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青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全员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资助育人机制探析
段玉青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全员育人”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大学生资助育人是将全员育人理念贯穿其中的隐形教育方式,由于高校行政化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资助育人”在不同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只有高校资助管理者充分重视“全员育人”的理念,才能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旨归。
全员育人;资助育人;道德品质;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显然,“全员育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诉求,“立德树人”也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还在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以及家国情怀、对生命的体悟等等。从大学生资助育人的历史沿革来看,资助的理念是多元并存的,始终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18世纪以前,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把教育作为传承文化和政治统治的工具,那么资助的理念也基本锁定在此。19世纪以来,资助理念不断更新,融入了“富国强民”、“培养人才”的思想。当“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公平”的理念提出以后,大学生资助中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日趋明显,明确了大学生资助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部分,大学生资助育人属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要体现。
大学生资助育人就是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通过关心人、温暖人、影响人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大学生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组织管理中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综合体,充分体现了高校“全员育人”理念。所谓“全员育人”就是指从事高等教育的全体人员,无论管理者、专业课教师、教辅人员、后勤人员等都要树立育人的理念。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中明确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意见》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高等学校要从严治教加强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2]
(二)大学生资助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有效途径。
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枯燥、学生不为所动的现状,大学生资助育人呈现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1]大学生资助恰恰体现了这一点,资助教师和管理者对资助政策的宣传、解读、组织、评定的过程,与贫困大学生亲身体验和接受捐助(包括经济、文化、心理援助),是一个心灵互动的过程,是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的实际问题中产生情感的认同,达到塑造人格品质的育人活动过程。资助育人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能够让贫困大学生及其家庭成员感受到社会、国家的关爱,产生内心幸福感;能够让贫困大学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能够培育贫困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等等。
(三)大学生资助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大学生资助除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以外,始终要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借助于经济资助广泛开展精神资助和发展性项目资助是大学生资助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途径。经济资助是指为了帮助高校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其他资金为辅而建立的一整套经济援助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包括奖、贷、勤、补、减在内的资助体系。精神资助是指借助于经济资助的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正确的价值观,铸就理想信念。许多高校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阳光助老、助贫计划”等形式为载体,让贫困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实现“由他助到助他”的转变,形成贫困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循环。发展性项目资助指为了提高资助育人的效果而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资助项目,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学习技能以及完善健康的人格。其包括创新创业资助和心理健康服务资助。创新创业资助是对贫困大学生中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者创业资金的扶助,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心理健康服务资助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无论是哪一种资助都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促进辅导员老师、朋辈之间的互助交流、沟通活动,准确把握贫困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心理变化规律。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进步和人格的升华。
(四)大学生资助育人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刻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3](p78-79)人的需求中处于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物质需要,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需要供养孩子完成高等教育的动机在于希望孩子进入优质的劳动力市场,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从而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如果没有大学生资助政策,或者说大学生资助不能消除学费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那么很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就面临辍学的风险,使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报告中提到“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来说,孩子能够顺利进入大学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通过资助让孩子实现梦想,为家庭脱贫致富,是贫困家庭几代人的希望,是非常喜悦的一件事。一方面,通过资助的过程让每一个贫困家庭感受到党的关怀,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个体进而辐射社会,通过定向资助贫困大学生,引导和激励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能够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质量,进而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高校还可以通过大学生资助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状况,通过高校对国家扶贫政策的熟悉、解读、宣讲以及技术传递,帮助学生家庭找到脱贫致富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实现贫困大学生家庭的代际传递作用。因此,大学生资助育人不仅减轻了贫困家庭供养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压力,还可以增强一个区域的社会人力资本保障能力,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我国大学生资助从政策、制度的角度看,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为何资助育人的效果仍然不佳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缺乏“全员育人”理念,对资助育人工作流于形式,认识不足。
