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摩洛哥

2017-03-04 18:26张永朋
旅游 2016年11期
关键词:马拉喀什菲斯

张永朋

在非洲大陆的西北角,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奇妙国度,它四面“环海”:东南背撒哈拉大沙海,西临浩浩大西洋,北依地中海直布罗陀。它幅员不过湖广两省大小,却也有着文明的深度和广度。它七彩缤纷,眩目多姿:从马拉喀什的雕梁画栋千姿百态到古城菲斯的天方夜谭,从卡萨布兰卡大清真寺的万般惊艳到梅克内斯的惊喜满途,从撒哈拉沙漠的漫漫黄沙到直布罗陀的天涯海角,更有舍夫沙万的梦幻蓝彩和艾西拉艺术小清新。毫不夸张地说,其万千姿彩绝对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马拉喀什 风情浓郁

由于我做的攻略比较到位,而且天生方向感很好,所以从旅行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带着小伙伴“按图索骥”,探索名胜。马拉喀什有着我们所向往的浓浓的异域风情。这里不只有精美绝伦的伊斯兰建筑,更有着迷人的历史人文风情。在马拉喀什的麦地那(指有城墙的老城区),房子全是粉红色的。弯弯曲曲的小巷如蜘蛛网般蔓延,极易迷路,但也因此更加迷人,因为下一个转角随时有惊喜。大街小巷的各色店铺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手工制品,其中彩色瓷器堪称一绝,花纹精美色彩艳丽,当整间铺子都挂满瓷器时,就是一道让人惊艳的风景。

马拉喀什的皇宫、神学院和博物馆等建筑雕梁画栋,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认为人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应该画在墙上。建筑内外一般采用彩色马赛克以及各种雕花图案,马赛克用色大胆而雕花极其精致,有一点浮夸,却是伊斯兰文明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位于新城区的马约尔花园也是一大惊喜。那是一座占地12公顷的美丽的植物花园,同时也是艺术家集聚的地方。院内花繁叶茂,小桥流水,种有数十种形态各异的仙人掌。最让人叫绝的是从小道到花盆,从亭子到房子都极其大胆地涂着鲜艳夺目的颜色,置身其中仿似童话世界一般。

傍晚时分我们走到德吉玛夫纳广场,那里是马拉喀什人生活的一个缩影。炎热渐渐散去,留下太陽的余晖。广场逐渐变得异常热闹,游人如织。摊贩摆起了烧烤摊档,不停地吆喝着路过的游人光顾。卖工艺品的小贩和兜售撒哈拉沙漠团的人会不停地切换日语韩语中文向我们打招呼招揽生意。穿着各种奇装异服的柏柏尔人会邀请你一起合影然后要点小费。还有各种杂耍引起游人的围观。如果你不嫌小贩不停地缠着你,那么广场的千姿百态会让你流连忘返。

同行的一位小伙伴心血来潮要和一只巨大的秃鹫合影,结果大鸟一放肩上尖利的爪子就抓得他呱呱大叫,立即引起路人围观哈哈大笑。还有另外一段插曲,小伙伴们都看了网上的帖子,非要尝尝当地特色的蜗牛。我打着饱嗝本来是不打算吃,小伙伴特地端了一个给我,结果我刚吞下肚子,身后就听到小伙伴一声大叫。原来是看到蜗牛的触角觉得恶心,结果个个都不吃了,我心里大呼上当。说实在我觉得怪怪的没觉得好吃。

我们走上广场一角的天台餐厅,每人点上一瓶专门宰客的饮料,就可静静俯瞰广场的万种风情。6月的摩洛哥要8点半才天黑,淡淡天光与初上的华灯融为一体。广场一片繁华,烧烤摊升起片片白烟,朦胧了灯光,煞是好看。爱好摄影的小伙伴们把饥饿都忘了不知疲倦地拍照。马拉喀什之美,让人欲罢不能。

撒哈拉沙漠 奇妙旅程

在马拉喀什游览了两天后,我们参加了当地的沙漠团,前往南部的撒哈拉沙漠。第一天穿过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脉,沿途有不少有趣的景点,包括曾经在一些电影中出现过的阿伊特本哈杜村,还有让人万分惊喜的大峡谷。第二天的下午4点多才到达沙漠边缘的小村庄梅尔祖卡,在旅馆下车时热浪翻滚,估计有40多度。旅馆后面就是大片沙丘。

