,导致患者心理和生理均存在不适合的痛楚感觉。相关临床研究认为[2],在所有住院患者中,骨折患者发生焦虑情绪的概率高达50%,远远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发生焦虑情绪的概率。相关文献表明[3],与其他疾病相比较,骨折患者发生焦虑情绪的概率约为73%,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由于骨折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所以,必须要对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干预,运用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来缓解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下面就对骨折患者焦虑情绪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1.1 社会环境因素
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患者的经济情况、环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认识情况。有研究表明[4],环境变化会对患者产生心理应激,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理不适感。医院的医护人员态度和行为也会对患者情绪变化产生影响。此外,伴随着我国骨科医学不断进步,骨科临床中不断运用微创型手术以及外固定支架手术,而这些手术的治疗费用比较高,这对于一些自由职业者、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群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同时,有些患者知识水平比较低,缺少对骨折手术的正确认识,并且对手术效果产生一定的质疑,再加上患者害怕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疼痛感,最终会产生焦虑情绪。
1.2 患者生物因素
患者自身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的躯体疾病、患者年龄、患者性别、患者人格特质等,这些因素均会对患者焦虑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每个人的神经特质均不同,神经特质可以对个人行为能力进行支配,促进人们在变化环境之中产生反应。由于性格不同,人们应激源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也不同。有研究认为[5],神经质评分比较高的患者,其自身的情绪稳定性往往比较差,和常人比较,神经质评分比较高的患者更加容易产生不安、焦虑等情绪。还有学者研究表明[6],少年儿童、老年群体以及女性患者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心理和情绪,这便是患者自身年龄和性别因素对焦虑情绪产生的影响。此外,由于患者发生骨折对患者自身的身体损伤带来了突然性的创伤刺激,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手术治疗方法,这边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2.1 环境布置
病房的环境会对骨折患者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住院环境是否嘈杂,环境噪音的大小,病房是否拥挤,患者休养的舒适程度,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及陪护人员的多少等各方面因素都可能成为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重要和直接的因素。由此可见,应当在住院期间为骨折患者提供尽可能的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以确保病人可以保持较为稳定平和的情绪状态。要营造出舒适和温馨的病房环境,医护人员可以在住院楼的走廊添置花卉和绿色植物,墙壁上可以悬挂风景画,还可以在病房内张贴温馨提示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卡片,或者在患者床头摆放一些祝福小卡片等。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当认真研究和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根据各个病人的文化水平、年龄和修养等差异对床位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以便让患者之间相处更为融洽,也使患者之间可以更顺利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患者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对于术后恢复阶段的患者,更应当营造温馨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可以在患者床头摆放鲜花,再插上一张写有祝福的小卡片,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格外温馨,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有时甚至可以让人忘记疼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使焦虑情绪得到有效减轻和缓解。
2.2 疼痛的一般护理
骨折患者一般会因受伤而造成伤口痛、索引痛、创伤痛或者由于体位不适而导致非创作部分疼痛,上述的疼痛往往会直接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等消极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原因及其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首先,应当对患者给予理解与同情,认真听取患者的诉说,对其疼痛感受表示认可。然后,可以采取转移和分散注意力的手段,使患者对疼痛的知觉程度得以降低。例如,给患者讲一些小笑话,或让患者观看电视节目,听一段相声,阅读轻松幽默的杂志等等。有时也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疗法,或者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对局部进行按摩,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另外,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慢节律呼吸,此种松弛训练对于焦虑的减轻以及术后疼痛的控制往往可以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采用慢节律呼吸与深呼吸配合,并辅以轻音乐能够使张力性切中得到松弛,也可以使骨骼肌的紧张状态得到放松,从而使疼痛反应被阻断,使患者摆脱肉体和精神的应激状态,进而使紧张性疼痛得到缓解和消除,也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减轻。
2.3 社会及家庭支持
在患者住院期间,家人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照顾,护理人员多和患者家属和朋友进行沟通,嘱咐患者家属细致、有耐心的护理患者,及时对患者表达关心和理解。在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共同协作,及时有效地输到患者,将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消除。
焦虑情绪会使患者产生抵触心理,不再积极配合治疗,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患者自身的功能锻炼,最终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骨折患者治疗过程相对漫长,恢复期锻炼十分辛苦,导致患者十分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产生直接影响。有研究认为[7],骨折患者中,具有显著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7.7%。传统的护理工作仅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无法充分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近些年来,医学护理模式不断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患者情绪和心理因素对疾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根本目标就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效果。
[1] 卢玫瑰,林志红,吴新宝,等.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 126-128.
[2] 杨建红,陈 薇.针对性心理护理对骨折急诊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3,33(6):449-451.
[3] 吴明慧,魏天华.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颌面部外伤性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0):129-130.
[4] 王翠花.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镇痛不全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9):1155-1156.
[5] 张仕芳.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9-20.
[6] 陆 娜.放松式心理护理方法对骨折伴高血压患者术前焦虑及血压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2):7296-7296.
[7] 黄元梅.心理护理干预在3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焦虑调节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1):140-141.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14.27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