1.部分高校缺乏“全员育人”理念,对于资助育人工作流于形式,思想认识单一,认为资助不重要,只要把钱发了就行。有的高校虽然意识到资助育人的重要性,但是缺乏针对性,人力、物力、财力不足。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比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5]部分高校借编制、经费不足等困难,没有落实专职辅导员岗位。有的高校虽然落实了专职辅导员人数,却没有落实辅导员的人员素质质量。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老师的职责,“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5]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有些高校辅导员工作不到位,大大影响了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2.高校对贫困生界定缺乏科学依据。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各所大学方法不一,常用方法即“贫困线”判断法。国家贫困线和各地区贫困线都有所不同,同一生源地贫困大学生在不同高校就读获得的资助不同,还有一部分“假贫困生”出现。有些高校还制订了附加条件,明确规定学生干部可以优先考虑资助,导致学生出现功利行为。还有的高校为了激励贫困生感恩,要求申请资助的贫困生必须获得一定的“爱心积分”,否则没有资格获得资助等等,这些都大大减弱了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3.高校忽视贫困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贫困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一部分,提高他们的素质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贫困大学生无论是心理、思想还是道德品质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既不能给他们贴上特殊的标签,也不能忽视他们的特殊性。高校在实际的资助育人工作中缺乏人文关怀,不接地气。我们说什么是好的资助育人体系?好的资助育人体系就是在资助育人管理中充分考虑育人效果,通过数量和质量进行监控,能够确保目标的实现。部分高校没有考虑如何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如何降低他们在资助中的自卑感,这些都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资助育人的实效性发挥。
4.高校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忽视了贫困大学生的个性化资助。贫困大学生大多数心理状况表现为抑郁、自卑,缺乏与人正常交往的勇气,情绪较为浮躁,抱怨社会不公等。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依赖心理严重,缺失诚信等等,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个体需求不同。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贫困生的这些个性化的需求,比如: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入学前没有经过外语、计算机、声乐、舞蹈、演讲、文学欣赏等方面的培养,升入大学以后感觉和朋辈之间产生了差距,导致不合群等等。贫困生个性化需求的解决,能够改善贫困生大学生自身的状况,增强自信心。
(二)高校资助管理者个体素质对育人效果的影响。
资助管理者是指高校资助管理干部和教师,这个群体的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资助的育人功能。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水平层次不同,教师和管理干部的个人素质差异较大。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管理水平较高,教职人员无论个人谈吐、修为都无可挑剔。而大部分普通高校本身管理水平不高,教职人员个人素质明显和高水平大学有差距,部分教职人员道德素质不高,影响大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有的高校出现一种现象,只要是学生会干部一律可以获得助学金,原因是可以激励学生干部更好地发挥作用,殊不知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也严重打击了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还有的高校个别辅导员老师甚至利用手中评定助学金的权力,收取学生好处,参加学生宴请等等,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三)贫困大学生自身存在动力不足。
“人的需要是促使人不断发展的强大力量。应该说,每个人的发展不是出于外力的强加,而是出于人的内在需要。”[6](p17-21)大学生资助育人活动是一项有目标和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即贫困大学生的需求就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因此,资助育人的内生动力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贫困大学生的自我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以及价值追求是贫困大学生接受活动发生的内在依据。由于人们总是把自我对象化,将其自身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客观环境之中,并且进行多维度的自我观察和评价,从而产生不同的需求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自身的需求越强烈,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就越高。贫困大学生的道德层次不同决定了需求的千差万别,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不思进取,具有等、要、靠的思想,自身价值观扭曲,逃避现实等,也是导致资助育人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四)国家、高校、家庭缺乏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从资助育人的环节来看,国家、高校、家庭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不能以政策的制定衡量资助的育人实效性,必须到高校去实践检验,经过不断的检验、反思、改进,引导高校资助育人发挥积极作用。高校作为资助育人的实践主体要积极主动探寻可行的教育方法。家庭更不能袖手旁观,家庭要与国家、高校形成教育联动机制,发挥资助育人的重大作用。现实中,首先,国家资助政策的目标设计没有与时俱进,对资助育人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影响。资助活动所具备的本质力量,决定着资助育人活动的范围、程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助目标不能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成为唯一的大学生资助目标,它应该与时代任务紧密相连,需要包括更加深层次的目标,就是提高劳动力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家庭物质、文化、心理环境对资助对象产生长久性、渗透性的决定性影响。家庭是社会组成的细胞,家庭对资助对象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物质、文化和心理环境是家庭成员道德品质赖以形成的基础。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对其思想状况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最后,校园资助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资助文化是资助对象在参与资助活动中所受到的影响,是资助育人功能发挥的最终场所。使资助对象置身于资助文化的氛围之中,在资助活动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情感是人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信念,产生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思想品德。”