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纪祥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活血化瘀药治疗中风后麻木40例
白纪祥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中风通常治疗后多后留有后遗症。其后遗症因为个体体质而程度各一。麻木则是最常见的感觉障碍。中医认为其病机多属于气血亏虚,血脉瘀滞所引起。中风之后,脏腑功能虚损,病入脏腑,虚耗正气,瘀血痹阻血络、脉络不遂、血液运行不畅,则发为麻木。临床上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能收到会很好的效果。
中风;麻木;活血化瘀
中风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脑部疾病。其发病迅速、病情变化快,发病年龄近年来趋向于更年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等属于这一类疾病。中风通常治疗有多后留有后遗症。其后遗症因为个体体质的差异、脑部出血部位的不同等因素而程度各一。常见的主要有偏瘫后遗症(偏瘫)、患侧肢体功能障碍,身体麻木感觉障碍、语言謇涩等。中风的四肢麻木是则更常见,而且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用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脑心通)治疗中风后麻木感觉障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麻木感觉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14例,男26例,年龄53~73岁,平均(57.3±2.2)岁;观察组女15例,男25例,年龄52~70岁,平均(53.8±1.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两个方面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诊断,该标准由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颁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研究组脑心通口服治疗:16 mg,TID,PO。以7天作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评价。其脑心通药物组成: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制)、没药(制)、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甲钻胺胶囊0.5 mg,TID,PO。以7天作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麻木感觉障碍程度的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研究组40例,基本痊愈15;有效22,无效3;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基本痊愈8,有效20,无效12;总有效率70%;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安全性: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麻木是较为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其症状多为患侧肢体皮肤感觉如有蚁爬,或有针刺感。传统中医认为其病机多属于气血亏虚,血脉瘀滞所引起。中风之后,脏腑功能虚损,病入脏腑,虚耗正气,多呈虚实错杂之症。气虚血瘀、瘀血痹阻血络、脉络不遂、血液运行不畅,则发为麻木。临床观察发现,口服活血化瘀的中药有调畅气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西医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的中药有改善人头血液循环的效果。另外,中风疾病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群,医疗机构在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同时需要加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展开积极的配合,最大程度上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与关心,依照患者心理特征与近期的情绪动向采取干预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消解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也要向患者家属详细阐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重点介绍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具体的治疗流程,向患者报告预期的疗效。
综上所述,为中风后麻木提供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 田耀军.浅议四肢麻木的中西医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4):5-6
[2] 张 丹,张春红.中风后肢体麻木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5,(12):972-973
[3] 印士艳.中风后肢体麻木的综合治疗与护理[J].河南中医,2013,(09):1604.
[4] 慕廷民,霍京莲,齐之满,张净文,雷振新,刘钦良.中药治疗中风病麻木症50例[J].陕西中医,1993,(08):13.
[5] 陈少婷(Chan Siu Ting).中医中风渊源刍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6] 王宝琴.“步长脑心通”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1998,(06):46-48.
[7] 刘晓辉.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03):213-215.
[8] 李玉成.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N].医药经济报,2011-06-20(E06).
[9] 冯双全,李其忠,潘华信.麻木病因病机的中西医比较[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0):11-12.
[10] 蒋 萃.古代文献中“麻木”的证治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1] 班东林.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研究综述[J].中医药学报,2013, (02):112-114.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43.3
B
ISSN.2095-8242.2017.14.26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