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杰
论《仲夏夜之梦》的语言特点
崔永杰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系,驻马店 463000)
《仲夏夜之梦》是莎翁的喜剧作品,也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是在语言表现风格上具有显著的特色。戏剧是舞台表演艺术,在《仲夏夜之梦》创作中,多变的修辞手法、丰富的对语模式、隐蔽的反讽、幽默的双关语风,以及歌唱、独白的使用,更展现了莎翁戏剧语言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也为我们从中来探索作者的创作思想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语言特色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第十二个作品,也是浪漫主义戏剧中的不朽著作,语言特色上简洁、幽默、性格化的特征,使其成为追求爱情自由,反抗封建婚姻的脍炙人口的文学典范。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年轻时的作品,也是融合轻松、幽默,以及富有滑稽与趣味情节的戏剧作品。该作品从时代变化来反映客观事实,又充分发挥浪漫手法来增强戏剧的传奇特色。在世界各地演出中,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也成为莎士比亚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代表。该剧讲述的是关于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从文章初始背景交代中,四个年轻人带着对爱情的憧憬而相遇于森林,在众多人物角色的碰撞中,精灵迫克错点了支配爱情力量的“爱薇花”,以致于带来一系列误会,随着剧情的发展,仙王收回魔法,并成全了赫米娅与拉山德、海丽螂与狄米特律斯的爱情。在整个故事发展中,莎士比亚通过欢快、轻松的语言表达,在继承传统戏剧表现中增添了浪漫主义手法,也使得剧情更富活力,激起了人们对爱情、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从剧情故事发生时代来看,尽管莎士比亚选材于希腊神话,但从人物角色及思想表达上,却符合莎士比亚的时代特征。可见,莎士比亚在立足现实与想象中,刻画了仙人、精灵、人神合一的一个梦。针对该剧的评价褒贬不一,赞誉者提出该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是莎翁戏剧作品中最为令人开心的喜剧。[1]贬抑者提出该剧所反映的爱情故事枯燥荒唐。[2]但从人文主义视角来看,莎士比亚从《仲夏夜之梦》中向我们展示了对现实人生的拷问,更是从争取人性自由上奠定了这部作品的不朽地位。
(一)对语模式的广泛应用
在戏剧创作语言风格上,莎士比亚更擅长通过对情境的模拟来呈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并从对话表达中来传递喜、怒、哀、乐,从而形成独特的对语模式。我们从《仲夏夜之梦》的语言手法分析中,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作者在对语模式的运用技巧,特别是将角色的情感作为对语模式的主体,便于观众从中来感受不同人物的情感动机,拉近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能够让观众从戏剧情节的发展中,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戏剧表现力。同时,在双语对话中,莎士比亚巧妙的运用多种语言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增强人物情感的表达。
(二)对反讽手法的应用
反讽作为修辞手法中的常用表达,在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反讽手法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具有隐蔽性,在理解与认知上需要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其中的韵味。作为戏剧家与文学家并重的莎士比亚,利用反讽手法来表现最直接的情感,从而便于观众从揣摩中领会其写作技巧。很多时候,对于社会的评判性言论是容易引起统治阶层的不满的,而反讽手法能够委婉的表达创作者的真实意图,能够增强作品的社会意义,而又保护了作品。同样,在《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陈述中,反讽手法的使用,既能够加深观众的心理印象,还能够从情感的共鸣中,激发观众的心理认知,获得强烈的人文影响力。莎士比亚从人物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刻画中,将反讽手法来进行表达,如借助于眼泪来表达喜悦,借助于欢笑来反映内心的悲痛,这些场景的设置,所形成的反讽效果是强烈的,对观众的影响是震撼的。在情节的发展中,观众能够从中明白眼泪与欢笑的真正涵义,能够从故事情节的纵横交错中更加理解作者的内心期许,读懂作品的真正意义。[3]因此,反讽手法的运用,成就了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地位,也规避了封建阶层的敏感神经,让自己的作品得以流传并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三)双关语的应用
