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2017-03-06 13:00何冬芝陶艳春
关键词:英语口语语境口语

何冬芝,李 涛,陶艳春

(1.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基础部,辽宁 大连 116100;2.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辽宁 朝阳 122000;3.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系,辽宁 朝阳 122000)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何冬芝1,李 涛2,陶艳春3

(1.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基础部,辽宁 大连 116100;2.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辽宁 朝阳 122000;3.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系,辽宁 朝阳 122000)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借助霍尔的文化理论,采用分类例证法从日常交际习惯、词汇内涵、英汉思维方式、英汉禁忌语四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着重阐释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文化差异对习英语者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文化差异下相应的口语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文化差异;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而文化是语言存在的环境[1]。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蕴含和反映的知识体系、社会系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必定也有差异。由于英语国家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不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汉两种语言承载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信息。正如古德诺夫所说:“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即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作用尤为重要。而目前不少高校虽重视英语的实用性,但英语口语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上局限于对话领读、背诵、句型操练、回答问题等,学生的口语常出现语言应用不当现象。原因在于教师只重视语言形式和内容,忽略了语言背后文化知识,导致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知识严重匮乏,口语交流难以地道。这就给当前英语口语教学提出又一课题。当然前辈们对口语教学也做过很多研究分析,而他们多强调跨文化交际学对英语学习的必要性。本文运用霍尔文化理论或相关概念从日常交际习惯文化、词汇内涵文化、英汉思维方式文化、英汉禁忌语文化差异四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强调教学中加强传授文化知识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应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口语交际能力,达到英语口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一、日常交际习惯的文化差异及策略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提出高文化语境和低文化语境的文化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前者是指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后者则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霍尔认为,高文化语境对语境的依赖程度高,许多意思都包括在语境中;低文化语境对语境依赖程度低,一切信息都需要准确无误的言语表达。不难看出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社会,他们在传达信息时含蓄间接,用字隐晦,重在心领神会,信息往往是存在于言语的背后。而西方英美国家多属于低文化语境国家,交流时坦率、直白、直奔主题,常把信息用直白的言语表达出来。下面以对赞美的回应为例阐述两者差异。

A: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B1: Thanks a lot. B2: Well, I haven’t done so well, and my partner helped me a lot. B2在高语境文化国家的中国,说话趋于隐晦,说自己做的还不够,用“自贬”甚至把赞扬转移给第三者表谦虚。而在低语境国家的英美,人们会像 B1那样用句“Thanks a lot !” 坦率表示欣然接受。日常交际习惯的例子远不止这些,笔者主要用这一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崇尚“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同时“尊人贬己”及“和合”是中国人的崇尚之道。西方信奉“个人主义至上”价值观,对恭维赞扬表现出开心、感谢,对各自的隐私高度重视,对彼此的帮助真诚的感谢,对他人的冒犯严格致歉[2]。

针对这些常用的日常交际习惯文化差异,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从“语言讲解者”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口语交流的机会。具体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每节课的课堂需要和教学目的,设定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对不同角色加以扮演,按此情境进行口语演练。另外,鼓励或倡议那些有号召力的、英语底子好的同学带头做,采用部分带动整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口语交流兴趣,进而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步建立起积极主动的英语口语交流氛围。当然,在口语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有所启发并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角色(如称呼用语的恰当使用)、背景,并适时地进行指导和纠正,使教学内容得以明朗展现,最大化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交流的实践中逐步获得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各自表现,因人而异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使他们在“肯定的声音”中逐步克服恐惧、焦虑,加强对英语交流的自信心,使英语口语教学逐步走向趣味化。

二、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及策略

美国杰出语言学家萨庇尔(Edward Sapir)在《语言》一书中写道:“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念的总体。”大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交流时的语言不仅涉及到交流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还可涉及到其言谈举止和风俗习惯。英国民族学和社会学的创始人泰勒如下界定文化:“文化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艺术、道德、信仰、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它能力和习惯。”可见,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交流中通过词汇语言的使用特征可以了解交流者生活的特点,毕竟词汇语言是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因此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也会相应地对汉语及英语的词汇语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现笔者就以“狗”的内涵差异为例阐明习俗对词汇内涵差异的影响。在西方国家, “狗”多被赋予褒义的含义,常被应用于如下语句如:“you are a lucky dog !”、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更有如“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等励志短句。而在汉语中,“狗”多被赋予卑微甚至含贬义,如“狗改不了吃屎”、“狗仗人势”、“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此类典型语句。读者不难看出,被赋予褒义的有关狗的英语表达大多没有按字面翻译为dog,而是被翻译成fox或cock等,这一点授课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其相关表达时,应给予注意。当然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不仅局限于“狗”一例,其它词汇如“红色”、“老”等在中西文化背景下也都存在着内涵的差异,在此不再赘述。

既然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与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英美民俗、民风等方面知识的熏陶。虽然现实条件的局限,学生到英美国家身临其境体验英语交流实属不易,但了解其社会民族文化、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可以依靠间接地阅读相关资料, 如经典文学作品或海外报刊杂志等,让学生在英语文字的海洋中感受到英美社会的文化内涵。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定期布置阅读任务,并根据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或报刊的具体内容,设计要么贴近于生活、源于生活的讨论话题,要么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以便学生有话可说。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有机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尽量做到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这样,既可以把阅读过程中汲取并积累相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知识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可以使学生的口语交流积极性激发出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教师也可考虑提高使用国外本土出版的外语教材的比例,以弥补传统口语教材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国外本土教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课本中所蕴含的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适应性,并逐步加以活用。

三、英汉思维方式文化差异及策略分析

根据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可以看出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对交流者的思维方式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作为高语境文化的中国,偏好形象思维,说话多采用曲折螺旋式思维模式,迂回接近主题,并且他们多采用归纳式的语言。而西方人大多是直线型思维方式,采用的多是演绎性的语言,交谈时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两者差异从不能接受对方邀请的回应见分晓:

A: Will you 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 tomorrow? B1: Maybe I will/ I’ll try to.

