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文化冲击下的“东北现象”透析

2017-03-06 22:49张志元郑吉友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市场经济

张志元,郑吉友

(1.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819;2.沈阳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沈阳 110034)

市场经济文化冲击下的“东北现象”透析

张志元1,郑吉友2

(1.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819;2.沈阳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沈阳 11003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经济文化日渐丰富并不断激发出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东北地区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先后经历了“东北现象”“新东北现象”、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三次困境,需要依托市场经济文化的积极推动,抢抓机遇、赢得先机、迎头赶上、不断超越,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新辉煌。

市场经济文化;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现象”

一、市场经济文化的特征和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讲,市场经济文化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市场经济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崇高的价值观念、合理的制度安排、规范的市场行为准则等。

(一)市场经济文化的特征

1.开放性。市场经济文化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有利于接纳世界上任何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文化样态,也有利于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当今世界人、财、物、智的跨国流动促使市场经济文化的交流异常活跃,体现出市场经济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2.互利性。市场经济对推动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文化活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在合作中利他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竞争、互利诚信才能赢得市场并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背景下,市场经济文化更强调效率最大化、利润互利互惠,进而实现共赢多赢、激发多元市场主体活力、丰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目的。

3.自主性。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性经济,鼓励各个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小细胞,具有高度自主性,市场进出自由,各市场主体之间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可以为新业态成长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环境。

(二)市场经济文化的要求

由于计划经济很早就深深地植根于东北的沃土之中,在重视效率和市场原理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东北地区开始走向衰落。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东北需要振兴,东北也要在开放中实现发展,寻求主动,赢得先机。而发展市场经济文化需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富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合理制度等,因此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不断实现东北地区的新跨越。

(三)东北地区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简况

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地域辽阔、资源充裕,具有丰富的重工业发展所需的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汇集了众多与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产业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东北地区文化发展状况与该地域的文化环境、生活习惯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高度专业化的文化生产系统和单位制下的工人文化空间,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相伴而生的,而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它们的解体也差不多是同时发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用严格的行政手段管理企业,“官本位”现象十分突出,“潜规则”大量存在。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从人的存在方式上看, 东北地区的居民还处于农业文化的氛围中,存在着知足常乐的惰性心态和小富即安的生活追求。可以说,东北地区市场经济文化中既包含坚韧的创业精神等积极因素,也包含着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因素。

二、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东北现象”的演化过程

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进入较早、退出较晚的地区。“东北现象”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出现的旧的结构、 旧的体制、旧的观念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加之思想比较保守,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商业意识不强,导致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形象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北现象”共出现了三轮。“东北现象”的产生既与东北地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的特征有关,也与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有关。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开始出现企稳向好的态势,“唱衰东北”是不符合实际的偏见。历次“东北现象”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转型调整中的问题,无须刻意放大或故意扭曲。

(一)“东北现象”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1.“东北现象”的发展历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规模迅速增长,不仅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工业基地和机械工业基地,也形成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大增长极,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东北老工业基地普遍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东北三省也由此出现了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大量停产半停产、大批工人下岗、 技术人才流失、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的“东北现象”。最早提出“东北现象”这一概念的是1991年3月20日新华社刊发的一篇著名的报道——《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

2.“东北现象”的特征。(1)经济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计划机制的退出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加强,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联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东北地区原有的诸多发展优势逐渐丧失,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原有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环境、技术和资金瓶颈的制约。1981—1988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3%、11.0%和6.8%,而同期全国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14.2%;1989—1991年,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3.5%、4.3%和5.1%,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而同期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相关省份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已达到10%左右,东北地区经济增速相差明显,东北三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经济困难与东南沿海城市的经济迅猛发展形成巨大反差。

(2)工业主导产业竞争力不断下滑。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体制性矛盾同时并存。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重型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的改革和发展模式的创新[2]。在东北地区,辽宁省的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首位,1980年,辽宁省的工业总产值为440亿,占全国的8.8%;同期广东省的工业总产值仅为224亿元,占全国的4.5%。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出现了工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企业留利过少、自我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由于长期技术投入不足,东北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发展缓慢,自主创新能力较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老设备70%还在运转。1990年,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工业增长率分别居全国倒数第二、第四和第五位,经济效益也处于下滑趋势,1992—199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值年增长率达16.79%,但仍低于18.61%的全国工业产值平均水平[1]。从统计资料看,1990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0.6%,相比全国平均增长7%的水平相差甚远,东北地区众多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陷入困境。

