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课堂常规,增效常态课堂,培育核心素养

2017-03-07 18:24方德志袁静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常态常规师生

方德志 袁静

(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煤矿学校,273512;2.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中学,273512)

观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和课堂常规的落实情况密不可分,基于此,抓细、抓实课堂常规,提质、增效常态课堂,也成为了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在良好体育课堂常规的保障下,高效的常态课堂教学环境才是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环境。

一、体育课堂常规的界定

很多体育课堂常规都将课前教师的备课环节和课外拓展部分都涵盖其中,这其实是对“课堂常规”概念性的混淆。首先,“课堂”指40或45分钟之内的教学时段,除此之外的课前和课后的非教学时间皆不属“课堂”的范围。其次,“常规”中,“常”,意为经常,为普遍的习惯;“规”,含规律、规矩之意。所以,非“常”非“规”的要求也不能归属到“常规”的范畴,例如,“体育课不能戴金属框、玻璃片眼镜”等等诸如此类只有对抗性和特殊运动项目需要明令禁止的要求,而非普遍性的规定,则不可以出现在“常规”之列。因此,体育课堂常规便是为了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要执行和遵守的基本的规范性要求。

二、体育课堂常规的制订

课堂常规作为一项具有双向约束性的规章制度,其制订环节必然不能搞教师一言堂,需要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商议而制订与落实。要根据班级特点和体育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制订适合本班级的体育课堂常规,所制订的常规制度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切忌空洞、泛泛而谈。课堂常规制订与执行的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过程,既体现了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考察了逻辑思维缜密性,又反映了其社会责任的担当。一般体育课堂常规的制订要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双向性:课堂常规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制订并遵守,而不是仅仅约束学生课堂行为的单向性的规章制度。这一方面,相信很多教师都深有感触,凭借多年教学和管理经验制订出来自以为十分完美的课堂常规,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何因?主要就是缺少了学生同步的参与,没有得到其内心的认同,即便学生被动的接受,课堂常规的执行力也大打折扣。因此,在课堂常规的制订环节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哪怕是整个规程中只有他很少一部分的建议也会产生巨大的扩展效应。

2.稳定性:课堂常规是在一定时期内要坚持执行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为规范。既是常规,制订后并被执行开来,便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必然失去其权威性和确定性而令人无所适从。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对待这位同学利用这种方式,而对待另一位同学又选用另一套执行标准。无论是常态课、推门课还是借班上课的优质课、示范课,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本班级所制订的课堂常规。

3.可操作性:课堂常规规范教学行为,而不只是落实在口头上,一定要付诸于实际的教学行为之中,要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例如,见习生的安排,并非简单的要求其出列,坐一旁观课、休息,而是要安排其有一定的活动内容。又如,课后作业的布置,不要布置“复习广播体操”等等这样类似模糊性的作业,而是“把本节课所学第3,4节操和着音乐节拍练习5到8遍,做到动作标准、技术规范、姿势优美、节奏感强,能够连贯地操练起来”等等可操作性的具体要求。

4.可发展性: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物也瞬息迭代并进入体育课堂。例如,智能手环可以协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的心肺功能的实时监测;平板电脑等科技终端设备可以更有效的辅助教学等等,传统课堂常规中类似这些电子产物往往会被明令禁止,而如今,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则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弹性回归体育课堂。

三、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与执行

不同的视角有着对体育课堂常规不同的表述。有的按上课流程来陈述;有的根据教学环节如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来归纳;还有的根据师生不同的行为来表达,如教师课堂常规,学生课堂常规等等。无论何等方式的体育课堂常规,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易于记忆。课堂常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确保体育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这就要求师生双方都应该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每一项常规的细节和执行手段,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 始终如一;学生也要做到自觉遵守,严格履行。

1.融于心:要真正将“抓常规,增课效,育素养”的理念彻底落位到每一位师生的内心深处,增强思想上的重视度,自觉、主动地从“我被规范”到“我要规范”的思想态度转变。这种转变也会引导着师生双方教与学行为态度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大大提升常态课堂的教学效率。

2.固于制:体育常态课堂上,各项规范化要求要固化于制,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确保得到遵守与实施。实践中,很多老师习惯于“口头课堂常规”,并未真正落实为纸质化,这便让课堂常规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要提高其执行力可以将体育课堂常规与班规、班风一起张贴于教室墙壁之上;也可以组织课堂常规的小测验,做到心中有意识,眼中有常规,行为有规范。以下是笔者与七年级学生于开学初一起制订的体育课堂常规(见图1)。

3.践于行:抓实体育课堂常规的关键在于践行。巩固体育课程学科价值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不能单纯停留于口号上,必须寓无形于有形,将它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强势推进。抓细、抓实课堂常规,并积极有效的践行于常态课堂,才能确保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科学有效的培养。

课堂常规的制订过程(见表1),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锻炼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责任担当的社会参与意识;从体育课堂安全的角度出发,无关物品禁止携带、场地器材的检查与合理的运用、贯穿于授课全过程的安全教育等等既是体育课堂安全性的保障,又教会了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运动着装、运动前科学合理的热身、运动后的身心放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其终身体育扎实了根基;上课过程中的组织纪律、练习评价和作业布置等等则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的生活,综合提高了运动能力与习惯;师生的候课制度、出勤制度、违反常规后的“自罚制度”、以及教学装备的齐全准备等等避免了不合理时间的浪费,提高了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还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培育其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今后步入并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表1

4.显于效:素养是灵魂,常规是载体。没有课堂常规的体育教学是乏力无章的,没有高效教学的课堂常规是空洞无为的,要把细而实的“体育课堂常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显现于体育课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培育其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其发展也将是持续终生的过程,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培养,随后会在一生中不断地完善。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于素梅.常规——体育课堂基本要求"少不得"[J].体育教学,2013(1),32-35.

[4]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7),29-33.

猜你喜欢
常态常规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常规之外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破常规 获巧解
麻辣师生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