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中身体的体现与“体现” 的身体

2017-03-06 09:44苏蕊
戏剧之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现舞蹈身体

苏蕊

【摘 要】舞蹈的“体现”是了解舞蹈所要阐释的深层意思的表现形式,所有的舞蹈都可以是身体的“体现”或者是精神的“体现”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兴的舞者在“剧场”这样一个具有多重魅力的地方开始寻求身体的“体现”,探求新的“身体”的未知可能。作为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历史带给我们的是身体由古典到现代的演变,而现代舞蹈是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对于生命的意义,艺术对于灵魂的震撼力。

【关键词】舞蹈;身体;体现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66-02

一、所谓“身体”

身体研究较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完完全全以身体作为主体研究对象,而研究身体之前,一定要明白“身体”是什么。《牛津英语辞典》中将身体“物质化”,定义为人或者其他动物的物质材料框架或结构,也就是说将身体看成一个有机实体。但“身体”并非“肉体”,古希腊以来,人们将身体进行概念的二元划分,将“身体”分为物质性载体与超越性的精神或灵魂,并且在语言上也出现了明显界定。由此看来,对于身体界定的二元划分,前者似乎更像后者的基础。

而在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中,我们似乎也不能找到关于身体的准确理解。在中国古代,对于身体的界定,在某种意义上是将身体与精神视为同一,对于“身”和“体”都有不同的解释,“身”不仅是有机的物质器官,更是主观本源的存在;“体”也包含了“形体”与“体察”“体验”两方面的意义。也就是说,“身”与“体”更像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由于科学、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对于“身体”的解释非常模糊,对于“肉体”的解释是,具有各种欲望的血肉之躯。

二、所谓身体的“体现”

在欧美对身体研究的理论中,很多研究者都认同身体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身体并不像传统概念所构想的那么简单,它具有多样化的复杂面貌;另一方面,身体已不再是理性和道德束缚下的模糊载体,而是可以作为个性化改变的一种身份象征,所以对于身体的研究,更多的是在研究“身体体现”与“体现”的问题。

在社会和文化的研究系统中,作为一种非语言系统的特殊“语言”信息交流的过程,无论哪种不确定性,作为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身体承载着动作和状态,成为一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梅洛·庞蒂认为,“我”就是身体,“不是在理性的、保持距离地认识世界,而是与世界融合、黏连在一起。”[1]将身体视为自然与文化的产物,并在特定的历史时刻,生命中所包含的情感、欲望、状态都表现在这一躯体之中,而躯体所反映出的精神与观念价值,皆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

在舞蹈中,我们所追求的身体“体现”更多的是动作中身心一体化,但并不是身体本能的语言,从动物体语表现到舞蹈表现,从日常生活到舞蹈本身,直立、弯曲、扭动都视为一种语言,如果舞蹈中单纯出现了所谓原始动物体语或者生活体语,则不再是身体的“体现”,而是一种“再现”或者“表现”,原始舞蹈中的祭祀舞蹈、狩猎舞蹈,都是以身体再现某种信仰,芭蕾舞是将身体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的表现。而身体的“体现”,则是生命作为有价值的存在形式。在鲁道夫·冯·拉班的“球体空间”运动形式中,将身体接近自然和谐,虽然超越人体动作的局限性,但同样也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在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理论视阈中,权力也是身体性的,“身体不仅仅是人们想象中的与其他物质无异的即成物质体,也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关系的体现,身体在此关系情境中不断生成,而灵魂与主题是通过此过程表现出来的效果。”[2]古典芭蕾作为权力形式的典型代表,将身体技术的规训做到了极致。所谓芭蕾的人体“美的和谐”的追求,来源于“黄金律”比例关系,既是将整体分为大体和小体,而整体与大体的比例等同于大体与小体的比例,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律”。也就是说,一个完美的芭蕾舞者,其上身与下身的比例恰好与下身与全身的比例相一致,伴随着“开、绷、直、立”的训练,手臂形成不断外延的弧线,腿部无论站立还是伸出,都保持完美的外开,达到对称美、典雅美、高贵美、和谐美的极致。

