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
【摘 要】多丽丝·莱辛在其诸多作品中均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理念,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以《金色笔记》为例,解读莱辛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莱辛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命运,并不断寻求男性与女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金色笔记》;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存;自我寻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64-02
多丽丝·莱辛是21世纪英国和世界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一生著作丰富,除了长篇小说,还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等。她的作品几乎涵盖了21世纪所有重要的主题: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神秘主义、现代心理学、印象主义等,并且以多元主题、独到视角和大胆实验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读者。莱辛取得成就最高的是她所创作的20多部长篇小说。其中,影响力最大,流传最广的是《金色笔记》。本课题主要是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研究《金色笔记》,通过分析文本中女性角色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从两方面阐释了莱辛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一是通过探索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感情经历的变化,来探索女主人公感情危机的根源,那就是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小说女主人公自我的寻求并最终寻求建立男女和谐共处平等的良好生态关系。
一、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是由女性主义与生态思想相结合产生的,它既是女权主义研究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生态哲学的重要流派。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最先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这标志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开端。后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种时代思潮,并于9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生态女性主义通过探讨女性角色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体现的价值,进而对造成歧视妇女、压迫妇女的父权制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处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并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应寻求建立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它批评父权制的文化价值观,寻求建立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金色笔记》
在莱辛的所有著作中,1962年出版的《金色笔记》被公认为她的代表作,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金色笔记》中,作者将五本笔记穿插在女主人公安娜的个人生活中,表现20世纪动荡不安世界的现状和人民四分五裂的精神风貌,因小说中对女性生存现状的深刻描写,使其成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其中,黑色笔记描写作家生活,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红色笔记写她的政治生活,女主人公对共产主义由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写她的感情生活;蓝色笔记则记录了安娜的精神编号过程。通过四种笔记的描写,展现了安娜经历了精神的分裂、统一到最后寻求到自我的心路历程,并最终意识到建立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处的平等关系的必要性。
从小说出版以来,评论家从不同层面对该小说进行了探讨。但诸多评论家对《金色笔记》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主义等方面来进行解读的。本课题则是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这本名著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观点认为男性与女性之间具有相互性,是平等互补的,只有打破父权社会下的男性主义中心意识,改变男性统治、支配女性的观念,消除性别偏见,才能构建两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谐关爱的生态社会。在莱辛看来,人类对大自然的无尽利用与破坏,致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劣,甚至遭到自然的报复,引发人类自身的生存困境,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人类世界真正回归自然,才能拯救生态,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小说《金色笔记》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一个传统价值观瓦解、世界格局混乱的时代,传统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被战争消磨殆尽,给知识分子带来强烈的精神压力。莱辛曾说:“我确实处于十字路口……共产主义在瓦解……精神在崩溃”。小说《金色笔记》是一部现代女性成长经验的史诗,该书以独特的叙述结构、细腻的心理描写、多样化的叙事手法,讲述了安娜及好友莫莉的生活经历和事业追求,展现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觉醒,作品寻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
三、通过《金色笔记》中女性所寻求的感情独立历程分析女性的生存环境和“自由女性”的自我寻求
莱辛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主要通过安娜的感情经历,分析了《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的感情变化,以及在生存中因感情遭遇和生存困境导致的心理不自由和感情不自由,还有带来的心理矛盾,说明女性在自我认知追寻过程中的困难与当时的女性生存现状是分不开的。
《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安娜的感情在与不同男人交往过程中发生了一步一步的变化。“我年纪轻轻,才二十三四岁,却像许多所谓的‘解放了的女孩一样犯了一个错误,即陷入家庭生活的陷阱中并受其驯化。乔治和他的妻子所深陷其中的那个‘家,除非那四位老人归天,否则就毫无获得解放的可能。”安娜是一位追求爱情的自由女性,为了获得灵与肉完美结合的爱情,她勇敢打破传统束缚,追求自我,选择独立的“自由女性”生活。为追求幸福生活,她与麦克斯离婚,过上了她向往的所谓的自由女性生活,与不同男性发生性关系,直到遇到迈克尔。“那口吻完全变了样:‘如果说我们已没有其他共同点,至少还有性。这话他最近一段时间老是挂在嘴边,只要他一说起这话,我心头便掠过一阵凉意。这是对我的彻底拒绝,至少我是这样看的。我们之间已存在着巨大的隔阂。我以嘲讽的口吻漠然地问:‘这就是我们一起生化的归结吗?他说:‘归结?我亲爱的安娜,我亲爱的安娜—但我必须走了,否则我会迟到了。他走了,脸上挂着苦涩的笑容。”
作为“自由女性”代表的安娜,她崇尚独立和自由,但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饱受打击和痛苦。她追求爱情,不间断更换情人,却从未寻找到安全感,当她最后以为找到真爱付出所有的时候,没想到迈克尔从未把她当回事;她虽是一个作家,却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失掉自我,并患上写作障碍症,写不出她满意的作品;她向往政治,崇拜共产主义,追求进步,寄希望在政治上能找到自我,并积极加入英国共产党,可她付出极大热情和精力后,她发现,能解放全人类的政治信仰不过是一场空。这种种打击,使以她为代表的“自由女性”们困惑不安、焦虑痛苦,甚至于崩溃。这些自由女性,试图摆脱传统观念和社会秩序的束缚,成为人格和经济上独立的自由女性,但她们受到现实困境的打击,最终仍向社会妥协。自由女性虽然最终向社会妥协,但她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种种磨难和痛苦,最终明白,只有实现男性和女性的和谐关系,男女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佳.从破碎到完整——浅谈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形象[J].黑龍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李秋霞.生态女性主义光芒下的《金色笔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卢婧.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9).
[4]孙宗白.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J].外国文学研究,1981(3).
[5]武漫丽.论《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的生存困境及自我救赎[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6]鄢然.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女性政治意识与叙事策略[J].海外文坛,2008(5).
[7]张友燕.“存在性”困境和“自由女性”——多丽丝·莱莘《金色笔记》解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
[8]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作者简介:
刘 鸿(1982-),女,汉,河南郑州人,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中医学院校级科研苗圃工程项目结项成果,课题编号为MP2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