晚上我们要在沙漠里住一晚帐篷,进去前要在旅馆放下大件行李,然后背个小包,装上一晚所需用品。撒哈拉的天气要么是暴晒,要么是风沙。严重点的是沙尘暴。一瞬前还是烈日高照,转眼就吹起了风沙,还好没有到沙尘暴的级别。我们都得像阿里巴巴那样把头脸给包着。等到6点半左右没那么热了我们才骑上骆驼向沙漠进发。

撒哈拉沙漠!一个在初中地理课上认识的名词,一个存在于天方夜谭中的世界,一个曾经只在脑海中闪现过的神秘地方,就这样展现在了眼前!颠簸在骆驼上看着一望无际延绵起伏的沙丘,单调而新鲜,索然又刺激。风一直刮个不停,可以看到沙丘表面轻尘的快速流动,也可以感受到沙子吹打在身上,渗进眼睛里。虽然蒙着嘴脸,依然能够嗅到沙的气息。由于风沙不算太大,所以能见度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但还是朦胧了太阳,看不到影子。

骆驼骑久了大腿内侧会被磨得很痛,有位小伙伴在印度有过痛苦的经历,早就跳下了骆驼步行。在沙漠走路不比沙滩,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不过只要能够自由拍照就不会觉得累的。骑一个多小时的骆驼才到达营地。那里搭了几个帐篷,每个有十来平方米大小。我们四人住在一个帐篷里,有四张床垫,中间以毯子分开男女。

在餐厅帐篷用过薄荷茶后已经累得不行了,躺在沙发上都不想动。晚饭差不多10点才开始,我草草吃了几口回帐篷休息。晚上在帐篷里还是很闷热的,床垫上还是能摸到一些沙粒。手脚皮肤都沾满了沙子,而且很干燥,辗转间将就着睡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风沙停了,天蒙蒙亮,风平沙静,天气清爽,这时的撒哈拉最是温顺。我爬到附近最高的沙丘上欣赏一望无际的沙海。沙丘曼妙的曲线特别迷人,而我对曲线又有特别敏锐的触觉,觉得好看得让人感动。沙丘上都有纹路,有规律又毫无规则地排列着,想像不出风是如何绘画出这样的图案的。由于天空中没有云的映衬,所以沙漠的日出没有各种绚烂色彩。缓缓升起的太阳让沙漠披上一层金色,顺光的方向天逐渐成浅蓝色。光线还很柔和,西边还挂着一轮圆月,身影淡淡。

我们在沙丘上滑了一会沙,趁热起来之前就骑上骆驼往回走。这回有太阳了,骆驼连成一排走,投射出长长的影子,非常好看。沙漠少了沙的朦胧,照片拍出来是清澈而金黄的。路上还拍了视频,记录这难忘的片段。此等经历,人生难得体验一次啊!回到旅馆用过早餐后,洗个澡冲掉一身沙子,换上干净的衣服,那种感觉甭提多舒爽。

迷城菲斯 天方夜谭

从撒哈拉地区坐车到摩洛哥中部的菲斯古城几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几年前我在西班牙旅游时读过《西班牙旅行笔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是一个活着的天方夜谭,要是有一张载着阿拉伯人的飞毯突然飘起来,你也不会感到奇怪,人们还维持着那神话里的生活。”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摩洛哥,最初的最初,我就是冲着这段迷人的描写而来的。

到达后的第二天,我们专门请了一位当地的导游。我用“迷城”来形容菲斯,是因为菲斯的麦地那如迷宫一般,堪称极致。我们从城外高处俯瞰,麦地那建在低矮的丘陵之地,米黄古旧的老房子密密麻麻地簇拥在坡上,一直延伸至低地。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传音塔散布于城中。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全景非常大气磅礴,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也非相机所能完美表达。据向导介绍,菲斯的麦地那占地不过3平方公里,却有9400条巷子,126座清真寺,住着35万人!其密集的程度可想而知,在里面走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

参观完外城及皇宫大门,我们从蓝色的布日卢门进入麦地那,有种穿越千年的感觉。比起马拉喀什,这里的巷子更窄更曲折,街道两旁的小铺卖着各式传统工艺品:地毯、丝绸、围巾、绣花鞋、长袍、首饰、银器、瓷器、铜器、皮革制品;还有市场卖蔬果肉类各种香料和无数不知名的当地小吃,将琳琅满目眼花缭乱这等词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巷子太窄,这里除了步行就只能骑矮小的驴子和骡子,马太大是不行的。以前我是分不清这几种动物的,在这里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出来。小巷相交的地方还有专门的交通标语标明哪些巷子是可以给驴、骡通过的。

