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互通研究
孟德娜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借鉴中外优秀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也更能彰显国人的价值判断。本文试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互通性加以研究,从三个方面切入,阐明二者存在互通性,但也要批判的继承,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互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社会的价值观认知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简明概括就是24字方针,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本文研究的侧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互通性问题,这个问题是非常深奥且庞杂的,笔者仅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和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价值观有了互通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和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历史上研究和论述和谐思想的第一人是史伯。他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但是,古代“和”与“谐”是分开的,古人的论述多围绕的是“和”展开的。孔子、孟子等哲学家们也都对和谐的思想加以论述。孔子强调“和”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根本,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他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同时,孔子也提出了“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和”不意味着无差别,比如:“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和”本身渗透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闪耀着思辩的光芒。孟子也强调“人和”,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不仅儒家学派有关于和谐的相关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释”和“道”中也有很多思想的火花诞生。如佛教文化中的“因缘和合”说;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说。可见,在古代无论哪个学派,和谐思想已经深入国人的血液和思维中了,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运用各自不同的有关于“和谐”的观点和理论,去进行人自身的修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处理人自身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深深的打上了克己、修身的烙印。向内修为,净化自身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该做的事情。比如,儒家提倡的“正心修身”;佛教中讲的“六根清净”以及道家思想中的“清心寡欲”,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追求人内心的和谐。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提倡和谐天人观。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罢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可任意妄为,要天人和谐。“道法自然”说是道家思想中处理天人关系的一个观点,和儒家思想中关于和谐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天地间万物生灵并行不悖,和谐统一。
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方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如果自己不愿意做、做不到的事情,也不强迫他人去做,推己及人,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焉能不和谐?今天的中国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习惯性的保有传统价值观的痕迹——与人为善。
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前文提到的“礼之用,和为贵”,贵和思想广泛流传,几乎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简单讲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二者正是体现了:和同之辩。人与社会不能和谐发展,那势必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将难以为继。
甚至可以说,我们处理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是以和为贵的。历史上,我们倡导过“四海之内皆兄弟”;“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反对使用武力,而主张用文德来感化外族异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之和谐互通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当然不能全盘照搬照抄古人的做法,毕竟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和谐思想,产生在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时代,它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因此,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互通性,不是研究的目的,而是要通过研究互通,知道我们在传统中要继承什么,怎样扬弃。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趋恶化等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通过扬弃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和谐理念,能够很好的重拾和调整人们所失落的人心,这才是我们研究和谐思想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些许理论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报告中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全”和“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空间”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时间”要求。传统文化价值观中闪耀着法治的光芒,通过批判和继承,找到传统文化价值观中法治思想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乃至依法治国建设找到文化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法治思想比较健全的,当属先秦法家。《管子•任法》中说:“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为大治。”《管子》还有“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可见,古人就有法治思想的终极追求:“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的法治理念。今天,这一理念被很好的继承和实现着。薄熙来、苏荣、徐才厚、周永康等,这些省部级、副国级、甚至正国级高官的落马,再次证明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官级不是护身符。《韩非子》中有“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要统一、严苛、公正、讲信用。同时,他主张治国之基就是法律,一旦法律制定,就要严格遵守并执行,不应有任何例外。“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国家之强弱取决于你对法律的态度。这句话,习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曾引用过,他讲到: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中西方的法治理念差异中,破解中国法治的谜题。不可否认,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法律制度比我国健全、缜密;发展历史也比我国悠久。西方的法治理念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孕育和确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彼时之中国还处在漫长的封建制度中,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现代法律精神萌芽的土壤。显而易见,我们可以在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吸取西方国家的一些法治理念或者具体做法来为我所用,毕竟现代化进程中,有的问题他们曾经面对,而我们是没有经历或者说正在经历着。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中西方有着巨大的国情差异,有些理念和做法决不能照搬照抄。比如,中国文化中一直把“善”作为一个人德行之必备,并且始终相信着: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文化则不然,他们制定缜密的法律就是为了防止人性之恶。因此,学习西方法治之路可以,但一定要清楚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理念绕不开“礼”与“德”,提倡“中正之道”。正如前文所讲,在吸收西方法治思想的精华时,要结合中国的文化特质。荀子说:“故非礼,是无法也”(《荀子•修身》),意思是只有符合礼义规范的法律才称之为法。此外,司法也要公正,符合“中”的标准和要求,不偏不倚。习近平引用古语:“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他强调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点上,我们不会动摇。
虽然,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法治理念,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之处,但是两种语境中,传统文化价值中的法治理念还有很多历史局限性。比如法治与人治的比较。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法治精神,也强调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事实上在人治为特征的王权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艺术创作中这种时刻只能设计成“包拯打龙袍”,但是这种美好的期许是能够在今天被借鉴并付诸实施的。再有,历史上法律的公正,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没有制度的保障来具体实施。
爱国,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伟大时代,新阶段,弘扬爱国主义,汇聚各方力量,把国家共同的价值目标转化为每个人的自我行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社会主义尤为重要。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也有新的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方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来的,意思是在民族大义和个人安危之间要舍生而取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要有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汉代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化旗手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可见,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悠长,它们都可以成为新时期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也正是在这些高尚人格的感召与鼓舞下,为了祖国的前途与命运,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奔走呼号,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惜。因此,加强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征进行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再塑造,帮助大学生形成奋发有为的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同样,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爱国精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造就了国人的“忠君”、“家国情怀”“安土重迁”等观念。其实古人爱国,家、国一体,与君王也是没有明确区分的,当然也就不能形成现代的国家观念和民主的思想。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具体表现为: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爱自己的同胞、爱灿烂的文化、爱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外化为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了西方文明等成果,逐渐形成的,是当代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任何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西方的价值观不加以“现代化”、“中国化”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特别是,企图复制传统文化的思维或是用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观篡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都是危险的,值得我们警惕和防范的。
[1]http://news.qq.com/a/20140516/001966.htm
[2]《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23日)
[3]《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理论探讨,2007(2).
(责任编辑: 李冬青)
D616
A
1007-421X(2017)01-0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