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及其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前提反思

2017-03-07 07:37叶方兴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化政治思想

叶方兴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社会观及其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前提反思

叶方兴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社会观变革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亟须解决的重大前沿问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抽象化、实体化和传统化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观。抽象化的社会观忽视了鲜活的、具体的社会实践,实体化的社会观未能关照到人们现实的个人的生存状态,传统化的社会观难以把握充满开放性、流动性的现代社会。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两极对立式的“割裂感”与“疏离化”,难以真正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应有的合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亟须社会观变革,呼唤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它以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消除个人与社会的两极对立,同时能够反映现代社会流动性、开放性、公共性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社会观;抽象化;实体化;开放性

一、社会观的出场:基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反思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现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失效性的反思与追问大多围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系统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地社会化往往被视为技术、手段、载体等技术性、策略性等原因。这其中,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另一半构成要素——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人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社会的认识、看法和思维方式。与内容优化、方法载体、渠道更新相比,观念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说更为根本和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依赖的社会系统的完满认知,体现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等的完整把握。

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期。世纪之交,社会转型逐步拓深,外部条件、环境都发生巨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界在此背景下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问题。然而,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时候,人们都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看作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互相融入、互动的过程,从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个性化的问题意识与独特的学术使命。此外,在具体的展开过程中,聚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社会化,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媒介、评估等要素的社会化等。[1](p6)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体现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倾向,而社会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维度未能得到有效呈现。

事实上,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并不能简单地认定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否则,将会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学术论域的泛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融入是一项论域极宽的学术话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要探讨的对象。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来说,它所思考的问题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社会系统顺利融入、对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真正落地,为社会所认同、接受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索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把握其与社会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载体、方法、渠道等进入社会系统的过程,其最终落脚点在于社会。

在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系统(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态度、看法以及思维方式(即人们的社会观)起着前提性的引导作用。从以往的实践来看,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社会常常采取一种抽象的、整板一块的理解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多地表现为以一种运用价值观强行注入、硬性灌输的方式,不加区分地进入社会系统。这么做,不但不能契合对象的心理,进入对象群体之中,真正地为社会群体所认同,反而让思想政治教育悬浮在空中,被人们诟病为“过于抽象”、“假大空”,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究其根本,往往源于我们以抽象的、实体化的方式理解社会,采取了一种抽象化、实体化的社会观。

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命题的结构来看,它至少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何种思想政治教育?(2)什么样的社会?(3)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的机制是什么?前两个问题都属于认知性的问题,直接关系着第三个问题的解答。前两个问题属于人们的观念问题(也即思想政治教育观与社会观),它们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观念或认知前提。其中,社会观是人们对社会结构性要素与运行状态的系统认识、看法、观念及思维方式的统称。社会观不仅表达出人们对社会的基本看法,而且制约甚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解。对“何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回答与对“什么样的社会”的回答是勾连不分的,两者均离不开具体的社会语境,人们的社会观制约着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准确理解,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系统提供准确的前提说明。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呈现出相互交织的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在构成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的同时,也为社会系统的有机整合和良性运行提供担保。“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开展的。脱离了社会系统这个背景,人们就无法认识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地开展离不开社会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共同配合。”[2](p65)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性位置、功能发挥都依赖于人们对社会的判断(或人们的社会观),而人们看待社会的结构、形态、特征、要素等的态度与思维方式也会制约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认知与把握。

社会场景的变换意味着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活动方式的改变。它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认知意义上的先导作用,而且在价值意义上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作用。就前者而言,人们对社会做出的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静止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系统与碎片、一体与分异等多切面的认知,都从根本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形态产生塑造作用。就后者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契合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反映社会大众的思想需求,吸纳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汲取和反映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政治态度,才会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系统提供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观虽然体现为观念、认知的方式,但是起到为思想政治教育“立法”的功能,规范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与价值形态。

当然,由于观念主体的多元性,人们的社会观也会存在多样化的形态,存在合理与否、科学与否的差别。当我们批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时,我们就已经揭示出隐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背后的抽象的社会观,这种社会观有违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社会本性,因其自身的不合理性,最终难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有效的观念支撑。一般来说,科学、合理的社会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在坚持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和良性互动。以科学、合理的社会观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在社会结构中得到合理定位,而且能够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与社会关系中得到动态呈现。这样,由于具有了合理的认知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获得了理论上的完满理解和实践中的有效把握。

