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境
——学习贯彻“7·26”讲话精神体会界

2017-03-06 22:49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智库哲学

吴 海 宝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 150018)

·坚定理论自信喜迎党的十九大·

开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境
——学习贯彻“7·26”讲话精神体会界

吴 海 宝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 150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回答了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为契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思考,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概括能力,具体要做到“四个更加”, 即在增强“四个意识”上更加坚定、在树立“四个自信”上更加牢固、在落实“四个全面”上更加自觉、在解决“四个问题”上更加务实。

习近平;《讲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性文献。《讲话》强调,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定调定向,为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讲话》的精神实质和鲜明特征,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坚持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贯主张,表明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决心和自信。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号召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共同愿望、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强执着的定力、勇于担当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驾驭全局的能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召人心、凝聚力量,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要始终高举这一伟大旗帜,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实现中国梦与实现人民的梦统一起来,引领和激励几代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共创伟业。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进中走出来的,是实践中干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执政战略上,过去是想做不敢做、不愿做,现在是想做就坚决做、做到底。在发展方式上,过去常常是嘴上喊着科学发展,实际背着科学发展,穿新鞋走老路;现在强调“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既见物又见人,写进规划,付诸行动。这些概括既是对十八大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的基本形成。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停步,不变向,为构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模式、贡献中国力量。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个新的精神状态,就是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的要求,更是对理论工作者的深切鞭策。

肩负起把“四个伟大”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面对的风险挑战还很多,面对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进行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旗帜鲜明讲政治,就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继续做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管党要严,治国要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进入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把“四个伟大”背在肩上,去勇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必将给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树立一座新的丰碑。

二、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作为社会科学战线理论研究的同志,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析存在的短板,找出不适应的问题,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对现实问题的战略研究思考,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概括能力。当前,要以学习贯彻“7·26”《讲话》精神为契机,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把学习“7·26”《讲话》与“5·17”座谈会讲话结合起来,找准契合点,抓好落脚点,具体做到“四个更加”。

第一,要在增强“四个意识”上更加坚定。增强政治意识,既要坚持科学性又要突出时效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社会科学战线的理论工作者,应当始终恪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的政治性和严肃性,高举伟大旗帜,深化理论武装,做好舆论宣传,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舆论氛围。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重点是学习研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增强大局意识,就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按照统筹“五位一体”总体格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上来。增强看齐意识,就是时刻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保证我们的理论研究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不偏离正轨,不误入歧途。

第二,要在树立“四个自信”上更加牢固。一是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资本主义200年的发展曾经引领了世界的潮流,“二战”结束后,反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各国都在探索走出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西方民粹主义在抬头,就充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不是唯一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也充满了曲折。我们更没有理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特别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单位,应当早发声、多发声、善发声。二是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子的人自己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科学管用,关键是能不能被中国的发展实践所检验。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改革发展,凯恩斯、弗里德曼经济学家的教义不好使,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管用。我们理论工作者,应当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三是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度带有战略性、长远性、根本性。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包含有制度建设的突出贡献。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需要的。当然,我们的制度还需要在坚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学者15年前就提出过,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至少包括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经济现代化,另一方面是制度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转型,确保中国成功地实现社会转型、市场转型和政府转型,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良好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制度自信的重要标志。四是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传统。100年前,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中,我们提倡学习白话文。现在全球各国陆续建立大批孔子学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发展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应当始终坚持拿来主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批判性借鉴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第三,要在落实“四个全面”上更加自觉。要把“四个全面”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重点,夯实理论基础,强化课题攻关,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中心,提出落实“四个全面”的目标规划。一是自觉学习研究“四个全面”的理论、政策,提高每个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全面把握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路线图,从战略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二是自觉围绕“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安排科研任务。“四个全面”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无论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精神,还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服务,都离不开“四个全面”这个重点。科研立项选题都要瞄准省领导对“四个全面”关注的领域,对准市县发展对“四个全面”的要求,确保我们的努力方向不偏离“主线”。三是自觉运用“四个全面”的科研实践检验智库建设成果。围绕“四个全面”的部署多不多,成果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智库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建议把“四个全面”的落实情况作为评价智库建设的重要指标,加大权重份量,起到指引作用。

第四,要在解决“四个问题”上更加务实。在2016年“5·1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个问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站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角度认识理解这“四个问题”,就是抬高标准、找准方向,创新研究、咨政育人。一是抬高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历来重要,但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面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找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这个方向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三是创新研究。就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的发展变革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以遵循,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多出优秀的研究成果。四是咨政育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统筹好国家层面研究和地方层面研究,特别是要培养建设好知识分子的“五路大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不断成长。

