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岩
【摘 要】音乐课堂上加入民族舞蹈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舞蹈本身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爱模仿,又好动,在音乐课中加入民族舞蹈让他们动起来,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天性;还有在课堂中即兴舞蹈的创编,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在音乐课堂中加入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艺术,可以作为一种“美”的教育形式,不仅满足少儿的艺术表演,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以及提高其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堂;民族舞蹈;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40-01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课程标准》是音乐教学的指针。“总目标”中明确了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从“表现”和“创造”的角度对舞蹈提出要求,那么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课堂,将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并使学生能更有效地的学习民族文化。
巧用舞蹈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感。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要素来塑造的,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抽象的音乐语言,但教师通过舞蹈的语言化,巧妙地将“动”转化为“听”。从而让学生逐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达到审美的体验。由于每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他所表达的肢体语言也不一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舞蹈语言来培养学生对民族舞的初步感受,根据音乐的理解进行创编,在创作中感受作品,在审美中感悟音乐。
一、低年段音乐课堂教学
在一二年级课堂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走步、跳步,能够配合歌曲、乐曲做简单的动作。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加入民族舞蹈的律动,使学生在舞蹈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更好地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和民族舞蹈。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调清新、优美,自然、流畅。在歌唱教学中可以侧重舞蹈形式的体验,通过舞蹈感受音乐的节拍、律动、风格特点及情绪,并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中加入旋律线条,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音的高低,旋律的变化与节拍的稳定性。最后,加入以乐句为单位的小组创编,促进学生的合作与创编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喜爱与兴趣。
课例《我是草原小牧民》,可以结合蒙族舞蹈来进行教学,教授学生蒙古的轻骑动作,并能在舞蹈动作中感受节拍的特点,让学生们在音乐中载歌载舞并能感受节奏和律动。
课例《我的家在日喀则》是藏族歌曲,在歌曲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用舞蹈和身体律动感受藏族音乐,用藏族舞單脚动作做律动,为本课做铺垫,用舞蹈律动来解决节奏中的难点,并创造情境由导游“小卓玛”用舞蹈动作来带领大家一起领略藏族风情。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
二、中高年段音乐课堂教学
针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为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主题、段落和乐句等变化,并能够运用身体和表情做出律动等表现,教师可以将民族舞蹈带进课堂教学,并将舞蹈中的律动与音乐节奏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让学生接触与了解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如在教学《嘎达梅林》时,结合蒙族舞蹈来进行教学,教授他们蒙古舞的基本动作,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体现在动态上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高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那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基础的柔肩、耸肩等基本动作来帮助教学,让学生更深刻体验蒙古民歌。
如五年级的《巴塘连北京》这一课,藏族的民歌风格比较明显,如果在学习中加入藏族的舞蹈动作——弦子舞步来进行教学,感受藏族民歌的特点。在本课中有一个连线跨度很大,我们可以用弦子的手臂动作和舞步来帮助解决,这样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可以真正体会藏族民族音乐风格和特点。
在音乐课堂上加入民族舞蹈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舞蹈本身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爱模仿,又好动,在音乐课中加入民族舞蹈来让他们动起来,满足他们的天性。在课堂中即兴创编舞蹈,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感情的表达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也在其中得到培养。在音乐课堂中加入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艺术,可以作为一种“美”的教育形式,不仅满足了少儿的艺术表演,同时还有着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性格塑造,以及提高审美能力等重要内容。民族舞蹈是体现民族音乐特点的关键因素,各民族人民都能歌善舞,民族音乐律动感和舞蹈性都很强,运用舞蹈能更好体验民族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并能很好运用这一载体丰富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成为弘扬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小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