(3)思想观念僵化。长期以来,东北地区被“无形的链子”锁住了手脚,也锁住了思想。东北地区由于生产任务过重,对技术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改造重视不够,资金不足,虽然技术力量雄厚,但因种种原因升级换代艰难,生产工艺陈旧,产品品种单一,样式傻大黑粗,自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低。加之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东北装备制造业企业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难以产生聚集效应,也无法摆脱“搞技术改造找死、不搞技术改造等死”的怪圈。

(4)下岗工人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工业效益低下、三角债困扰、国有企业破产、工人大量下岗、多数企业步履维艰的现实,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等矛盾日趋凸显,沈阳铁西经济社会发展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曾有“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因国企效益差、下岗工人多,出现了庞大的城市失业工人群体,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由于背负沉重的社会包袱和巨大的沉淀成本,加之体制与机制的僵化,传统产业调整举步维艰,制造业企业发展徘徊不前,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大量工人待业下岗,城市下岗和失业职工增多,资源枯竭的工矿城镇的居民生活困难,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

(二)“新东北现象”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1. “新东北现象”的发展历程。“新东北现象”是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工业出现的“东北现象”而言的。面对国际市场一体化和国外农产品的激烈竞争,被称为“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东北农业再次遭遇了与当年工业几乎相同的尴尬,不仅有传统的“东北现象”,而且也有中西部存在的农业问题、粮食积压问题,以及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由此也出现了第二次的“东北现象”。2002年1月13日,新华社播发了《“铁杆庄稼”积压严重 “新东北现象”引人关注》一稿,被国内多家媒体刊用,一些报刊还在头版发表连续报道,解读“新东北现象”。

2.“新东北现象”的特征。(1)粮食产量高、农民收入低。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国外优质低价粮食进入中国市场,东北地区则出现了卖粮难、储粮难、外销难等问题。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由于生产理念、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等问题,东北地区农产品因质量下降、成本过高而失去了竞争力,农民卖粮难、收入低、种粮收益下降、大量粮食积压、粮食企业亏损严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2)历史包袱沉重。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北之难难在“三多”和“三老”上。所谓“三多”,即下岗的人多、积累的负债多、落后的传统产业多;所谓“三老”,即老人、老账、老厂,这就是“新东北现象”的真实写照。一些地方官员仍然是不信市场信市长,只是伸手向中央“要投资”“要政策”,继续沉迷于“穿新鞋、走老路”的思维模式,没有将“输血”和“造血”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3)市场意识不强。进入新世纪,东北地区仍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协调制度,地方政府只为发展本地区经济负责而逐渐产生狭隘性思维,造成东北地区的宏观经济体系中局部市场与整体市场的矛盾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局部市场实际上还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自然经济、小农意识的某一种局限,在它与整体市场融通与协调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局限性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地方政府为防止本地区以外的优质低价产品的进入而人为设置壁垒,导致市场运行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在工业经济困难重重的同时,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卖粮难,增收困难,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缓慢。

(三)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

1.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的出现。2013 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形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所谓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就是在世界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伴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由于受“三期”叠加因素的影响,使得长期以来遗留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东北地区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因外需不振、投资拉动减弱而遭受严重冲击,造成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增速位列全国后五位,经济骤然低迷。东北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与产能过剩并存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成长的烦恼”,称之为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表面看起来是外需乏力、投资效应趋弱带来的经济减速冲击,实际根源是东北经济进入新常态与老工业基地旧体制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十年振兴出现高速增长之后的下滑,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新背景下的增长乏力问题。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工业生产性建设上去,用于盘活东北老工业基地存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的极化效应[3]。在东北经济发展过程中,偏重、偏老、偏大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常态环境下市场发展的要求,出现了需求不旺、人才流失、体制僵化等“唱衰东北”的论调,这是不符合东北地区发展实际的。伴随着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并付诸实施,2017年,东北经济整体上已经呈现筑底、企稳和向好的趋势性新发展局面。

2.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的特征。(1)经济增长乏力。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相关省区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这体现出当前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依然较弱。2014年,东北三省平均经济增速不到6%,低于7.4%的全国水平。东北地区产业技术体系配套不完善也是造成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资金、市场占用等诸多限制因素,东北地区许多企业不具备创新能力,即使是重点支柱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不足,导致了本地产品配套程度较低,经济增长缺少持久动力。

