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波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信息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而运算能力则排在其余诸能力之前.可以这么说,数学就是计算,离开了计算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计算能力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各种小游戏或者是小竞赛之类的活动(如用拼图游戏来验证“勾股定理”,用概率知识来验证各种“中奖”活动的公平性等等)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学习和计算,提高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也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很重要.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1.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加强简便运算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让学生熟记常用数据.计算中的常用数据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在被开方数是分数的化简中,通过总结规律,找到简单的化简方法,使学生在化简时能达到口算的程度.平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简便计算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看和想是运用简便计算的关键.
2.要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是防止计算出错、提高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前提保证.比如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就应该要注意让学生做到: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根据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看能不能进行简算等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正确的计算;学会认真地检查.这样可以提高正确率.
3.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卷面洁净,即使是草稿,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计算时要让学生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能养成一种较好的学习习惯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
4.在运算中,如果能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就能很好地掌握一些计算技巧,有助于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三、加强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
当各种运算方法综合运用时,知识间易发生混淆导致学生出错.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知识体系上注意从易到难的原則,对各种学生可能遇到的情况有一个预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用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课本上只提供了形如x2=16这类简单的题型,对于解形如640(x-2)2=250的方程时,许多学生往往容易出错.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由易到难地让学生从题型x2=16演练到题型640(x-2)2=250,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归纳出用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2=c(ac>0)的步骤,这样学生再做类似题目就不易再出错了.
另外,要把对学生笔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而且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例如,对于完全平方公式,在计算中有很多学生总是把(a+b)2=a2+2ab+b2写成(a+b)2=a2+b2,于是我就编了个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首平方,尾平方,2倍首尾在中央,这样学生就不易出错了.我在每周都安排一节习题课,内容中都有突出计算技能的笔算训练,一般是用10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并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重点.只有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对笔算技能的训练认真加以落实,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四、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每节课用2-3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同时,利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做一个判断.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这样可以提高计算速度.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究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