B2: I am sorry, but I have previous engagement.B1采用典型的中国间接回答方式,没有直接作答去或不去,而B2是地道地英美回应方式,虽直接拒绝但礼貌解释因由。另外,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注重直觉整体性,思考问题愿从直觉出发,注重从大处着眼即从大到小;而西方人习惯从小着手,逐渐看大,二者差异具体表现为语言顺序差异。

针对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思维特有的抽象性尽量用生动、难忘的道具去传授教学内容。王初明认为:“本族语人创作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习俗,能为外语学习者提供间接且真实的语境,在缺少本族语人提供直接语境的情况下,宜充分利用间接语境学习外语”[3]。所以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电视剧、视频等直观感官的道具,特别是利用那些专门介绍不同时期的西方社会的电影或故事片,来帮助学生在了解不同时期西方社会的社会背景的同时掌握其当时英语习语表达。另外,教师也可以截取电影、动画中有代表性的精彩片段,然后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把播放的视频与口语课程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清闲、放松的状态下感受英语本土人的纯正发音和英美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在这种特定环境下,对电影对白产生了深刻的记忆,并渐渐习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教师也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对某段电影对白进行模仿、甚至配音练习,这无疑也是一个英语学习消化利用和口语提升的好方法。此外,教师也可用国内颇受欢迎的电视英语教学媒介如 Follow Me, Cambridge English,Family album USA等来丰富口语教学课堂内容,使学生在这样的英语氛围中不断提高口语水平。最后,在口语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从与英语本族人的口语交流中,观察他们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措辞技巧、肢体语言等,这种交流也是课本学习所无法替代的。

四、英汉禁忌语文化差异及策略

霍尔认为,动物拥有特殊的方式占据自己的领地,人类也有这个需要,他们用其家具、墙壁和围墙来确定自己的个人空间,而不同的文化决定着不同个人空间的大小,这就是霍尔的空间关系学理论。西方文化属于典型的“非触摸”文化,他们厌恶自己的空间、隐私受到侵犯,追求“自由”且“个人生活的隐私”观念极度发展,隐私领域成为禁忌的重要内容,而此文化理论应用到英语语言中便为禁忌语。学习英语的学生应注意使用,以免失礼。在多数英美国家,如你问他们 What’s your age? How much do you earn? Are you single now? What is your religion?则被认为是你触动了他们的禁忌,相当失礼。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他们的隐私,他人无权侵犯或干涉,这一点从那句英语习语“A man’s house is his castle” 更能说明,因为家作为主人隐私的一部分,不经允许,不得入内。而在中国文化中,更注重“和谐”,“分享”,因此诸如“你多大了?”、“结婚了吗?”、“信佛不?等问题非但不是禁忌还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体现。但是中国人很少在日常生活中谈论 “死”,甚至与此谐音的 “四”也被国人敬而远之,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词汇,久而久之便有了被“禁忌”的趋势。

对禁忌语的恰到好处的趋避决定交流的成功与否。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某些学生或碍于情面或生怕说错受到同学的嘲笑而羞于开口交流,其实这抑制了他们口语交流的欲望,同时也抑制了口语提高的空间,这便是课堂教学的不足的地方。对此,教师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并充分发挥其长处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如成立英语角、举办操场上的英语演讲、草地上的短剧表演、英语辩论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尽量多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口语练习,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自己的欲望,促进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在这种第二课堂的轻松环境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会在这些实战中逐步积累英语交流的经验,慢慢体会什么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在什么场合不该说,逐渐剔除英语口语中的瑕疵,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表扬和鼓励,肯定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促使学生保持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和欲望,并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逐步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从而达到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目的。

当然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作为口语教学的引导者,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示范者”,本身应储备丰富的文化交际常识及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给英语教师更多的机会去英语国家求学、体验并积累海外生活阅历,了解西方文化。如暂时没有这样的机会,教师也应通过如培训、自学、进修等渠道学习英美国家文化知识,以及时更新文化知识,丰富自己文化储备,并提高自己英语的文化素养和口语能力。这样,在师生双方不断努力提高文化素养的氛围下,学生才会逐步提高文化意识,提升文化素养,真正达到英语口语教学地道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能力的人才,而这种交际能力指的就是“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规则,是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4]。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习得,真正发挥语言与文化结合的优势,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具备运用英语成功交际的能力,这才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真正宗旨所在。

[1] 王开玉.走出语言系统:由 “外”向“内”[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12) : 5.

[2] 田德新.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教学,1999(1): 47.

[3] 王初明.论外语教学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 5): 195.

[4] 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学刊,1996(2): 32.

(责任编校:付春玲)

H319

:A

:1674-327X (2017)01-0114-04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1.034

2016-06-07

何冬芝(1976-),女(满族),辽宁盖县人,讲师。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语境口语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跟踪导练(三)2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