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光山县孙铁铺镇卫生院,河南 信阳 465443)
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胆道疾病和幽门螺杆菌(HP)有密切的联系,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胆石症与HP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其感染机制以及因素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明确[1]。本文主要研究幽门螺杆菌逆行感染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多发原因,现分析如下。
选取2012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胆石症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为64.50岁;参照组患者的年龄40~50岁,平均年龄为45.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进行胆囊切除术,抽取3~5 mL的胆汁,放置无菌试管中。将胆囊剖开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3次,将大约为1.51.5 cm2的胆囊黏膜放置在无菌试管中,于冰箱-50℃下保存[2]。
胆囊黏膜使用免疫的组化法、Giemsa染色检测HP的表达,胆汁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的HP免疫球蛋白(IgG)的阳性表达。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的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中有有21例为阳性表达,占70.00%;Giemsa染色有24例为阳性表达,占80.00%;胆汁HPⅠgG有23例为阳性表达,占76.67%。参照组中的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中有有8例为阳性表达,占26.67%;Giemsa染色有11例为阳性表达,占36.67%;胆汁HP-IgG有9例为阳性表达,占30.00%。结果显示:实验组的HP感染阳性率较参照组的高(x2=11.28、11.59、13.13,P<0.05)。
胆石症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胆固醇处于超饱和的状态、胆道系统动力学发生改变或者胆道系统发生感染,而胃大部分切除术可能会导致胆道动力学发生变化,还可能引发HP的感染,最终形成胆石症。部分学者认为,迷走神经干受损或者食物改道后可能会导致动力学发生变化、手术后的胆道系统周围发生粘连、术后的胆道系统发生感染以及胆汁淤积等状况,其会导致胆囊和胆道的收缩功能发生障碍。HP属于微需氧革兰阴性菌,黏附素、生物胺、细胞毒素、尿激酶以及热休克蛋白等因子是其的主要治病因素。部分科学家认为,因为在解剖过程中可能会存在HP逆流进入到患者的胆道系统中,因此胆石症的发作是否与HP细菌进入有关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有部分科学家对胆囊结石症和HP的相关性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发现;HP有助于胆固醇的沉淀,刺激胆色素结石的形成,其代谢的产物还会引起胆管上皮发生增殖,以致于胆汁淤积,促进了胆石的生成,当感染发生时,会破坏黏膜导致胆汁淤积,最终产生胆石,提示胆石症的形成与HP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在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残余胃中的HP阳性率显著升高,处于高表达的状态,因此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的发生与HP的逆行胆道系统感染有密切联系[3]。
在本次研究分析中,选取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胆石症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发现:实验组的HP感染阳性率较参照组的高(P<0.05)。参照组患者没有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也出现了HP表达,而实验组患者术后胆石症发生的HP表达明显高参照组患者的,考虑到可能是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胃酸性环境发生了改变,引起HP的大量繁殖,逆行至胆道系统,HP又是引发胆石症的主要因素,因此,导致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较未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其发生胆石症的HP表达要高。另一方面,手术实施过程中,胃、十二指肠以及胆道系统的分离是否会引起HP发生逆行从而导致胆石症这一疾病,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究证明。
综上所述,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的发生和HP的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采取减少手术粘连、胃切除范围、术后预防以及医生在手术过程操作动作尽量轻柔等措施是防治胆石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1]任 强.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胆石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2015,35(17):4940-4941.
[2]王建祥,刘 峰,周 锐.胃部分切除患者患胆石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900-5902.
[3]谢 彬,陈壁亮,谢楚霞.胃部分切除术后监控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7):88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