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林,张建华
关于训练强度控制的价值探究
马 林,张建华
随着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压力日益趋增,体育运动成了人们释放压力的最佳选择,对减缓社会压力起到调控作用,但同时增加了自身的负担,因此必须对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做出有效控制。在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训练强度是决定训练负荷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训练强度控制需兼顾其重要性、针对性、合理性和移动性,以发挥其提高运动员成绩并保持长期性、减小运动员伤病与心理障碍的风险、巩固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关系的作用。训练强度控制有朝着“赛练结合”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训练强度;强度控制;控制价值;赛练结合
从古至今,自然界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受控制的,其中在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中,事物的发展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控制。人们对事物控制的目的在于让事物往好的方向发展或缓解恶化趋势,但是对任何事物的控制必须要以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再通过人们主观认识才能对事物加以改造控制。人们主观上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控制的效果。由此可见,人类在各个领域中的发展现状,就是主客观因素下人类对事物控制的结果。
体育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与动物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但是人作为高级动物为自身原始式攻击寻求发泄途径时,人们选中了体育运动。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社会,竞争性是永久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由于社会活动与体育运动的竞争共性,人们开始把社会竞争逐步转移到体育活动中来,为其找到正确的消释渠道。有人认为,体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侵犯性的冲动得到释放。通过制定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从而使人学会控制其好战行为。同时把体育运动比喻成社会的安全阀,它具有缓解国际争端,抑制社会犯罪的作用。但是体育运动本身具备很强的竞争性,如果对体育运动的管理不善同样会造成社会问题。例如竞争性在体育运动中的狂热发展会演变成球场暴力等等。所以体育运动的控制成为了社会竞争性转移的关键,把体育运动作为控制社会发展的工具之一,又将社会的管理用来控制体育的运转,最后达到双赢的效果[1]。
竞争性也是体育运动本身最有魅力,最吸引人的部分。而现在社会竞争不断的向体育领域转化,减弱了社会竞争的同时加剧了体育运动的激烈程度。因为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没有找到更好地释放竞争压力的途径,所以体育运动在承受自身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受到外界竞争压力的冲击。显而易见,社会压力是体育运动不得不承受的,在双重压力下人们开始从体育运动自身做出调节控制,以此来控制体育运动内部竞争问题,避免出现体育发展停滞、内部矛盾恶化的问题。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体育科学工作者开始研究控制论及其在体育领域的应用问题,随后提出体育控制论的最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对系统状态变化的最佳定向控制[2]。在体育领域中竞技体育对竞争性控制的需求最显著,而且竞技体育中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控制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训练与比赛相比较,训练的可控性远远高于比赛,因此通过对训练的控制来获得比赛所需。
2.1 训练强度控制的重要性与针对性
人体只要处于活动状态时,都会产生或高或低的运动强度,即只要有运动就会有强度。人们通过对运动产生的强度根据训练所需加以控制就形成了训练强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只要人体活动就会出现运动强度,而训练强度必须通过训练过程才会出现。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主要由量和强度所构成,有关训练负荷的理论研究中量与强度的关系研究是体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而实践中训练负荷的大小,量与强度的比例分配都有最佳范围,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使训练达标。假设训练负荷的大小范围是定量,那么量与强度的比例控制就成了决定训练负荷的重点。但有人明确指出,增加训练量并不意味着提高运动成绩,但是训练强度的逐步提高却能提高成绩,稳定而适中的训练量再配合训练强度的逐步提高会产生最佳效果[3]。也有人根据实践证明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实际上主要是训练强度[4]。由此看来训练强度才是决定训练负荷的主要因素。训练强度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训练强度的重要性而去增加训练强度,减少训练量,更不能认为量与强度的比例分配是此消彼长的。量与强度的比例分配必须是根据训练负荷需要做出的定量控制。如果依照训练强度在训练负荷的重要性同理推测,那么更需要控制的就是训练强度。