4.技术创新是系统发展的动力。长远来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3S、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我国必须重点发展本土创新技术。当前,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仍在依赖于国际成熟系统,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我国主要应用英国SCOOT系统和澳大利亚SCAT系统。在发展创新技术中,不仅要重视软件系统的开发,也要重视基础设备的开发和创新性应用。选准突破口进行产业化,形成自己的技术创新力量,才能保持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中的三种社会观及其批评

社会观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前提性的地位。社会观决定了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中对待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两者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态度及看法。特别是,它关涉到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中“社会”内涵的理解。事实上,社会观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表达出人们看待社会的总体性的态度与看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社会、回归社会、社会互动等问题上具有充足的解释力。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都以某种社会观作为前提。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与社会系统对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效果低微已为理论界与实务部门一致诟病。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以高校领域思想政治理论为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载体方法优化、现代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快速进展;然而,另一方面,从社会的感受度与认同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假大空”、“不管用”、“万金油”、“灌输”、“讲大道理”、“说空话”等代名词,人们总是感觉难以认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认为其无用、没有必要,而且不少人从内心反感、抵触。这种局面的出现,固然有内容、载体、方法、渠道等原因,但从根本上说,还需要从人们的社会观寻找原因。当前,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主要流行三种理解社会的社会观:

第一,抽象化的社会观。这种社会观将社会视为无差别、同质性的、单一化的客观存在。社会由人构成的,但这里的人是一视同仁、普遍化的人,尽管社会也涉及资源、制度、行动规则,但仅仅限于抽象的意义,缺乏具体的多样的规定性。就其形成而言,抽象的社会观往往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产物,它假定“我”之外的部分是社会,这样的社会由于撇开了“我”具有的现实性、体验性,变得抽象化、无个别化、悬空化。抽象的社会观以抽象的理论预设开始,比如,它假定社会是自然化的、神创的、契约化等等,都带有强调的理论预设与逻辑建构的意味。因而,它会远离人真实的生存境遇和生存活动方式,看不到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丰富的实践,也感受不到鲜活的、生动的现实生命。

这种社会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最大影响是它未能看到社会的复S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抽象社会观看来,社会可以归结为抽象的“一”,“一种声音”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S声。尤其是在等级化的社会制度下,抽象的社会观会受“自上而下”的思维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社会对象群体抽象假设,例如,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它假定“大众是愚昧的”、“需要接受教育”、“社会是危险的、亟待改造的”等,全然不顾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社会对象群体的差异性。为了追求思想上的整齐划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会不加区分地一视同仁,以“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方式,抹杀或消灭不同的声音,思想的多样性、思想的交流也随之消失殆尽。

第二,实体化的社会观。实体是揭示事物第一因的、终极性的哲学概念,实体化的社会观将社会看作是真实的实体,社会是人们进行社会认知与价值评判的原点,对社会生活的各项事务具有终极性的决定力量。个体依附社会,社会高于个人,社会的稳定性、统一性依靠个体成员之间共有的集体意识,个人的价值准则、行动逻辑和社会规范往往由社会设定。因而,个体是虚幻的、渺小的,只有社会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此外,实体化的社会观视社会为缺乏开放性的封闭集合,社会以密不透风的整体性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个人强大的主宰性与压制力。在传统社会与极端革命年代,人们奉行社会(共同体或集体)本位,个人对社会的绝对服从,为集体献身都被看作是当然的准则和崇高的价值追求。个人在社会的支配下缺乏独立的选择权,每个人所要奉行的价值规范与行动规则都受制于社会或共同体。实体化的社会观最大的问题就是个人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成为社会从属性的被动手段和工具,因而找不到自身独立的地位和价值”,[3](p420)社会被奉为认知与评判的绝对标准,真实的个人难以获得自足的社会地位,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利,由此,个人的现实利益、思想、价值需求都受制于社会(或共同体)绝对权威的倾轧和控制。

