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海源,那 威
(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政部,哈尔滨 150050)
振兴黑龙江经济与发展龙江文化之正相关效应研究
樊海源,那 威
(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政部,哈尔滨 150050)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因此,地区经济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梳理出黑龙江区域文化变迁的发展脉络,并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影响地方经济振兴的文化动力与阻力,可以为经济振兴背景下地域文化发展找到方向,即辩证取舍不同文化基因,为地区经济振兴确立文化支撑;实现区域文化的传承,为地区经济振兴积蓄文化遗产;规划区域文化的时空格局,为地区经济振兴提供文化空间;推进区域文化转型,为地区经济振兴培育现代公民。
经济振兴;区域文化;变迁;转化创新
伴随地域经济的兴起,地域文化正在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界对于地域文化的认知虽然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通常认为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地理空间里,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文化要素特征并传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地域文化的形成是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形态与地区环境相互融合的过程,具有独特性,因此,地域文化也可以用区域文化来表述。广义的地域文化是指在中华大地不同区域内的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所探讨的是广义上的区域文化。黑龙江区域文化属于东北地域文化的子系统,东北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的一种地方文化类型。千百年来,东北地区已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在诸如习俗、信仰、饮食、思维、心理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与表征上具有一致性,但同时,由于黑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发展历程等因素,使得黑龙江区域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特文化精神与鲜明文化气质。
文化变迁是指某一区域的社会文化由于族群内部社会的发展或者与外部族群的接触而引发的自身文化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积累与发展、传递与传播、融合与冲突、进步与倒退等一切文化现象。
从历史变迁、族群主体和文化源流来看,黑龙江区域文化具有多种属性形态,也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地域文化主导特征,并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早期以渔猎—农耕—游牧文化为主导的地方民族文化、封禁政策解除后随大批关内移民到来的中原汉文化、异国入侵影响下的俄日殖民文化、伴随中国革命与建设积淀下来的红色创业文化、龙江区域文化转化创新等。
1.地方民族文化(1860年以前)。由于中原王朝一直把东北看成是蛮荒之地,加之黑龙江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塞北苦寒等因素,虽经过漫长的历史开发过程,这里却一直地广人稀、相对闭塞。到了清代,清朝政权更是将这里作为龙兴之地,推行封禁政策。1668年,清政府取消了拓民垦荒令,开始了对东北地区多年的封禁政策。直到19世纪上半叶,这里依然是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也落后于中原地区,正因如此,在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空间里,原生态的地方民族文化得以保留下来。
黑龙江地区的地方民族文化主要包括农耕文化、狩猎文化、渔猎文化等。古代的黑龙江地区曾出现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她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先后建立政权甚至入主中原。这些少数民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还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民族文化,也共同创造了厚重、璀璨、风情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
2.中原汉文化(1860年至民国时期)。近代以来,清政府内忧外患,为了巩固边疆,逐渐调整边疆政策,1897年东北地区全部开禁,随后大批关内流民、谪戎、移民迁徙于此。伴随大批移民而来的是中原地区汉文化的输入,并逐渐发展成为黑龙江地区文化的主流。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混居汉人之中,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完全与汉人同化”[1]。中原汉文化与其他满、蒙古族等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黑龙江地区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局面。
移民的浪潮从晚清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中原汉文化”的输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晚清时期,封禁政策解除后随关内农民迁徙而带来的文化输入;二是民国时期,随“闯关东”移民带来的文化输入。“近代东北关内移民,特别是民国时期的移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运动”[2]。人口融合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大批关内移民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关外地区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同时也极大加快了当地的开发进程。这自然使黑龙江地域文化表现出极强的移民文化色彩,外来促进性的地域文化特质在长期的移民浪潮中得以形成。
3.俄日殖民文化(19世纪末至1945年前后)。近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一直饱受沙俄与日本的劫掠争夺,俄日两国纷纷在这里进行文化殖民,使这里的地域文化打上了浓重的殖民文化烙印。殖民文化主要是伴随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外国移民的迁入而形成的。历史学意义上的殖民文化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殖民扩张内容和手段之一的殖民主义文化,包括宗主国文化的输入和对殖民地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改造等;二是深受殖民主义文化影响并产生变异的殖民地文化,包含被殖民地区的社会传统、风俗文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异化,最终呈现出带有浓厚奴化色彩的杂交文化。这两方面在黑龙江地区文化发展史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中,殖民主义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沙俄,殖民地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日本。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多个国家的万余侨民聚集在这里,大量俄罗斯人和犹太人出于逃难、经商等原因纷纷涌入黑龙江省,他们将本国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带到黑龙江,在黑龙江地区的建筑、语言、饮食习惯等方面都留下了异域文化风情。黑龙江也成为侨民的天堂,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国际化特征显著。
1931—1945年,日本在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对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统治以“满铁”“满映”为核心,实行殖民主义文化统治,使东北本土文化饱受摧残,黑龙江地区也不例外,日本的文化殖民政策造成了黑龙江地区文化的异变,留下了明显的“日化”痕迹。
