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迪
看一户人家有多深的底儿,不是看人家买啥,而是看人家丢啥。据说,当年赣榆老街上的老少爷儿们,一早吃饱了没事干,就喜欢勾着头围在一块儿,瞧瞧东家的泔水桶、瞅瞅西家的垃圾篓。
这里头故事最多的,还数海爷家的泔水桶、垃圾篓。
海爷年轻时,那是出了名的手脚大方、挥金如土。要说从他府上的泔水桶里看到没动筷子的整鸡整鸭,那都不叫个事儿。
海爷爱茶,清明前后,新茶上市,海爷便把家里的剩茶一股脑地倒掉,曾有裁缝铺的老板把那些剩茶捡回去做幼儿的枕头,足足卖了半条街!瞧海爷府上的那些下人,每每出去倒泔水、送垃圾,脸都跟小公鸡屁股似的,直往天上戳,那叫一脸面!
现如今,海爷老了,把生意一股脑地丢给二儿子,只是整日诵经念佛、养花遛鸟,一脸的慈眉善目。你还没见过海爷吃饭的样子,饭罢,他还要用汤把碗溜一周喝掉,碗底锃亮得能当镜子照。人家海爷说了,这叫惜福。
每每府上要倒剩饭垃圾,海爷都要亲自过目,有些剩饭剩点心,以及还能用的盆盆罐罐,海爷就让人用纸袋子包好,干干净净地放在门口。
海爷的意思,吃不了用不着的东西,也别糟蹋,街坊四邻,有富有穷,随手拿去,救救急,充个饥,也是好的。因此,海府上下,为了不惹老太爷生气,都不敢糟蹋东西。
以前府里头娘儿们吵架,哪次不得摔几个盘几个碗的。现在呢,谁敢?冲天的火气,也就拍个桌子跺个脚啥的。
海爷这种做派,让老街的老少爷儿们交口称赞,久了,连州上的知府都知道了。海爷生日那天,知府亲手画了一幅《松鹤图》送来。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老街上的富商们看得眼都绿了。
这里头,数夏老爷最绿。
夏老爷和海爷都是大油商,斗了几十年了。每年秋冬,新油上市时,这两大油商,进货出货、你倾我轧,忙得都跟转圈的陀螺似的。可今年,人家海爷两手一摊,享清福去喽。自家的生意不管,整日抱着一本经书,泡在寺庙里,和一帮僧人论禅品茶。
夏老爷知晓后,撸着袖子要大干一场。他让他家的大桅船不知从哪运来一批低价的油料,铆足了劲想整垮海爷!上市当天就把海爷家压得抬不起价。
海爷的儿子急了,想找他爹合计,最后在庙里找到了海爷。当时海爷手里正捏着个倒把西施紫砂壶,银须飘飘,一副仙风道骨之态。儿子央求海爷道,爹,这个家,不能一日无您啊!海爷啜口茶,笑道,爹不能一日无茶。
古人说得好,安富贵易享清福难。海爷这清福没享多久,他的好心就差点出了人命!这天,海爷出门遛圈,回来时,海爷远远就见到自家府门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好些人。海爷一打听才知道,有两个乞丐,一早吃了他们放在门口的剩糕点,中毒了!
海爷急了,立刻招呼门口的下人把他们抬进府去,还专门去州里为这两个乞丐请了名医。
两个乞丐的命被保住了,事后,海爷专门到街上最好的酒楼,给这两个乞丐摆桌赔罪。老街首富给乞丐摆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那天,楼前楼后围了不少看热闹的。酒桌上,海爷说,自个儿年轻时求财心切,得罪了一些人,不想这罪过阴差阳错地落在了别人的身上。这糕点明显被人下了毒,这是上门来找麻烦的。
海爷不说是谁,老街人也都有数,在海爷背后戳海爷的,除了那个夏老爷还会是谁?老街人的嘴巴出了名的快,一传十,十传百,连添油再加醋的,弄得妇孺皆知。
大伙就想,这个夏老爷,看人家积德都红眼,使这样的损招,人不地道,卖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今年他的油那么便宜,还指不定掺了啥玩意儿呢!
这一折腾,到夏老爷家去买油的人,忽然就少了很多,一年下来,夏老爷家积压了不少货。
这还不算倒霉的,年三十的晚上,夏老爷心里头堵,狠劲儿放了一晚上的炮仗,哪想一不小心把油料囤给点着了,赔了血本,还差点把夏老爷子给活活憋死。
几天后,海爷府上一条狗,不小心吃了药耗子的东西,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海爷的儿媳妇见状,不假思索地说,哎呀,这咋和前些天门口那俩要饭的一个模样?
儿媳妇没说完,海爷的儿子就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急得直用眼睛瞪她,眼珠子都要眦出来了。儿媳妇立马知道自个儿的嘴巴惹了祸,慌忙看了看四周,那小脸,吓得青一阵白一阵的。
此后,海爷再也没把剩掉的东西放在外面了,老街的老少爷儿们一时间少了扯淡的话题,没了乐趣,又纷纷把矛头对准了夏老爷,心里头不知骂了他多少遍。
选自《小说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