在实体化的社会观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执政党或统治阶级进行政治价值观教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政治系统对社会大众自上而下展开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旨在塑造民众的共同观念与集体意识。从目标定位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稳定、良善的政治秩序和大众的意识形态认同。此时,社会(或共同体)是绝对神圣的、正确的,社会代表了先进、积极、进步的社会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此被认为是绝对政治正确的,执政党或政治集团成为宣教意识形态的主体,它们的任务是将这些体现集体意识与共同信念的价值观传达给社会成员,个人只需要接受、消化、认同即可。这样,个人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客体,代表着“整体”的政治共同体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者与操盘者。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满了浓郁的大局观念、集体意识与整体风格,由此带来的是,遮蔽了真实的个人的利益需要、思想需要与价值关怀。可以说,实体化的社会观,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进入每个社会成员真实的社会世界和思想世界,难以关注到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

第三,传统化的社会观。传统与现代是人类社会变迁出现的两种社会历史形态。传统化的社会观意味着人们运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认识、看待社会,即运用一种相对稳定的、封闭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在传统社会,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样式是农耕文明、伦理本位、等级化、熟人交往,由此形成了传统社会的静止性、封闭性、等级性等社会气质,从而区别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公共性、平等性。传统化的社会观将社会稳定、和谐视为社会管理与运行的首要价值目标,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安其分、各尽其责,维护一个稳定的共同体。由于追求稳定、和谐,传统化的社会观会杜绝和排斥一切外在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物,害怕任何可能对社会系统产生变革的外在力量。传统化的社会观是以传统社会的样式看待社会,而传统社会相对简单,同质性、稳定性较强,一旦面对流动的、开放的、公共性的现代社会,这种社会观就会捉襟见肘,难以奏效。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正呼唤一种现代气息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但传统化的社会观已经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与社会化。长期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打上了浓郁的传统烙印,即便是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社会盛行的管控思维、等级意识、唯稳要求、计划指令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传统化的社会观看来,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执政党辩护的工具,是追求社会成员思想稳定的“洗脑术”。思想政治教育是要教导人们专心服从执政党的意志,不允许有其他的“私心S念”,对统治阶级之外的其他社会思潮、价值观应时刻保持警惕。然而,在开放性、公共性剧增的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分化、人们利益关系、社会关系、思想关系的复S化和多元化,社会观本身也随之需要变革,传统化的社会观将难以理解现代社会境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么做,无异于“拿着中世纪的地图进行现代之旅”了。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社会观往往是共存的。它们的共性特征在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系统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当的认知社会、理解社会的方式。抽象化的社会观忽视了鲜活的、具体的社会实践,实体化的社会观未能关照到人们现实的个人的生存状态,传统化的社会观难以把握充满开放性、流动性的现代社会。最终的结果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两极对立的“割裂感”与“疏离化”,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的不当理解,难以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合理联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时代语境嬗变与社会观变革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场景,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剧烈转型。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面对的社会系统已经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伴随社会场景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亟须一种全新的社会观。

与以往的传统社会相比,当代社会发展逐渐体现为如下的突出特征:一是社会的个体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是成为自由、独立、平等的个体,他们不再受等级观念与人身依附关系影响,成为具有自我决定权的独立成员;二是社会领域分化成为现代社会的结构性事实,社会结构从领域合一走向领域分离,诸领域相互独立,并有着各自的行动规则。“现代人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断,每个片断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4](p257)三是社会的开放性不断增强,伴随着个人自主性的加大,基于平等主体的公共交往成为现代社会的常态。人们远离了静如止水、安静祥和的乡土社会,走向公共空间,开展公共交往。

