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峰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通化 134003)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合并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1]。据统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30%,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因素,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因此,本研究探讨和分析了30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诊治效果,目的在于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相应的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某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这里包括男186例,女114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51.3±10.6)岁。所有患者的脑出血诊断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采用头颅CT或MRI确诊;均有高血压病史。有160例患者在运动或者剧烈活动之后突然发病,28例在大量饮酒后发病,19例在便秘后发病,其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病。患者发病前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有51例表现为头晕头痛,31例表现为肢体麻木。出血部位:大脑出血61例,小脑出血19例,脑干出血25例,内囊出血195例。
这批患者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止血等常规治疗,以呋塞米联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采用抗菌治疗预防发生颅内、肺部和尿路感染。41例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人工冬眠治疗。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状态等病情变化情况,采用EXCEL 2000软件统计患者的肢体瘫痪率、好转率、死亡率。
30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中,有183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占61.0%。有215例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占71.7%。有19例患者死亡,占6.3%,其中12例在发病后24 h内死亡,7例患者在24~72 h内死亡。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颅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在术后24~48 h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代谢性疾病、吸烟、饮酒是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社会老年化的进程和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再加上人们对高血压严重性的认识不足,规律服药的比例较低,导致血压不稳定,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因此笔者对近年来我院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找出危险因素,为今后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本组患者之中,劳累和剧烈运动是导致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原因,占53.33%。虽然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但是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加强血压的日常监测和控制,若患者出现突发性头晕头痛或者肢体麻木,应立刻考虑到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并及时的采取止血、脱水等措施,早期避免发生脑出血。内科诊治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方法主要为降低血压、止血、保护脑神经等对症治疗[3]。笔者认为,治疗此病应该加强预防,尤其应早期进行强化降压治疗,疗效更为明显。一旦发生脑出血,则患者的致残率较高。本组患者有高达71.7%的人出现了肢体瘫痪,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的康复治疗应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刺激脑细胞的代偿功能,以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4]。本组患者有19例患者死亡,占6.3%,略低于国内其它研究报告的结果[5]。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发病较急,致残率较高,临床诊治应积极对症治疗,降低颅内压力,减轻脑水肿症状,控制症状后积极的进行康复治疗,降低致残率,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 徐廷伟,周 毅,秦永芳,等.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2):195-196.
[2] 李福花.高血压合并脑出血10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5):2287-2288.
[3] 关玉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9(7) :90-91.
[4] 牛凤梅,李淑琴,张军凤,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袒患者的康复训练[J].实用医技,2010,1(18):87.
[5] 侯付梅,吕慧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