三、要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建设具有龙江特色的新型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创新,绝不仅局限于经济、科技、市场等物质层面、实践方面的创新,而是把创新放在全局当中去统筹和把握。《讲话》中特别强调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推进理论创新,对于地方社会科学院来说,关键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务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四个方面问题的解决,当务之急是把新型智库建设好。中央提出的新型智库不仅包括官方智库,也包括民间智库。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作为官办的地方智库机构,必须首先认清面对的形势、肩负的使命,找准目标定位,确定主攻方向,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一定领域、一些方面树立领导力、发挥影响力,才有可能在高手林立的智库大军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智库建设方兴未艾,咨政育人任重道远。首先,中央对智库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智库建设已被提升到更重要的高度。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2013年4月,习总书记又对智库建设做出重要批示,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并视之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改革部署。其次,中国的各类智库机构越来越多。2016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全球智库报告2015》,全球共有智库6 846家,除智库数量最多的美国外,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二智库大国,智库数量达到435家。2013年至今,中国智库体系进入特色新型智库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不同于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系统、党校系统、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室等传统智库,新型民营智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较典型的包括博源基金会、长策智库、盘古智库、中国经济50人论坛、瞭望智库、人大重阳等。最后,民间智库对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由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新世纪青年改革研究会主办,2014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召开,会议最终成文的关于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的几点建议,不到一个月就被国务院公布的有关土地制度的政策所采纳。《北京青年报》曾报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高尚全的抽屉里,整齐摆放着38份得到中央领导批示的建议书,时间跨度从1981年到2013年。人大重阳则通过新华社等数个渠道,2013年共递送了内部材料14件。号称“全球第一智库”的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自身“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的定位,对于中国无论官办还是民间的智库来说,同样具有导向意义。新型特色智库的建设,这样的定位无疑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第二,发展动能面临转换,智助决策责无旁贷。发展需要智库支撑,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如何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的一个难题。在经济短缺、扩大内需的时代,招商引资上项目,大拆大建搞开发,各地都在遵循着类似的模式与经验。现在面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要,面临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等不断升级的发展约束,面临稳定、环保等逐步增多的问责条款,很多干部不会干了,也不敢干了。要想会干事、不出事,有作为、敢担当,大家逐步形成共识,就是不仅自身过得硬,还需专家外脑支撑,多听听民众的意见,才能使决策更科学、更有效。实践需要理论概括,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特别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及时跟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作为地方社会科学院,应当把眼光盯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实践。发现群众实践的好样板,总结基层一线的新创造,从中找准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隐藏着的规律,形成指导一方的政策建议。智库需要转型升级,智库建设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民间智库发展方兴未艾,各地纷纷提出新型官方智库建设目标,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济济,特色研究领域不少,理论成果也有很多,但在智库建设上仍有短腿,还需补课。

第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概括实践创造。当前,新型智库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官方智库,对比布鲁金斯学会“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的三定位,有些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从地方社会科学院情况看,普遍面临着三个缺少、一个匮乏的问题,即缺第一手原料、高精尖武器、冷板凳精神,中青年人才匮乏。所谓“第一手原料”,就是在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院要有掌握相对客观真实的信息,不能在数据采集上东借西凑;所谓“高精尖武器”,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专属的人才队伍、研究方法,不搞“外援”、不出“大路货”;所谓“冷板凳精神”,就是致力于学术探索、智库建设,以此为事业、为使命,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时髦所动。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追溯智库建设的本源,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节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那么,作为省级社会科学院智库,到底应当怎么建?一是既要紧紧盯住中央和省委精神,顺应发展大势,掌握宏观动态,又要助力市县发展研究。中央和省委精神是管方向、拿总的,掌握行业动态、宏观数据,了解各省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全国的横向位置。不仅知宏观、知彼,还要知微观、知己。对黑龙江省的优势劣势,下面各市县的优势劣势,始终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对省内各行业、各地方的发展动态,定期给出相关的分析报告或者评价报告。二是既要注重科研的理论创新,也要注重科研指导实践的工作创新。智库建设重在指导实践、智助发展。科研工作成效的大小不仅体现在论文的刊物发表上,更要体现在成果的实际应用上。科研指导工作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提炼概括的过程。要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选题目、定任务,要围绕党委政府总需求搭平台、出思路,通过知行相融、官学共促,做到经世济民、经世致用。三是既要培养能在某一领域重点攻关的专家,也要注意储备用好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杂家。专家固然珍贵,而智库建设中更多需要的是那些既懂经济又懂政治,既通国情又通世界,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熟悉地方实践的通才杂家,对这样的后续人才要制订储备计划,要设定培养目标。四是既要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科研环境。要让社会科学院智库做到有创新的产品,有独立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就必须重视其作用,给社会科学院科研攻关、服务发展,压担子、开绿灯、搭阶梯,真正做到重视智库建设,重用科研干部,重奖拔尖人才。社会科学院广大科研人员也要适应新形势、新使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群众的实践丰富自己,不当二传手,不搞粗加工,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为龙江转型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淑华]

G3

A

1007-4937(2017)05-0001-05

2017-08-20

吴海宝(1969—),男,黑龙江大庆人,副院长,高级经济师,从事经济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智库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