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石化设计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49)
关于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
王超(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石化设计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49)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推动与其有关的相关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油气储运业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油气储运需求的提高,我国投建了越来越多的油气储运管道工程项目,与此同时,油气储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一些油气储运技术正处于不断革新当中,同时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油气储运技术。而未来,人们对油气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升高,所以油气储运技术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仅供参考。
油气储运技术;石油;天然气;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能源问题是社会各界所重点关注的一项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提高,人类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新的能源虽然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开发出来,但终究不能完全替代油气能源。所以,现代油气开发量可谓逐年升高,相应的油气储运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保障油气储运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必须要不断开发更好的油气储运技术。笔者结合实际,对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浅要分析,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自从我国在21世纪初拿下南海油气开发权之后,我国开始了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探索。但由于我国的海洋油气储运技术起步较晚,所以目前仍然不够成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海油气开发效率的提升。虽然在海洋中储备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但受制于技术原因,我国一直未能对广阔的海域领土中的大量油气能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但是,对这方面的探索一直以来都是油气业内的重点方向,所以未来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现阶段,我国对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的应用还只浮于表面,一些技术上的核心重点问题仍未突破。对于海洋油气的开发来说,不单单要具备成熟的技术,还要具备成熟的配套技术,尤其是需要先进的水下自动化技术及其配套设备。然而,水下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都有着极高的专业性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容错率极低,所以未来还要继续加强技术操作。其次,在海洋油气储运设施方面,目前在深水地区的油气储运设施建设难度仍旧十分之大,投入也十分之高,因为深入区的环境及地貌是非常复杂的,而我国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资金上,目前都尚未能满足要求,这也是未来主要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海洋油气储运一般都属于长距离运输,所以所需建设的油气储运管道都是长距离管道,工程十分浩大,建设难度也较高,这点也有待进一步攻克。
虽然现今我国的陆地油气储运技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地步了,也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时,仍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当遇到冻土地带时,在油气储运管道敷设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油田又大多处于边远地带,所以油气储运距离较长,相应的油气储运管道也大多都是长输管道。而在长输管道的敷设途中,难免会经过多年冻土地带,这些地带上有着极厚的冻土层,给管道敷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我国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敷设常温输送管道来解决,但这并不能根治问题。而未来,我国在这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热管技术、架空敷设技术、木屑护坡技术等来解决冻土地带的管道敷设难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油气能源需求量的增多,对油气储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虽然给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更给予了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研发和改进许多新的油气储运技术,其中之一就是吸附储气技术。吸附储气技术主要是针对天然气的储运,它是利用特殊的方法,在储气容器中输入活性炭,然后利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吸附容器内相对气体浓度低于它的气体,以达到储气目的。吸附储气技术与传统的天叹气存储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降低压力及减少能耗。未来,吸附储气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油气混输技术也是目前我国在油气储运技术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对油气混输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时至今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却十分显著。通过油气混输技术,能够同时对石油和天然气两种能源进行储运,从而极大地提高油气储运效率,节省成本。目前在油气混输技术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长距离管道建设和海底运输增压问题。
将油气存储技术应用于地下水封洞库及盐穴中,也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不过,由于我国目前对地下水封洞库及盐穴中的油气能源的开发还比较少,所以现阶段油气储运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少,但未来随着油气储运技术的提高和油气开发规范的扩大,这将会成为一项主要趋势。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人们对石油和天然气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对油气储运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海洋油气储运技术、冻土地带管道敷设技术、吸附储气技术、油气混输技术以及油气存储技术在地下水封洞库及盐穴中的应用,都将是这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
[1]贾鹏.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研究[J].化工管理,2016,(05):136.
[2]李润富,刘佳.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化工管理,2016,(03):167.
[3]宋文婷.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J].化工管理,2013,(06):22.
[4]黄维和.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J].油气储运,2012,(06):411-415+487-488.
王超(1983- ),男 ,吉林公主岭人,设计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石油化工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