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而言,这种全新社会场景的出现意味着,它面对的社会不再是同质性的、封闭的、静止的,而是生动的、鲜活的、开放的社会。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也应该相应地寻求一种新的社会观,它能够有效契合现代社会开放性、流动性特征,契合现代人的生存特点和生活实践方式。这种全新的社会观的变革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系统的保证,也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根本性力量。这种全新的社会观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以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这种新的社会观不再将社会看作是抽象的、僵死的客体,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关系体。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交往共同体。人们在实践中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需求而展开的交往活动。社会是关系体,而不是抽象的实体。不应该以抽象的思维理解社会,把社会还原为某种单一的、片面的力量。而是要将对社会的理解置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中,从人的实践生存方式出发来理解和把握社会。这样,对社会的认识才会具有历史感、现实感,才会彰显出自身的实践性。马克思说过,“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5](p302)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面对的社会总是处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需要历史地把握社会所处的方位,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的历史性、阶段性等特征。同时,也应认识到社会内部的丰富性、具体性。社会不是抽象的整板一块,而是具有不同利益凭据、价值立场、政治态度的社会成员交往互动缔结的关系体。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不加区分地进入对象群体。特别是现代社会的社会群体、社会力量内部存在分化,呈现高度的多样性、异质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应该予以合理地区分,分门别类地把握,了解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共性与差异。

第二,消除个人与社会的两极对立,注重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以往的抽象化的社会观、实体化的社会观和传统化的社会观均割裂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塑造出两者两极对立的格局。社会被奉为真实的、绝对的抽象实体,成了吸附个体,消灭个体的强制力量,个体在社会的强力支配下丧失了独立性。这固然契合传统社会人们的生存特点与生存实践方式,却难以适应不断个体化的现代社会。尤其是,一旦个人的地位难以得到有效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将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绝缘”起来。社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每个现实的、具体的人交往作用形成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不是别的,就是每个现实的人。每个现实的人怎样,社会就会怎样。“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总是表现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终结果”,[6](p226)“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这些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这样的。”[7](p24-25)这就意味着,个人与社会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元对立,两者是内在统一的,社会是现实的人构成的社会,人在社会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社会是人们在交互性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是沟通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的桥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切入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是抽象的,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到现实的人构成的生动、丰富的社会世界,进入到每个人真实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当中。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是具体的、可感的,也是人在场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第三,反映现代社会呈现流动性、开放性、公共性的特征。与现代社会流动性、开放性、公共性的特征相适应,新的社会观应该是开放性、包容性的社会观。这种社会观不再将社会看作是同质性的群体,也不再追求全社会只有一种声音。它视社会为多元、异质性社会群体构成的场域,体现现代性应有的主体性精神,并以平等、尊重、宽容的心态看待社会成员。这种开放性的社会观,注重社会内部不同要素的交往、联动、交融,充分尊重思想领域中的不同意见,反对封闭的、静止一元化力量对全社会的宰制。新的社会观契合当下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存活动方式,展现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体现出强烈的价值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也由此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的品格。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面对的社会不再是封闭的、静止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生存方式都伴随社会条件的开放性而呈现出公共化、流动化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信息交换也依赖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社会环境。此时,就需要一种审视并能有效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充满开放性的社会观。

社会观的变革会改变人们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全新的理论与实践效应。从理论上说,由抽象化、实体化、传统化的社会观向具体性、开放性、现代化的社会观的转变,意味着人们采用具体的、历史的、人本化的思维方式、价值态度进入社会世界,进入对象群体,调动社会关系,有效进行社会合作,认识到现代社会结构的异质性、分化性,捕捉到社会群体的具体性、差别性,展现出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从实践中看,这种全新的社会观的提出将意味着,人们再也不能视社会为整板一块,不加区分地把握对象群体,并以政治正确的绝对姿态和一元化的价值标准,自上而下地灌输给社会大众,而是在开放的现代社会条件下,尊重社会成员的个体,注重对象群体的差别,具体地、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以具体的、开放性的社会观理解社会,将会有助于人们把握社会的现实性内涵,真实感受当代中国社会变化,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入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南。当代中国正处于矛盾、问题迸发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正遭遇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社会心理体验,涉及大量的思想、文化、心态、价值观问题,亟须思想政治教育来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做先在的价值评判者,也不应秉持与社会无关的“无用论”,而是要自觉地参与当前丰富的、鲜活的、感性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对话之中,进入到多样化的社会群体之中,深入到他们的思想世界里,表达应有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关切。

[1]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孙其昂,叶方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索[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6.

[3]贺来.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张豫

G41

A

1003-8477(2017)05-0174-06

叶方兴(1986—),男,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学校积极公民培育研究:理念、方法和技能”(CEA12011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