4.红色创业文化(1945—1978年)。早在20 世纪初,哈尔滨地区由于地理、交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中共与共产国际、苏联联系的重要通道。哈尔滨也是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城市之一,红色文化早早在这里落地生根并进一步传播。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处东北后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国家对东北地区进行的各种投资和项目布局,在这里,诞生了新中国最早的工业体系,也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培育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艰苦创业之际,这里诞生了“北大荒”精神;在国民经济遇到困难之时,这里诞生了“铁人精神”;为开发大小兴安岭原始林区,这里诞生了“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成为红色创业文化的源泉和代表。
5.区域文化的转型与创新(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依靠石油、煤炭、森林等自然资源,黑龙江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粗放式投入、掠夺性的开发难以为继,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黑龙江发展进入“二次创业”的历史征程。当前,黑龙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黑龙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有历史原因,也有文化因素,需要文化的引领、支撑,也需要发挥文化的巨大力量。从宏观上看,区域文化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留原有文化中的精髓本质和核心内容,摒弃那些与时代不符的因循守旧的文化理念,实现区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同时也要凝聚那些在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江大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优秀典型所发散出来的精神共识,作为二次创业进程中激发龙江儿女昂扬向上、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文化底蕴,并融入创新和开拓进取意识、内生忧患意识,形成“爱我龙江、再创龙江辉煌”的价值认同。
总体来说,黑龙江区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城市文化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传统社会的农民性格向现代社会的现代人的文化心态性格转变的过程。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和多源的文化交融,黑龙江地区对这些五彩缤纷的文化广收博采,丰富了自己,也形成了包容、开放的文化品位和性格。
任何地区文化形态的形成,都是由一些基本个性因素决定的,黑龙江地区也不例外。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黑龙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韵味,这些文化因素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有动力也有阻力。
1.振兴区域经济的文化动力。红色创业文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核心动力。红色创业文化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积淀而成,经过实践的检验、苦难的磨砺、岁月的积淀,支撑着人们从化外蛮荒走向工业龙头,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从苦难走向辉煌。这种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服从大局、甘于奉献的红色创业文化记录了黑龙江地区独特的发展经历,必将成为区域经济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流文化动力。
开放多元的民族文化是区域经济振兴的丰厚土壤。历史上的黑龙江地域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有别中原地区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格局。在这里,有古朴厚重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伴随战争与征服到来的异族文化,有随着大批汉民族的迁徙带来的中原汉文化,在新与旧、华与洋、压迫与反抗的冲突与融合中,形成了瑰丽多彩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具有典型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在这里没有传统的行会限制与排外倾向,传统的包袱不沉重,对现代文明的吸纳力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空间。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区域经济振兴的文化阻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迟缓,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发展明显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从经济发展的文化向度分析,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东北地区在转型过程中都存在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思维模式、地域文化观念和制度文化等多种合力作用下产生的发展道路路径依赖问题。从这个层面看,黑龙江地区还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调试过程。
经济学理论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得更慢,主要是由于对某种相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所致,黑龙江地区似乎也陷入了资源诅咒。事实上,市场化改革后,这些地区正面临着资源的枯竭、发展方式的转型、企业创新活力的缺乏、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来分析,正是由于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足、重商主义文化缺失等因素造成了经济发展的滞后。在长期封闭的经济环境里,在相对安逸的生活条件下,很容易形成温水煮青蛙模式,在市场化浪潮冲击下,黑龙江正面临着倒逼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思想促动新体制、新机制的形成。
黑龙江作为工业大省、农业大省,能否完成“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地区经济的振兴离不开区域文化的支撑,重振黑龙江经济需要区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也需要从文化基因的取舍、文化的传承、文化时空格局的规划、地区文化转型等方面,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1.辩证取舍不同文化基因,为振兴地区经济提供文化支撑。在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红色创业文化对于今天的“二次创业”依旧具有指导意义,而如何唤醒地域文化中原有的创业文化基因,实现创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地区文化建设一道重要考题。红色创业文化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计划色彩,因此首要任务就是抹去计划经济的思想意识,培育市场经济观念。一方面要动员一切力量引导人们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在全社会营造浓烈的全民创业氛围,兴起全民创富热潮;另一方面,政府要在全社会培育创业氛围、创富环境,冲破一切影响振兴、阻碍改革、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弊端、行为方式、政策藩篱,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近几年,继“东北现象”之后出现了“后东北现象”,即在劳动力绝对过剩、无限供给的状态下,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社会公正和环境危机问题。