在运动与训练过程中评价运动强度的常用方法有心率、单位时间所覆盖的距离、乳酸浓度、自我疲劳程度感受(RPE)、肌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等[5]。通过运动强度评价方法的几种分类来看,运动强度的评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主要表现在不同项目特征及运动员个体差异、训练内容及阶段、供能系统及能量代谢几方面。而不少项目的教练员按个人主观的理解和认识,对孙海平、刘翔进步经验做出了脱离事实牵强附会的理解和宣传。把训练强度的重要性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化地夸大到脱离实际的程度,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要求以有氧能力为基础和特点的长距离耐力项目 (如竞走和长跑项目),也要突出以强度为核心,而每周的负荷量仅几十公里,完全不顾“有氧”的项目特点[6]。从上述内容来看,由于在运动强度分类标准认识上的欠缺,造成训练过程中训练强度针对性的偏离,最终导致训练成绩不升反降。
综上所述,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一个控制过程,但训练强度及其控制的重要性证明,训练强度控制才是决定控制过程走势的基础。显然强度控制并不是指对其大小的控制,且根据运动强度评价标准分类,不难看出在对强度大小控制之前,必须要根据项目特征与个体差异等,针对性的对运动强度做出选择性控制。我们应该提倡“针对性训练”,但不能把“针对性训练”仅仅理解为只是针对运动员个人特点的训练,这只是针对性训练中一个具体的局部。根本问题在于,要从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特点考虑训练的内容,要从专项比赛的根本要求上安排训练。只有对专项特点做出充分解析,才能真正做到“针对性训练”[7]。在训练强度的针对性控制上也是同理,控制大小以外还需做到各取所需的针对性控制。选择评价标准控制的正确度取决于针对性,所以针对性选择运动强度标准的控制才是训练强度控制的第一步,除此之外再对训练强度大小做出适度控制。总体来看,在不否认训练强度重要性的前提下,针对性的把训练强度控制到项目及个体范围内,才能再次对其大小进行控制。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训练强度控制才是训练控制过程的重点,选择强度标准的针对性控制是训练控制过程中的难点。
2.2 训练强度控制的合理性与移动性
在耐力性项目中强度训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陈小平[8]教授指出在耐力训练中出现盲目提高训练强度的倾向,另外对强度训练失衡问题提出建议时,将耐力训练的负荷强度大小进行了区间分段,主要分为4个不同的区间:强度小于70%只发展一般素质;强度在75%至85%之间发展人体协调性,即专项技术;强度在85%至95%之间发展人体生理能力,即专项素质;强度在100%至105%之间发展竞赛能力。并指出每个区间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机体也会产生不同的适应,一些基础的能力需要通过中、低强度的训练获得,而专项能力需要与之相符的高强度训练。即每一个强度级别都有相对应的目标点,低强度的训练结果不能在高强度的训练中获得,高强度的训练效果当然也不可能由低强度训练所取代。强度控制的合理性也直接反应出训练负荷中实际负荷强度与需要负荷强度之间出入的多少。训练强度控制的合理性越高训练负荷强度的出入就越小,反之越大。实际上对训练强度大小区间的分段,就是对训练强度的采用范围进行合理的标准划分。不难看出,这个划分过程其实就是控制过程,根据控制的合理性来明确区间功能及其作用。如果结合项目特点推理,训练强度合理性的控制就是大部分项目强度训练存在的本质问题,也是训练过程中完成强度需求控制的关键点,如果训练目标指定发展的某种能力所需训练强度合理性发生错区,将直接影响训练负荷的达标程度,同时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的达标除了受训练强度合理性控制影响以外,还与训练强度自身控制的移动性有很大关系。通过耐力性项目强度大小的4个区间分段看,每个区间都有明确的强度界限,即训练对象承受强度的上限和下限。承受强度上下限的设定,会很大程度上缩小训练强度控制的移动范围。在训练实践中,只要把强度大小控制在设定强度的上下限之间都会达到训练目标;但是训练所面对的对象有个体差异及水平高低之分,例如青少年运动员在发展竞技能力的同时要兼顾意志品质的锻炼,优秀运动员在完成训练目标的前提下预防意外受伤。如果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强度靠近合理区间的上限值,会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优秀运动员训练强度靠近合理区间的下限值,会适当减少不必要的垃圾负荷强度避免意外受伤。根据以上两点,训练强度大小的取值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及竞技水平等级来更准确的定位,假设训练强度控制区间是一个面,训练强度自身控制就是一个点,这个点在合理区域内会不断的波动,如果要把点控制到合理区间的上限或下限位置附近,需要的就是加强对点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把点的波动转化为移动,最后通过对合理区域内点移动的调控来检测训练效果。
