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孔子是中国的大圣人,他的话一向被称为“圣言”,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但这也不尽然。比如《论语·公治长》里有这样一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大意是说,孔子看到宰予在睡午觉,就说:“已经腐烂的木头,不能够雕刻了;已经生秽的土墙,不可用泥去抹了。对于宰予,还要责备他什么呢?”看来,作为先生孔子,是极不赞成弟子睡午觉的,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大白天睡觉,那就没有任何指望了。其实,仅仅因为某个人睡午觉,就認为他无可救药、不堪造就,无疑是片面的。科学地讲,午睡(尤其是赤日炎炎的盛夏季节的午睡)是人们一种必要的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会休息的人才能更有成效地进行工作。
虽然孔子的这句话说得有点片面,在现代科学面前也站不住脚,但是不知怎的,孔夫子这句骂人的话却代代相传,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君不闻:孩子不长进、不成器,家长就拿孔子的这句话训斥:“朽木不可雕也。”学生学习差,不用功,老师也一言以蔽之:“朽木不可雕也。”“朽木”果真不可雕吗?并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腐烂的木头是没什么用场的,但君不见,在能工巧匠的手上,“朽木”仍然可以雕刻成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尤其是作为“祖国花朵”的青少年,他们本身的可塑性就很大,他们是否“可雕”,和我们社会、学校的影响,和我们的老师、家长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少曾经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在劳教人员耐心的帮助、感化下,不是弃旧图新,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了吗?我们有什么理由来刺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呢?
现代教育界有句名言:“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要我们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即便是“朽木”,也是可以“雕刻”的。
(指导教师:牛 锐)
【评点】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爱用“朽木不可雕也”来批评人,作者有感于此而写的《“朽木”也可“雕”》。应该说,本文的立意是正确而新颖的。作者先引述成语的出处,并对孔子的话进行了辩驳,有理有据;之后反其意而用之,提出并论述了“‘朽木也可‘雕”这一全新的观点;结尾作出结论,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