(2)结构性问题突出。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没有很好地解决传统产业的发展困境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第一,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处在经过“一五”“二五”时期已基本形成的以钢铁、机械、石油和化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的总体格局框架下,由于多年开采和粗放使用,煤炭、黑色金属、石油等资源储量减少,资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材料工业已陷入困境。第二,传统产业优势减弱,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基本上是生产要素高投入、资源高消耗、废弃物高排放的重工业型结构,对资源的消费量大,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这三个行业外,其余的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下。许多优势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日益萎缩,已由原来煤、电、石油基本自给的地区转变为煤、电不足和石油输入的地区[4]。第三,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的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明显低于沿海工业地区,而资产负债水平却高于这些地区。第四,改革开放以来,从增长率大于1的产业个数看,广东、福建等省份都在20个以上,其中,广东省为30 个,且主要是新兴电子业、新兴机电业。东北地区高增长行业仅为5个,而且是传统产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电力工业、木材加工业,其中,黑龙江省最少,仅有电力工业,吉林省的汽车工业发展虽然较快,但对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贡献相对较小。

(3)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的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较长,很多产品因为技术含量低而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首先,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更是处于末端,特别是在专利技术拥有量上东北地区所占甚小。同时,东北地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不够,绝大多数都属于固化引用,没有尽力去消化吸收,更谈不上转化为自己的创新技术,这也是东北地区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受经济体制影响,东北地区的企业长期倾向于只与政府机构保持纵向、封闭的联系, 很少进行企业间横向和产业链纵向联系与互动, 习惯于单打独斗,缺乏与他人共享社会关系网络所带来的创新聚合效应。虽然众多工业企业在地理区域内集中,但是在生产上却相对独立, 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在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深度联系与合作。其次,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弱还表现为创新主体作用缺失和创新基础薄弱。从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来看,企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工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但是这种主体的创新效应不强,有待进一步释放,技术创新还没有成为工业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创造手段,也没有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力。

(4)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首先,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基地,由于中国较早地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形成了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模式,但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也逐步形成了以产品低附加值、简单加工型、跟踪模仿型、贴牌加工型等为主要特征,资源依赖型、粗放增长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属于制造业低水平的规模扩张[5]。其次,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较低。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东北区域范围内的产业链上的企业协作程度都比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仅局限在传统产业以及原料购买环节,其他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不完善,甚至十分薄弱,上下游产业发展的本地化程度严重不足。最后,东北地区企业及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联系弱化。由于东北开发开放晚,商品经济发展历史短,东北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容易安于现状,同时企业家也不愿意主动出击,寻找市场机遇,而是习惯于“等项目、靠政府、要资金”。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企业家对知识和能力的关注度普遍低于全国水平,轻视企业的难点、热点和技术创新等问题。

三、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现象”形成的文化因素

历次“东北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 其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因素影响。总体上,文化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东北文化延缓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即东北人对社会过分依赖的文化特质延缓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二是东北文化限制了东北制造业集聚区的学习范围,知识共享效益得不到提高,抑制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三是相对保守的东北文化降低了东北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东北文化的定型并且日益强化,会生成对外来者的排斥;四是东北文化决定了东北企业缺乏创新的依附性特质,与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相结合形成了东北地区文化固有的惰性特征,思维方式趋向于不思进取,怕变求稳。

(一)思想观念的滞后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旦走上某一轨道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即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主要体现为:一是存在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思维定式,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决策和办事,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形成有利于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主动面向市场抢夺有限的资源,在认识和处理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问题时往往出现偏误,这是当前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中的最主要方面。此外,东北地区由于物产资源丰富,人们缺乏出去闯荡的意识,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技术创新、财务会计、营销策略等都受到东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制约,一些地方领导在思想深处还没有摆脱旧有的、片面的发展观、政绩观的束缚。在经济转轨初期,东北地区政府对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定的替代,是权力和资本相结合形成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但将之固化、强化并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则会束缚制造业企业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扭曲资源配置,也容易导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寻租行为,这是有悖于市场化改革目标的。从经济发展形态上看,东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但从居民的存在方式上看,东北人还处在浓郁的农业文化氛围中,小农意识、官本位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依然有所凸显。思想观念滞后也正是过去有些国有企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却始终不能解决问题的真正教训。此外,创业文化是推动地区振兴的精神动力,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至少包括创业理念、创业环境、创业条件、创业资本、创业技术、创业精神,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恰恰缺乏创业的新思想、新生命、新能源和新动力。