运动强度高低的变化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的影响,适宜的运动强度能提高普通运动个体的某项身体素质,而不适宜的运动强度会使其机体受到较大的损伤[9]。训练过程中的运动强度(训练强度)同样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同影响。孙海平[10]教练指出长期大量的低强度训练容易造成疲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疲劳;其次低强度的训练不会对专项形成有效的刺激;低强度大负荷训练不利于专项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强度要求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稳定状态的发挥。另外高强度训练前的全面训练要练得扎实,否则可能会出现伤病问题;高强度训练对肌肉的刺激很大,但恢复相对较快;长期进行高强度的刺激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疲劳,高强度训练需要注意严防伤病与恢复问题。众所周知,运动成绩的提高必须要有更深的训练刺激,只有高强度的训练才能打破机体原有的常态。通过高低强度对运动员造成的利与弊来取舍,高强度的训练更能提高运动成绩。对于运动员来说,高低强度的训练都会有弊端,如果对强度较低的训练时间不做控制,就会导致不提升运动成绩的同时会造成神经损伤。反之,强度较高的训练本来对机体刺激较大再不加以控制,有可能会对机体造成更深的伤害刺激,也会加大运动员受伤的风险几率,严重的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减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训练控制实施的过程中,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均属于施控主体;运动员、运动器械是被控对象[11]。在训练强度的控制中教练员是控制实施的掌舵者,从强度训练评判标准的选择及强度大小的设定等环节是教练员着重控制的要点,这无疑是对教练员综合能力提出更严峻的挑战。运动成绩、运动员健康状况等反馈信息都有可能跟教练员对训练强度的控制有间接关系。另外,运动员与教练员关系也受训练强度的影响,因为高强度训练会对运动员心理造成压力或障碍,此时,教练员如果能把训练强度控制的恰到好处,很大程度上就会减小运动员的训练压力,相反,一旦控制不当会使运动员对训练产生恐惧感或抗拒心理,从而加剧运动员与教练员关系的恶化。因此,教练员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行为来缓解高强度训练对运动员带来的心理压力及两者关系的紧张度。教练员鼓励、支持行为包括,在一定的限度间和规则内为队员提供选择的可能;解释清楚任务的目的与意图;掌握和考虑队员情绪;为队员自主、独立的训练行为提供机会[12]。教练员除了通过反馈信息对训练强度进行控制以外,或许有些教练员利用自身经验去控制也会提高运动成绩,但很多都是昙花一现,连续性无法保障;因此教练员必须要学会利用科学化的手段来控制,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做到长盛不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不能只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对训练强度做出控制,也要考虑怎样的控制方式更经济、更有成效,这样才能把训练强度的控制做到最佳。
现代运动训练强度是以获得符合专项特征、成功参赛为目的的超常强度机体负荷系统的身体训练强度。它是紧密联系比赛、获得优异运动成绩(表现)的实践活动[13]。一直以来人们都是通过比赛成绩评价训练成果,因为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关于训练的一切都是围绕比赛来设计,然而有研究认为同等负荷方式下训练强度不可能超过比赛强度,主要表现在训练与比赛有环境差异,其次产生的应激刺激也不一样[14]。的确如此,部分项目的训练强度与比赛强度之间有差距,造成因素不仅仅是环境还有比赛级别与对手水平,尤其在对抗性项目中差距比较大。但是按当前训练与比赛结合的程度来看,颠覆以上观点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余维立教练[15]提出“练赛结合”是田径项目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从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来推测“赛练结合”不仅仅是田径项目发展的趋势,很多项目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由此一来比赛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手段,训练完全可以通过模拟比赛来完成,比赛强度与训练强度也会呈现出彼此相互转换的趋势。对此训练强度的控制也会无限的向比赛强度靠近,个别项目训练强度甚至有可能会超越比赛强度(例如举重)。
随着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压力日益趋增,体育运动成了人们释放压力的最佳选择,社会压力也随之转向体育领域,对此体育运动对减缓社会压力起到调控作用。但是体育运动对减缓社会压力做出贡献的同时增加了自身的负担。所以对于体育运动来讲,必须对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做出有效控制。在竞技体育中,由于人们对比赛成绩的过度关注,许多教练员与运动员饱受社会压力困扰。为此部分教练员为了追求比赛成绩而对训练急于求成,缺少对训练过程中重点环节合理控制的理念,最后导致运动员比赛成绩出现较大落差。
通过本文对训练强度控制的探究发现,首先对于训练强度造成训练负效应的原因来讲,并不只是教练员对训练强度的认识不够,极有可能是对训练强度控制的重要性的盲目定位、针对性的偏离、合理性的错区、移动性的不准确造成的。其次控制对于训练强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控制得当就会提高运动员成绩并会保持长期性;也会减小运动员受伤病困扰与心理障碍的风险;还会巩固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矛盾化的概率。最后如果对训练强度朝着“赛练结合”的方向加以控制,就会使训练强度无限的向比赛强度靠近,甚至有可能超越比赛强度。体育控制不只是对缓解社会压力有帮助,也对自身有调解矛盾、难题简化的作用,同样训练强度的控制也对提高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调和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带来非同寻常的效益,也体现了控制的价值所在。
[1] 朱亚林,肖自明.体育控制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文史,2001(03):35-36.