偶尔会经过一些清真寺,非穆斯林是不可以进去的,但从门口可以看到里面的小庭院和精美的马赛克。4到7岁的穆斯林小孩子需要在这里学习《古兰经》,7岁后到学校学习阿拉伯语和法语,如果是柏柏尔人,还得学习柏柏尔语,高年级才会接触英语,但不是都会学。我们碰到很多人就不会说英文。不过店主一般会说英文,缠着你兜售。

菲斯的瓷器、铜器、围巾都是我的最爱,可惜箱子太小不能多买。菲斯的皮革制品非常有名。城里还有传统的皮革染整作坊,是到这里旅游必须一看的地方。我们登上作坊周围的天台,就可俯瞰作坊内的一片大染缸。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随便拍一张都可以做明信片!

我不记得《天方夜谭》里描述的世界是怎样的,但正如《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的一样,菲斯就是一个活着的天方夜谭,诚不我欺!这是一个多年的向往,而今亲历,完满而无憾。

舍夫沙万 梦幻蓝城

你想象过一座小城房子全都涂成粉蓝色会是怎样的吗?那是一种很梦幻的神奇感觉。旅行的第10天我们从菲斯坐了4个多小时巴士到达摩洛哥北部的蓝色之城舍夫沙万。

入住的旅馆小巧精致,在房间透过窗户,外面小城的景致就是一幅画。这趟旅行全程酒店都非常舒适而且经济实惠,由于是和小伙伴分摊的双人间,人均每晚也就相当于一百多元人民币。打理旅馆的是个读法律毕业的年轻人,非常的热情。我们放下行李,刚好他也要出去,就充当了我们的向导。

舍夫沙万也是建在山坡上,远远看去是一片白色和粉蓝色的房子,非常特别。这和地中海的蓝白房子不同,爱琴海圣托里尼的是白色的房子和蓝色圆形的屋顶。这里的房子有的全是粉蓝,有的只刷了墙脚一圈。门很多是深蓝色的,色调深浅略有不同,但全都蓝得很好看。游走在蓝色的小巷子里,到处都见栽种有小花,道旁是各种彩色的地毯、丝绸、陶瓷等工艺品,由粉蓝的墙壁衬托,带来视觉的冲击。6月的气温舒适温柔,游人不算多,密度刚刚好。我们慢悠悠地走着,感觉就像掉进童话的盒子里,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美妙的地方。世人皆知爱琴海有圣托里尼,却不知摩洛哥还有舍夫沙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实在不分轩轾。

旅馆小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城的来历。在几个世纪以前,一群被西班牙政府驱赶的穆斯林来到了这里定居,他们把房子涂成了绿色,绿色是伊斯兰宗教的颜色。再后来,又从西班牙来了很多犹太人,他们又把房子涂成了粉蓝色。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都回到了故土。剩下的当地人决定保留这种蓝色一直至今。这里的人觉得把房子刷得好看是对客人的欢迎,所以逢年过节都会粉刷一遍。

舍夫沙万到处游走着喵星人,和小城一样慵懒。其实不光是这里,我们去过的所有地方到处都是猫。在清真寺里,在罗马遗址内,在麦地那的大街小巷,在机场里,甚至在沙漠的营地里都有猫的踪影。曾经到过土耳其,那里的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穆罕默德称喵星人是洁净之物,使伊斯兰信徒把爱猫视作善行的一部分。但人们一般不把喵星人养在家里,而是任由它们到处大行其道。

当地民风十分淳朴,从马拉喀什、菲斯过来对比特别明显,人们都很友好,不会缠着你买东西或者给你带路要小费。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我们傍晚在一开阔的广场用餐,45DH一套餐,包括前菜、主食和甜品。广场悠闲和谐,坐着完全都不想走。

吃完晚饭才7点,离日落都还算很早。我们从广场爬到对面的小山上。山顶上有一座白色的西班牙式清真寺。寺后面有一群小孩在踢球,就在坡顶上踢。球没有气,滚不远,但还是会不时地滚下山坡,然后会有人屁颠屁颠地跑下去捡球。我们懒洋洋地坐在寺前的台阶上,吹着清凉的山风静静观赏夕照下的蓝色山城。这天的夕阳真的很柔和纯美,把脚下小城染成了金蓝色,梦幻得有点不真实。