(二)体制机制的束缚

“东北现象”是以往政府主导选择的单一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不适症”: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缺乏市场基础;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大多为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存在体制与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现行体制影响了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发展的进程,难以适应包容性增长和科学发展的要求;由于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矛盾及行政部门的利益纠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等受制于不同部门,致使在创新资源、产业联盟、科技合作、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上无所适从,等等,上述不适应症直接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健康发展。

随着东北地区的不断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失灵、市场发育不足、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由此也产生了诸如国有企业效益总体下滑、财政负担日趋沉重等难题,形成了阶段性的“东北现象”以及东北被谁抛弃等现实忧虑。此外,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形成了依靠大项目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传统思维,导致工业布局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使得东北地区城市工业污染十分严重。同时,产业之间缺乏相互协调,互设障碍,出现了东北独特的“孤岛式”产业结构,老工业基地改造与现行区域行政分割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阻断了生产要素按经济内在联系在产业间合理的自由流动,进而影响了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6]。东北老工业基地缺乏实施全面振兴的良性制度环境,东北地区经济社会运行机制没有明确地按照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发生同步转变,这也是有些国有企业始终不能解决问题的真正原因。

(三)制度创新缺乏

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丰裕的自然资源会带来“资源诅咒”的困境。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东北地区制造业面临的紧迫任务,没有企业制度创新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就会缺少持久的内在动力。当前,多元化、多层次的东北地区资本市场制度仍未建立,尤其在制造业领域,仍缺少以投融资方式创新为特征的风险投资监管制度,也缺少以知识产权为重要特征的产权激励制度。中小制造企业主要以家族企业为主,大都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其组织行为不是依据市场规则,而是依据伦理规范;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全是利益关系,而是取决于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关系,可以说,制度的预期与结果、供给与需求的偏差在东北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没有良好的制度基础,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制度性障碍已成为东北地区制造业长期低迷乏力乃至亏损的主要原因。

(四)地方政府规制僵化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重数量、轻质量,因而导致一系列规制不当行为。一是存在消极放任的行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见,中国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坚持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引导性作用。尽管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在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仍然存在偏差,往往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忽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地方政府“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二是干预微观经济活动。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以广袤而低廉的土地价格、低薪低社会保障的劳动力以及较低的环境保护标准,加速了东北地区制造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但出现了许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现象和问题,比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不同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虽然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这种比较优势正逐渐转变为比较劣势。国家为了鼓励缺乏效率的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下,各级政府继续保持过多的资源配置权力和对企业微观经济决策的干预权力,造成高资源和资本投入、低效率企业的盈利假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消耗、淘汰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但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增速和官员政绩,变相扶持本地过剩产能行业,没有制定好环保、安全、技术、能耗等标准,也无法达到用标准倒逼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加速退出的目的。三是社会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比如,当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低下时,政府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导致社会综合服务功能减弱,阻碍传统产业及时退出,特别是资源型产业的资产具有专用社会性强的特点,其退出的沉淀成本较大,不利于东北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情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中国仍处于需求扩展期,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振兴东北地区的核心内容,东北地区必须在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过程中,在主动调整、换挡的过程中,把握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科学决策及有效规制两个原则,建构政府与市场的合力机制,在增量和存量上同时做文章,以早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1] 李诚固,李振泉.“东北现象”特征及形成因素[J].经济地理,1996,(1):34-38.

[2] 鲍振东.2006: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

[3] 孙平军,修春亮,董超.东北地区经济空间极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J].人文地理,2013,(1):87-93.

[4] 任启平. 东北地区资源型工业发展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4).

[5] 焦方义,等.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6.

[6] 张虹,韩云虹,曲赜胜,李红英.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28.

[责任编辑:陈淑华]

F127

A

1007-4937(2017)05-0062-06

2017-05-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15ZDB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工业强国建设问题研究”(13CGL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新动力研究”(16ZDA005);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制造强国建设问题研究”(WJQ2015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N161304001)

张志元(1979—),男,山西介休人,副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郑吉友(1981—),女,辽宁鞍山人,讲师,博士,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东北振兴与发展问题研究(专题讨论之二)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市场经济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