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锋
【摘 要】吴冠中先生是我国上个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画坛的常青树”。同时他还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和散文学者。他的作品,把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规律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及审美理想融合到了一起。油画作品《北国风光》将吴冠中油画的创作特点,以及吴冠中先生一生都在致力追求的“油画民族化”的绘画观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便从吴冠中生平及《北国风光》的创作特点,及体现的艺术情怀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吴冠中;绘画;油画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83-01
一、构图
作画开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构图了,就像修房子打地基一样,前期做好的设计图再好看,后期修房子的工艺再精湛,地基打不好,房子还是会塌。画画也就是这样,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构图在作画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图在我国的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经营位置。就像商人经商一样,总是会想尽用尽各种合理的方法使自己的生意好起来。油画也一样,每一位画家相信在画面开始之前都会花上大量的时间去考虑画面的构图问题,如何使画面更有稳定性,对比更强烈。《北国风光》在构图上有它的独到之处,而画家吴冠中在构图上也打破了常人的经营套路,灵活多变,显示出他独特的审美视角。
环抱式的结构处理无疑是《北国风光》最为巧妙的处理方式,既凸显出了主景又使中景和远景遥相呼应,使得层次更为丰富。吴冠中这种经营画面位置的理念还是得益于师承潘天寿时期临摹了大量山水画。潘天寿主张学生临摹,尤其石涛和八大山人的画作。吴冠中早年临摹了大量八大的画作,“我认为八大山人是我国传统画家中进入抽象美领域最深远的探索者”。画家在晚年谈油画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关系时总是回忆起这段经历。
二、色彩
学过美术或者说学过油画的都很了解色彩,可是如果真要我们说出色彩是什么,恐怕谁也给不了一个太清楚、明确的答案。如果非要谈一下色彩,我更愿意给我们画上的色彩加上感情二字。印象派画家马奈说过“色彩完全是一种趣味和情感问题”。色彩总是丰富多样的,可是丰富的色彩不一定就富有感情。梵高的色彩是丰富的同时也是坚实有力的,传达出了他自信的热烈的色彩情感,而吴冠中和他的《北国风光》是“朴素的”,朴素的感情也同样迸发着画家浓浓的感情色彩。
吴冠中偏爱银灰和素白,相信在“北国风光”中也着实让作者生生地过了一回瘾,大量的银灰与素白在作者的笔下构成了这一幅逶迤的雪山风光。吴冠中喜爱北国风光的银灰色,他认为它们单纯、质朴,有大气磅礴的粗犷之美。近距离的几株苍松与巍峨的雪山构成了本画的主景,尽管本画主调是雪的白和银灰色为主,但是几近墨绿的苍松却并不显得突兀,与远处比较简略的一片林海遥相呼应。
三、笔触
德拉克洛瓦说“自然形态中当然是不存在笔触这种东西的”,笔触是画家在描摹客观对象与表达主观情绪时在媒介物上留下的痕迹。学了三年油画,似乎自己也略微了解笔触,我认为笔触更多的表现的是情绪,或细腻或粗犷,或薄或厚,都是在我們主观情绪表达时留下的产物。
《北国风光》中画家使用放纵的笔触来勾勒每一段山势,用笔上画家显得豪迈,有意气风发之感。不知道作者在国画中“挥毫泼墨”时,是不是也与某位伟人在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时有着同样的意境。我相信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美好未来的憧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画笔笔下勾勒出的山势来龙去脉若隐若现,条缕分明。在放纵的笔触下每一笔的颜色却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颜色,作者在画中运用了黄和红的暖色调,自然地充斥到画家的笔触中。整体的色彩效果足以使观众区分出山势的走向,配合笔触体现出山峦的结构。
四、结语
《北国风光》只是吴冠中先生艺术道路上的一件普通作品,也是在他追求“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道路上的一件作品,但相信对于我们来说它拥有着更多的意义,那就是时刻铭记保持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民族特色,不断地提升中国民族艺术在国际上的品质地位。《北国风光》更多的是集合了画家胸中的意象,集合了画家自身对素材的积累,和画家本身情感的体现。吴冠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样的画作,都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要真切体会现实生活,同样也来自于我们大量写生创作的积累。我们所做的便是在前人为我们铺就的旧道路上再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新道路,同时也要坚持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特色,将优秀的中国艺术精髓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哲坤.吴冠中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分析[J].大舞台,2014,(04):12-13.
[2]张辉.浅议吴冠中作品中的文化体现[J].大众文艺,2014,(12):115.
[3]乔松.浅议吴冠中油画的艺术特点及其成因[J].艺术教育,2016,(07):164-165.
[4]柏静.浅谈吴冠中油画艺术的中国化[J].大众文艺,2016,(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