三、“体现”的身体

现代舞蹈中的每一个改变,都是世界观的改变,或对人的本质认识的改变。现代舞蹈是对传统舞蹈的身体反叛,展现的是一种自然的身体表现。在尼金斯基的《春之祭》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自然的苏醒,更体会到春天之中人的觉醒,是对生命的赞美,同时又是对生命愚昧的批判,也是重返人的生命本原和身心一体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春之祭》中,尼金斯基放弃了腿部的外开形态,脚跟向下,脚尖朝前;头部与脖子不再是挺拔修长,而是一边倾倒,将芭蕾中的“舞蹈之神”变为了“舞蹈之人”。

如果说芭蕾是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中的悲剧,那么邓肯的舞蹈就是掀开面纱,直面人生的悲剧,她把舞蹈全权交给了自然。“返回自然”实质上是艺术在追求着某种本质的真实,这种返回,不是自然的外表,而是返回世界与人的本质。忠于自然的舞蹈和运动,是听从生命自然的内心冲动和召唤。[3]默斯·坎宁汉作为现代舞新先锋派代表人物,其创造的“机遇编舞法”所形成的独特的舞蹈风格,使得人们又一次受到了挑战,人们开始在内容与形式中徘徊,或者说人们开始对于艺术的融入有了新的认识。当然,在《春之祭》中,看不到男人的理性,女人的优雅,看到的是“疯子”,是无法化解的情感纠葛,是逐渐上升的破裂与疯狂。

《春之祭》带给观众的,是为了生存而进行斗争的惨烈状态和感觉,通过身体的表现,穿上红裙的少女要不停地跳舞,直到死。身体裸露,红裙从身上脱落下来,这在传统的城市化的芭蕾中是绝对看不到的情景,这不仅是一种仪式形态的转换,更是人们对于身体的表现不再是曾经的高贵、优雅的追求。这样的身体表现的追求,使得舞蹈在动作的变化与不变化中依然保持着新鲜感,也使得人们通过感觉的方式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结语

舞蹈的“体现”是了解舞蹈所要阐释的深层意思的表现形式,所有的舞蹈都可以是身体的“体现”或者是精神的“体现”方式。我们可以将这样的阐释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理解。祭祀舞蹈运用身体展现一个氏族部落的信仰与寄托,人的存在是一种肉体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存在,动作是内在的精神表现,身体的“体现”是一种精神归属,而非表现意味,也就是说,舞蹈中的“表现”是一种纯粹动作的解释。古典芭蕾严格地表现着一种现代文明对身体的规范,“体现”的是现代社会文明对于原始肉体的禁忌和排斥,是某一时期人类的精神追求的阐释,但并非不是一种“体现”,只是这种体现更为浅显。而现代舞蹈视为一种精神中运用身体的可能性做到身心的统一,因此才会有多丽丝·韩芙莉“跌倒-复起的身体”“服从人的自然动作”,这样的“身体”动作,因地心引力的作用向下跌落,随即又抵抗这种引力爬起,这是一种身体的追随,一种身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种精神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兴的舞者在“剧场”这样一个具有多重魅力的地方开始寻求身体的“体现”,探求新的“身体”的未知可能。现代舞蹈的艺术精神是创造,在探寻人类艺术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回归身体自然的演变成为任何一种新的可能。作为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節,历史带给我们的是身体由古典到现代的演变,而现代舞蹈是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对于生命的意义,艺术对于灵魂的震撼力。只要艺术的身体存在,艺术的追求就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欧阳灿灿.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50.

[2]欧阳灿灿.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21.

[3]刘青弋.刘青弋文集1体现的身体—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61.

猜你喜欢
体现舞蹈身体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