[2] 徐本力.体育控制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5.
[3] 高 文.增加训练强度可提高运动成绩[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8(03):43-43.
[4] 孙海平,盛越铭.对训练强度的几点认识[J].田径,2004(06):13-14.
[5] 王安利,刘冬森.力量训练的强度与强度控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06):76-81.
[6] 余维立.对田径训练理念的认识与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6):94-98.
[7] 范运祥.体育运动负荷控制与测评[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8] 陈小平.我国耐力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训练强度失衡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4):10-13.
[9] 唐 健,李敏华.运动强度生理负荷的检测及其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3784-3785.
[10] 孙海平.孙海平指导谈训练(一)[J].田径,2005(05):4-7.
[1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7-99.
[12]故 雪.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心理学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22(1):20-21.
[13]车晓波.现代竞技运动训练强度与竞技状态关系之“否定之否定”观[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04):19-19.
[14]郭成芬,林 玲.关于“训练强度可以超过比赛强度”的歧义[J].安徽体育科技,2001(03):78-80.
[15]余维立.对田径训练理念的认识与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6):96-97.
Value of Training Intensity Control
MA Lin,ZHANG Jian-hua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from social competition, sport has become the best choice for people to release their pressure.It plays a regulatory role in slowing down social press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ncreases its own burden.Therefore,making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essure is needed.In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ve sports training,training intensity is the main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training load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is needed.The control of training intensit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importance, pertinence, rationality and mobility, in order to play its role in improving athletes'performance for a long-term,reducing athletes'injuries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and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es and athletes.The tendency of training intensity control is toward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
Training intensity; Intensity control; Control value;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
G80-05
A
1003-983X(2017)10-0903-04
2017-09-0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TY087);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023);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基金(GST201666);西北民族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 (SYSKF-2016030);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马 林(1991~),男,甘肃临夏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张建华(1975~),男,甘肃秦安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理论,E-mail:zhjh_ty@nwnu.Edu.cn.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