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引起发热的最主要原因为细菌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分离是诊断是否感染的金标准,但是其需要专业的设备,耗费的时间较长,部分病原体无法在实验室内分离,使用受限较大[1]。由此可见,应寻找出更加有效、快速的实验方法,来鉴别细菌感染与否,为治疗疾病提供有用依据,这对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发热查因急诊患者72例,分组比较了PCT、CRPA、WBC的检查结果,过程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发热查因急诊患者72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了两个研究小组。细菌感染组患者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43.2±2.6)岁;非细菌感染组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0~74岁,平均年龄(42.8±2.4)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未见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PCT的测定选用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使用酶联免疫荧光定量法检验,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荧光定量PCT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分为<0.5 ng/mL、0.5~2.0 ng/mL、2.0~10.0 ng/mL、>10.0 ng/mL4个等级[2],其中<0.5 ng/mL属于正常值,≥0.5 ng/mL为阳性阈值。CRP的测定选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验,使用乳胶免疫比浊CRP检验试剂盒。检测结果<10.0 mg/L为阴性,≥10.0 mg/L为阳性。WBC检验选用细胞血液分析仪,使用血常规检验试剂盒,检验结果>10.0×109/L为阳性[3],血培养液使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液培养仪检验。
本次研究统一使用SPSS 19.0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通过n(%)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通过±s表示,当P<0.05时,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细菌感染组(42例)的PCT(ng/mL)、CRP(mg/L)、WBP(×109/L)检验结果分别为(17.41±15.23)、(43.68±24.17)、(14.87±6.08);非细菌感染组(30例)的PCT(ng/mL)、CRP(mg/L)、WBP(×109/L)检验结果分别为(0.44±0.21)、(14.95±6.35)、(10.62±3.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细菌感染组中血清PCT(ng/mL)检验结果<0.5、0.5~2.0、2.0~10.0、>10.0的患者分别有3例(7.14%)、5例(11.9%)、22例(52.38%)、12例(28.57%);非细菌感染组中血清PCT(ng/mL)检验结果<0.5、0.5~2.0、2.0~10.0、>10.0的患者分别有25例(83.33%)、5例(16.67%)、0例、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CRP阳性、WBC阳性的患者分别有39例(92.86%)、35例(83.33%)、34例(80.95%);非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CRP阳性、WBC阳性的患者分别有3例(10%)、8例(26.67%)、10例(33.33%)。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CRP阳性、WBC阳性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T指标对诊断细菌感染的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40/42)、83.3(25/30)、88.9(40/45);CRP指标对诊断细菌感染的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35/42)、56.7(17/30)、72.9(35/48);WBC指标对诊断细菌感染的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57(33/42)、53.3(16/30)、70.2(33/47)。结果显示PCT指标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T是无激素活性降钙素的前肽物质,其在甲状旁腺C细胞中生成,经酶水解为CT、抗钙素、残基三部分。该物质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含量<0.1 ng/mL,细菌感染后会有明显的升高,因此对该指标的检测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CRP能够通过与肺炎球菌C多醣体之间的相互反应形成复合物[4],发生组织损伤、急性炎症、手术创伤、心肌梗死后其含量会明显升高,升高的幅度与损伤、感染程度呈正比[5-7]。此次研究中,细菌感染组的PCT、CRP、WBP指标的总数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CRP阳性、WBC阳性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指标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PCT能够有效鉴别发热患者是否有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强,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1]王洪阁.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108-109.
[2]易小玲,袁 霞.血液检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9322.
[3]王东蕾.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6,2(04):26-28.
[4]叶火林.不同感染性发热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9):3673-3674.
[5]钟光华,康 萍.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鉴别肺癌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8):73-75.
[6]谭 坤.血清降钙素原在鉴别肝癌患者发热原因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03):33-35.
[7]王美兰.血清降钙素原与前白蛋白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1):89-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