“唱衰东北现象”的持续发酵,使人们对地区发展产生了迷茫与怀疑,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出现以及激烈的思想文化冲突,这些都有可能会成为社会问题和文化隐忧。为此,地区文化建设需要更多关注这些热点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观念加以疏导,以此化解引起本地区重大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文化基因,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为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为振兴地区经济积蓄文化遗产。文化需要具备传续的属性与功能,而黑龙江区域文化的传续正面临困境。一是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困难。由于其本身的根脉具有脆弱性,以原住民为主体的地方民族文化,文化根基与文化底蕴具有浅表性、杂糅性的特征,同中原地区发展几千年的汉文化相比显得根基较浅,黑龙江区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伦理的教化,文化底蕴显得较为贫瘠。在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地方民族文化由于文化底蕴不足、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往往会发生衰落甚至消失。黑龙江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但都面临着投入与支持的资金有限、继承人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等尴尬困境,如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等。因此,急需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区域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非遗”继承人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二是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履维艰。工业遗产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丰富的历史文脉,在国内国际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再利用高度认可的同时,黑龙江也需要从长远及公共利益出发,借鉴西方国家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思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保护再利用模式,使工业遗产发挥其价值,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规划区域文化的时空格局,为振兴地区经济提供文化空间。文化既是资源,又是品牌。区域文化的传承是时间与空间的有效结合,我们要像重视自然资源一样重视文化资源,并依据文化资源的特点,顺应历史文脉,依托山水地貌,规划区域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为振兴地区经济提供文化空间。
时间维度上,应顺应历史文脉,挖掘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富于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黑龙江省景观多以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等自然景观为主,而以地域历史文化为底蕴的文化景观相对欠缺并鲜见特色,而现有的一些文化景观的开发还有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如渤海国遗址等人文景观,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缺乏具象的文化载体以及文化内涵的设计。今后应注重将具象文化景观与抽象文化景观相结合,更多地将一些北方民俗、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抽象文化景观融入具象文化景观的设计与开发中。另外,文化的教化与传承离不开文化载体的建设,今后需注重配套相关历史与文化内涵,打造富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并充分保护和建设好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发掘历史文化景观的潜力,使文化资源的综合优势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空间维度上,应依托山水地貌,积极、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区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如哈尔滨群力新区修建了多个主题公园,集观赏、观测、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生态公园,实现了地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有效结合,已成为地区发展的名片。今后需更加注重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依托山水地貌,规划城市与乡村功能布局,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开发龙江旅游资源。
4.推进地区文化转型,为振兴地区经济培育现代化公民。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基本因素。“东北正经历传统的农业社会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阵痛”[3]。而黑龙江地区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伴随社会转型过程出现,并将深刻影响社会转型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黑龙江区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不是短时间的一蹴而就,必须靠实践的历练和观念的碰撞,需要在外来的压力下,完成观念的更新,实现文化的转型。“所谓黑土地域文化转型就是使黑土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价值观念转移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轨道上来”[4]。文化转型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现代化转型,这是文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此,黑龙江文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应是培育现代化的地区公民。为此,需要改变黑龙江人民的思维,树立精诚的敬业精神、勇猛的开拓精神、严谨的契约精神、整体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转变封闭的小农意识,树立开放的大市场观念。
黑龙江地区正在经历艰难的文化转型,这次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这一地区的命运和未来。在振兴东北的契机下,黑龙江发展更需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1] 王慕宁.东三省之实况[M].上海:中华书局,1929:22.
[2] 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921—1927):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638.
[3] 炳正.振兴东北与振兴东北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4,(5).
[4] 董鸿扬.黑土地域文化与黑龙江现代人的塑造[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6).
[责任编辑:姜新旸]
F127
A
1007-4937(2017)05-0068-04
2017-05-16
樊海源(1972—),女,湖南邵阳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那威(1980—),女,黑龙江伊春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