双关语是从文学语言的修辞上,对于不同意义的词汇,利用文学语境分析来表达相互关联的意义。我们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中,不仅可以看到大量反讽手法的运用,同样还有很多双关语法的使用。从语言文字层面来看,作者将某一涵义的语言进行直接陈述,而对于观众来说,借助于上下情节的关联,再加之对剧情的分析,很明显能够从中洞晓作者的另外一层意义,进而增强了戏剧作品的诙谐与幽默,提升了观众对戏剧作品的阅读兴趣。在《仲夏夜之梦》双关语法的表现中,观众随着人物角色的情感变化而波澜起伏,因主人公的喜而喜、悲而悲,而正是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让莎士比亚的悲剧表现出喜剧味道。[4]
(四)暗喻的应用
暗喻作为隐喻表现方式之一,从本体与喻体的变化来看,暗喻往往借助于比喻来传达其强烈的修辞意义。在《仲夏夜之梦》中,对于暗喻手法的运用较多,如在对话中用凋落的玫瑰喻指Lysander和Hermia苍白的脸颊,在剧情发展上,Hermia的父亲反对他们的爱情,就好比即将凋谢的玫瑰一样。从语言修辞效果来看,利用暗喻更能突显鲜明的爱情。
(五)模糊词汇的应用
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相比,模糊词汇在意义指示上存在不明确,而模糊词汇又能够增强读者的想象力。如在语言陈述中利用同音、同意词汇来强化语境的双重意义,获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
(六)歌唱与独白的应用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喜剧,在对情感的表达中多利用歌唱、独白等方式来增强剧中人物的想法。歌唱是抒情的最有效表达方式之一,也是实现剧情转换的常用方式,如可以通过歌唱来介绍背景信息等。独白是一种阐释内心感受的语言方式,尤其是在一个角色的情感世界里,独白的运用更能够表达深切的倾诉。如在Helena在对Demetrius表达深切爱意时,选用独白方式,将面对爱情时的痛苦挣扎来激起观众的情感认同,增强戏剧对观众的情感共鸣。
(七)极富变化的表达手法
从选材背景来看,《仲夏夜之梦》的故事源自古希腊神话,而在语言特色上又具有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由此所形成的语言表达手法,能够在不触犯封建统治阶层的前提下,任由作者升华理想主义情感,从而将剧情的构思营造在仙人、精灵与人神的世界里。如仲夏夜的森林既传奇又浪漫,蕴涵着无数的生命力。在情感刻画上,将人的思想与情感注入仙界、精灵,以及其他飞蛾、蛛网等生物原型中,在解读有血有肉的文学艺术形象中,利用仙灵的话语来表达意味深长的寓意,实质上是对现实人生的诗意升华,为剧情的发展增添了传奇色彩。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一方面从人物的设置与剧情的发展中为我们营造了浪漫主义的喜剧背景;另一方面在表达对人生的理解与深刻认识上,将追求爱情自由作为歌颂的主题,突出了该剧的喜剧地位。语言是戏剧创作的基本载体,其丰富的语言应用技巧成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一大特色。莎士比亚通过对语、反讽、双关、暗喻、歌唱、独白,以及多变的表达技巧,在幽默、诙谐的语言中讲述着一段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为我们细细品味作品的精髓,理解莎翁的伟大艺术情感创造了条件。
[1]项莉.论《仲夏夜之梦》的英语语言风格[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21-24.
[2]郇芳.浅谈《仲夏夜之梦》的喜剧语言[J].语文建设,2014(15):67-69.
[3]覃春华.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解读——以《仲夏夜之梦》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8):87-89.
[4]刘蓉华.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解读——以《仲夏夜之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4):35-37.
(责任编辑: 李冬青)
G256.4
A
1007-421X(2017)01-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