直布罗陀 天涯海角

在舍夫沙万悠闲地待了两天,第三天一早我们托酒店包了辆车到最北部的港口城市丹吉尔。丹吉尔除了位于地中海出口,它还处于非洲大陆最西北角的位置。市区以西半个小时车程可以到达Cap Spartel,那就是大陆最最角落的地方,所谓天涯海角,那就是我所理解的海角。

可司机没去过那个地方,而且还不懂英文,一路基本无法沟通。还好,他机灵地打电话给他表弟做翻译。他表弟刚好就在丹吉尔读大学,英文很不错,他就干脆叫上表弟同行。表弟也没去过那個地方,我拿出万能的GPS说我来指路。还好表弟不光英文好,方向感也不差,干脆拿了我的手机定位去给他表哥指路。我们得遇贵人都十分庆幸,不然恐怕是去不了的了。虽然走错了几次,不过最终还是成功到达目的地。

当海涛的声音响起在耳边,深蓝浩瀚的大西洋从视觉的地平线上缓缓出现,那个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Cap Spartel其实只有一座黄色的灯塔,但以灯塔为界,左边就是大西洋,右边就是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想当年我还是勤奋好学的学生时就对这种地理名词特别向往,幻想有朝一日能到此一游,而今终于了却心中的夙愿!这里没有令人惊艳的景色,但从茫茫沙漠走来,经历风沙,看见过沙尘暴,穿过大山和丘陵,在大陆的尽头,在天涯海角之处,遇到无垠的汪洋,心灵上有种难以言表的震撼。那种到此一游的心态瞬间变为不虚此行。

艾西拉 艺术清新

摩洛哥之旅如果以撒哈拉沙漠和舍夫沙万作高潮并结束于直布罗陀的海之角,应该已经非常完美了。怎会料到还有那么一个如童话般的艺术之城艾西拉,清新之处比起舍夫沙万竟然不遑多让!

离开Cap Spartel,我们大胆地开发了一条新路,用GPS导航沿着大西洋沿岸的一条小路往南前往艾西拉。沿途全是无敌的沙滩海景,有不少人在畅泳晒太阳。天气好得出奇,阳光明媚,20多度的气温十分舒适,打开车窗吹着和煦的海风嗅着清新的潮气,舒畅之极!

到达艾西拉后我们在酒店一直睡到下午4点才出门。艾西拉是摩洛哥的艺术之城,每年有很多浪漫主义者、诗人、摄影家以及电影艺术家从世界各地前来作展览。麦地那建在海边,房子有着地中海风貌,主体是洁净的白色,在蓝天下分外圣洁。麦地那的巷子也都很窄,非常干净,我们走进一些巷子深处,惊奇地发现两边墙壁涂有各种鲜艳夺目的色块,许多墙壁上更有一幅幅令人赞叹的壁画!一些小胡同更是种了很多鲜花盆栽,而6月份正是繁花绽放的时节。有的人家在阳台种了一大丛粉红色的三角梅,满满地溢了出来,抬头仰望,在晴蓝的天幕下分外妖娆。心中不禁惊叹:这里也太有诗情画意了!漫步其中犹如人在画中游,小清新的感觉简直从毛孔渗透进全身。

这里的壁画据说均是出自艺术家之手。我们一路寻找大师的壁画,几乎每条巷子每个转角都会碰到惊喜。在一条巷子,我们碰到了一位老画家正在作画,他在小画坊外面的墙上画了非常好看的花纹图案,见我们喜欢,就问了我们的英文名字,然后用阿拉伯语拼写出来送给我们,让我们十分惊喜。

很喜欢一句歌词: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除了没有雪,这句歌词反映的天地壮阔与人生快意就是这趟旅行的很好写照。共谁同航是旅途欢愉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次万里约网友旅游,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新鲜又有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两周的摩洛哥之旅短暂,脱离了现实之逆旅,掉进了一个很不一樣的童话盒子里,让感观经历了各种多彩奇幻又有温度的体验,为欢之极致,此生难忘!

猜你喜欢
马拉喀什菲斯
《马拉喀什》汉译文之对比赏析
漂洋过海去死亡
欧盟加入WIPO《马拉喀什条约》
马拉喀什记忆
殖民统治酿造的悲剧
乔治·奥威尔《马拉喀什》中的写作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