[7](p109)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是一项实践活动,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其教育结果最终反映到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之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形成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创新资助育人管理模式,依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实施过程,融入人文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建立高校人才目标培养分层制。高校要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需求和自身的优缺点建立一套引导、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机制,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比如:树立贫困大学生典型事例,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通过模仿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设计实践训练的情景,突出榜样的示范作用,积极运用榜样行为的张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斗志、。
(二)强化“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建立协同资助育人机制,助推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性发挥。
资助育人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一是政府要通过资助资金分配政策的合理化设计,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大学生资助工作。在经费的配置上和高校资助质量监控体系联动实施建立激励机制,依据资助质量监控报告确定各高校经费配比数,激励高校积极践行资助育人。二是高校通过向社会积极宣传,赢得社会资助资金支持学校资助育人工作。三是贫困大学生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自觉承担教育、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责任。只有社会、国家、学校、家庭联动形成“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资助育人方可发挥最大效用。
(三)打造资助品牌文化,建立贫困大学生自育体系,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创建贫困大学生社团组织,构建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的群体化教育方式。以贫困大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浸润、感染、熏陶他们的心灵,不断为贫困大学生营造“精神解困”的环境,弘扬感恩心理,引导他们参加多种社会公益活动,强化自强、自尊、自立、自信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积极追求新知识,发展自我的自觉意识,最终“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其次,扩大勤工俭学的途径,引导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家庭的物质匮乏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贫困。一部分贫困学生由于生活困难所迫,打工赚钱,由于打工的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因此,高校的资助工作首先要从解决学生的物质生活问题入手,解决了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后,扩大勤工俭学的途径,加大自主创业的力度,培养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提升工作实践技能,增加竞争力,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最后,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引导他们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四)加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自身的道德素质。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8](p155)资助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人格素质、能力素质。政治素质指高校自身所具备的高度的责任感,这是资助管理者开展资助育人内生驱动力,高度认识资助育人目标的重大意义是保证资助工作是否做得深入、扎实,育人功能发挥良好的效果的根本所在。理论素质指资助管理者为了顺利开展资助育人活动所应该具备的基础理论准备。包括资助的政策、资助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资助育人的相关教育理论准备。资助育人活动的实践必须遵循教育活动特有规律。要促成资助目标由资助者向资助对象的传递,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在资助对象身上的内化、外化,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得以实现。人格素质指从事资助管理工作者本身应该是人格健全的个体。要想塑造资助对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首先资助育人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总而言之,资助管理者的素质状况决定着资助育人的功能在资助活动中发挥的有效性,强化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是一劳永逸的。
(五)构建高校资助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与约束考核评价长效机制。
管理学中的激励与约束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激励艺术。需要资助管理和实施工作者们通过自身的点滴行为激励、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需要他人或组织来不断激励、促进自身思想素质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组织对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激励主要包括工作环境激励、成就价值激励、尊重激励、目标激励等方式。约束又体现在制度规范约束、道德约束、处罚约束、契约约束等等。旨在通过激励的措施,达到提高高校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从而实现国家对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目标的实现。这是一项双赢的事业,它不仅能够使得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持续发展,也能够大大促进国家和高校资助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为此,高校在构建资助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与约束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时必须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自我约束和外在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学校需求和教师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总而言之,大学生资助育人是全员育人的表现形式,其有效性旨在培养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是资助者通过情、知、意、行等方面对贫困大学生个体起到潜移默化影响。资助育人绝非单纯的物质给予,在于资助者通过资助传递一种情感的感受来唤醒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心灵,帮助贫困大学生“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6-12-1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要闻).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www.moe.gov.cn,2006-7-23.
[6]杨鲜兰.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论[J].哲学研究,2011,(5).
[7]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张豫
G40-012
A
1003-8477(2017)05-0164-05
段玉青(1969—),女,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支持项目(14BK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