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迪
来老街,得尝尝瞿家馒头。
馒头?馒头有啥好吃的?
是啊,馒头有啥好吃的?可瞿家馒头,你得吃!
瞿家馒头,选的是沂蒙的麦粉,用的是特制的酵母。出锅不缩,个个细白如雪,皮似蛋白,松软弹牙,香甜筋道。无需任何菜肴作料,细嚼慢咽,那新鲜的麦香味便在你的齿间弥漫开来。此时,若能蘸上本地的牛肉酱,红白相润,松散绵软,咬一口,那鲜麦、牛肉、辣油的美味便调和在一起,甜辣鲜香,回味无穷。瞿家还擅长做花馍、发糕,有三色的,螺纹的,配以蜜枣、山楂、桂圆,做出十二生肖的形状,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逢年过节,结婚过寿,买回家,好吃好看,好耍好玩。
别小瞧这小小的馒头,早先,你想吃,还吃不着哩!
起初,瞿家馒头的作坊很小,不过三步宽,像是在墙里掏了一个猫洞,缩在老街一个深巷里头,挤得喘不过气。每天,顺着那个“猫洞”,就看瞿老大带着他的儿子,揉搓摔打,掐拉抓捏,一声不吭,挥汗如雨,打晌午忙到昏黑,却只出两锅馒头点心。然后下笼装车,一路小跑,往街心而去。你抻着脑袋噙着口水看人家忙活了大半天,想买点回去解解馋,出锅时才发现,人家这馒头是专供给老街首富海爷的!你把钱捧到人眼皮底下,口水滴答到胸口,人家就一句话,不卖!
嘿,啥香饽饽,不过是面整的玩意儿,金贵个啥?牛气个啥?
老街人嘴上这么横,心里却没这么想。这不,前儿个,瞿老大照例让他儿子把馒头趁热送到海爷府上,因为走得急,迎面剐蹭到了一辆马车,小推车一歪,一团白气升腾而出,随之麦香四溢。刚放下碗筷的人,乍闻一口,都觉得肚子霎时见了底儿,空得心慌!就见白嫩如雪的馒头,小白兔似的,一蹦一跳地弹到路边,大伙定睛一瞧,这不是瞿家馒吗?随后,也不管上面沾着炭灰、尘土,如同抢命一般,七手八脚,风卷残云,一捡而光!细看,人群里头,竟还有一些穿长衫戴皮帽的体面人……
于是,就有好事儿的人,劝瞿老大,你死脑筋!看着眼皮底下的钱不赚,只会往一棵大树上撞!
瞿老大听罢,微微一笑,没搭腔。
不想,几天后,瞿老大竟然病倒了。
据瞿老大的儿子说,是因为他去送馒头的时候,看到海爷府里的人,正大把大把地掰着他的馒头喂狗。儿子回来告诉了瞿老大,瞿老大的心堵了一夜,第二天就迷糊了。
瞿老大的儿子说,他爹一直在嘀咕,多好的馒头,人都不舍得吃,他们竟然拿它喂狗……
歪躺了几天,瞿老大终究还是下了床,馒头作坊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可这一回,瞿老大更倔了。自家的馒头,无论是谁,给钱就卖,就是不再送到海爷府上!
话往老街一撂,立马成了晴天炸雷!一时间,大伙奔走相告,挤在瞿家馒头作坊前排队的街坊,前胸贴后背,后脚贴前脚,也不问价,能买到就算你能耐!老街人喜欢尝鲜,更何况,这曾是特供给海爷家的馒头!出门的路人,见排队的人多,心里好奇,也纷纷赶来凑热闹,好容易买了俩,打算捎回家,冷不丁尝了一口,胃口大开,三两口吃完,随即大腿一拍,后悔没多买几个,转脸唉声叹气地再来排队。当然,谁也不敢买太多,不然后面排队的街坊,必定嚷嚷起来,嫌你吃东西不顾人,碰到个暴脾气,一拳在你脑袋上修出个包子来!街上,以前手揣袖筒等活的爷儿们,也找到了新差事,一上午啥也不干,单是替那些没耐性的人排队,坐地起价,也能挣几个馒头填饱肚子。因为巷子太窄,大伙只能贴着墙根排队,这才几天?那砖墙都被蹭得亮闪闪的……
话再往前说几天。
几日前,海爷吃饭时,突然咂了咂嘴,问管家,家里蒸馒头的是不是换了?
管家上前一步,遮了一下嘴巴,道,回东家,人倒没换,只是前些日子,街上有个做馒头的来找我,说白送一个月的馒头给府上吃,我看著还不错,就换了口味。
海爷一怔,还有这等好事儿?白吃人家馒头,不给钱?
管家说,我也问他,这是啥意思。起初他不说,后来看我不乐意了,便偷偷告诉我,说自个儿作坊偏,又是外地人,有些手艺,想在这儿混碗饭吃,可寻思来寻思去,还得利用咱府上这块招牌,折腾点人气儿,给自个儿造造势。
海爷一笑,点头道,这也是个能人,哪天叫来,认识认识。
一年后,瞿家的作坊,从偏巷里走了出来,就在老街街心,离海爷府门不远的地方,明光锃亮地开起了新铺子。铺子头顶,悬着一块一人长的横匾,通体黑色,乌木大漆,阴刻烫金,赫然写着“瞿家馒头”。瞿老大也不伸手了,一身长衫,雇了几个伙计,指指点点的,当起了掌柜。
街坊们都说,人家瞿老大是憋着气,开给海爷看的。当初,你把人家的馒头喂了狗,如今,人家把馒头卖到你家门口!
可他们哪知道,之前那些事儿,都是瞿老大自个儿编排的。就这铺面儿,还是后来海爷帮瞿老大选的。私下里,瞿老大没少去海爷那儿烧香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