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守亚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 471002
此次实验研究中就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分析,并通过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PSA)、术前 HSS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前髁偏距等指标判定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回顾性选择该院在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9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有51例,女性患者有41例,年龄区间为 41~79 岁,平均年龄为(61.5±2.3)岁;均依据 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1]被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且无手术史。
为患者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或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其膝关节前方正中位置取一切口,从骸内进入关节,而后将前后交叉韧带、骸上囊、滑膜、骸下脂肪垫、内外侧半月板进行切除,再将胫骨近端骨赘和股骨远端凿除,行股骨远端、后骸与前骸截骨,行前后斜面截骨,借助于胫骨平台定位器建立平台软骨面再将将假体安置其内,膝关节外翻角要控制在8°左右,并调节膝关节屈伸张力。确保软组织的协调性,并通过内外侧软组织与关节畸形的情形进行牵拉。
患者术后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康复,每日锻炼时间以4 h为宜。
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疼痛 VAS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 HSS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前髁偏距等指标,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肌力、年龄、性别、内翻畸形角度等基本资料。
在HSS评分中,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良好[2]。在疼痛目测类别评分中,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显著。
此次实验的研究数据全部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类比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的VASROMHSS评分指标对照[(±s),分]
表1 术前、术后的VASROMHSS评分指标对照[(±s),分]
阶段 膝关节疼痛VAS评分 膝关节ROM HSS术前(n=92)术后(n=92)8.04±2.23 4.19±0.89 82.11±18.69 105.51±27.74 42.26±6.13 91.02±8.15
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跟内翻畸形角度指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膝关节 VAS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 HSS评分、膝关节 ROM、股骨前髁偏距呈现正相关(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与与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对照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其骨质结构上附着许多软组织和韧带等,包括外侧髁,髌骨以及股骨等多个部分,膝关节在运动中较容易损伤[3]。膝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病理改变所引起的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中,患者发病时会感到膝关节剧烈痛疼,致使患者行走困难,活动不便[4]。近年来,全膝关节置换术逐渐成为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疗法,可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5]。在此次实验研究中,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类比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膝关节HSS评分跟内翻畸形角度指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膝关节 VAS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 HSS评分、膝关节 ROM、股骨前髁偏距呈现正相关(P<0.05)。说明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要对患者的内翻畸形角度、胫骨平台后倾角、膝关节ROM、股骨前髁偏距等进行准确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便患者在术后可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在该类手术治疗中所应用的假体材料成分涵盖了钴铬钼合金,将可移动的聚乙烯旋转平台置入后,可保证柱状凸起的稳定性,并可达到设定的负荷体质量要求,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素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材料。
综上所述,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较好,且通过各项指标判定对比,证实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加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1]房晶.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2(31):130-131.
[2]张景祥,李金松.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屈曲内翻畸形32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9):843,844.
[3]贾宏才,胡济南.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3):14.
[4]邱平,于长隆,敖英芳,等.兔膝内侧副韧带修复及内侧半月板切除对膝骨关节病发病过程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2(4):303-306.
[5]陈志佳,蓝健君,吴锦萍.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膝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