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萍
摘要: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称为“奈良朝文学”。奈良朝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事记》和《万叶集》。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于712年编撰成《古事记》。书中主要由帝纪与旧辞两部分构成,帝纪记载了历代天皇的历史,旧辞则主要为神话传说。本文重点研究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的创世婚姻,进而了解当时日本国民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等问题。
关键词:创世婚姻;《古事记》;传说;遣唐使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88-02
在日本最早有记载的文献当属《古事记》。正如大多民族神话一样,《古事记》上卷亦是由开天辟地的神话开始,但有所不同的是,在《古事记》中,当天与地首次分开的时候,在高天原首次出现了天之御中主神、高御产巢日神和神产巢日神三位神仙,并且又陆续出现了众多神仙,“于是天神乃命令伊耶那岐命、伊耶那美命二神,使去造成那个漂浮着的国土,赐给一枝天之琼茅”,自此日本国家形成,万物衍生。与此类似,中国亦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年代,通过这种神话故事为人们解释了天地万物从何而来,人类由何而生,中日两国可谓异曲同工。作为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上卷为神话,中、下卷为帝纪。《古事记》虽然不如《日本书纪》具有史学研究价值,但是它所记录的日本古代传说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它体现了当时日本人对日本国土的诞生﹑自然万物的繁衍等一系列较为朦胧的认识。
周作人在《古事记》译著中评价日本传说,“自有其特色,如天真、纤细、优美,但有些也有极严肃可怕的”。即使如此,其本人并未否定《古事记》中的神话本身,而是主张应从神话中发现其中的历史真相,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去除虚构部分,考察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
在日本这个国家尚未形成的时候,它就像一块漂浮在海上的水母,混沌不清,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用长矛的矛头滴下的水变成了淤能基吕岛,并在这片岛屿上,立起柱子,以此柱为中心建造了八寻殿。二神约定绕着柱子转圈,男神从左边,女神从右边,当二神再次遇见的时候,女神首先开口:“哎呀,多好的一个男子。”男神配合回答:“哎呀,多好的一个女子。”于是二神开始在屋子深处的寝宫行夫妻之事,并生下水蛭子与淡岛二子,可这两个孩子由于有问题,都没有视为二神之子。于是他们重返高天原请教众神,为何所生之子如此不如意。此时被告诫:在围绕柱子转圈以后,女方不能先说话。于是二神返回,重新围绕柱子转圈,再次遇见时,由男神伊耶那岐命先开口,重复了同样的对话,此后二神所生之子便无异样。
中国也有类似的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化生万物。据说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捏土造人,每天能造出70多样东西。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少数民族阿昌族,也有自己口口相传的创世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包括天公遮帕麻与地母遮米麻创造天地、人类诞生、补天治水、降魔斗法、重整天地五个部分。遮帕麻是男神,创造了天空﹑太阳和月亮﹔遮米麻是女神﹐她的两只乳房变成太阳山、太阴山,摘下喉头当梭子,拔下毛发织大地,脸上流下的鲜血变成大海,女神又用她的肉托起了大地。二神结合﹐九年后产出一颗葫芦的种子。种下以后结出一个磨盘大的葫芦,剖开后从里面走出南方9个少数民族。由于遣隋使及遣唐使为日本本土带来了大量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信息,因此8世纪所创作的日本创世神话从形式上来说与中国极为相似也可以理解。据此我们结合中国的一些元素来对这桩创世婚姻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二神下届之后先建造了八寻殿,由此可见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在结合之前先要确保“家屋”的存在,这是淤能碁吕岛圣婚举行的地点。八寻殿的“八”有庞大、宏伟之意,即使在现代日本,“八”由于在写法上,下方越来越宽广,是象征事物发展越来越好的数字,深受日本人喜爱。“寻”是双臂展开的距离,为丈量长度的单位。古代中国一寻为八尺。“八寻”即非常宽大的意思。《古事记》成书之时正值元明天皇和铜5年,当时日本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颇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在唐朝,婚礼习俗发展已较为成熟,比中国现代婚礼形式更为烦琐和正式。飞鸟、奈良时期的日本受其影响,效仿唐朝,在媒妁之言、门当户对、赠送彩礼、挑选吉日等诸多方面,都参考了当时唐朝的习俗,且对生活环境已经有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居住的场所在规模和房屋功能设计方面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8世纪房屋的功能划分非常明确,出现了单独的“卧室”,且针对“卧室”已经有了保护隐私的需求,将其设计在“屋子的深处”。
其次,从二神对话的过程可以看出,二神要围绕柱子转圈,进行对歌然后才进行结合,这一习俗来源于由中国古代居住在山里的苗族,他们通常在春天举行祭祀活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将柱子立在山头,男、女夫妻围绕柱子载歌载舞后行房。在中国云南省至今仍保留有“採花山”的习俗,在农历春节时在高处立起20多米的杉树,男、女青年围绕杉树载歌载舞,转几圈后男、女开始分组,跳舞的同时开始对歌。可见当时日本社会的婚姻习俗在诸多方面与中国极为相似。至于为什么日本的传说很多部分与中国南方流传的习俗相似,除了地理位置较近之外,遣唐使团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真正得到敕许进京朝见皇帝的人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遣唐使者止足于扬州、苏州、明州等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因此遣唐使带回的文化形式有浓厚的中国南方地区的特色。
在《古事记》中二神的对话虽然记载为对话形式,但实际是指互唱情歌,含有自由恋爱的成分。但女神伊耶那美命首先发言,由于先发言的人占据了主导权,违背了“夫唱妇随”的习俗,所诞之子差强人意,这正验证了女性在婚姻中不能占据主导权这一说法。在二神进行对话时,女神对自己的丈夫使用的是“白”,“白”属于佛教典籍用语,是“说”的自谦语。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妇女的地位要低于男性。在求婚时应由在婚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先开口,这个习俗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从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的结合可以将8世纪日本的婚恋观进行如下分析。首先,自由恋爱,婚姻的基础是双方同意,互持好感。情歌对唱的习俗即使在现代中国也仍有保留,二神对话的内容正是男、女双方互相肯定、自由恋爱的证词。正因此婚后二神恩爱有加,不断生下国土,创建了日本这个国家。其次,物质基础是婚姻生活的首要条件,如八寻殿的建造。宽敞、雄伟的宫殿,即“家屋”是情侣走向新生活的必须条件,虽然目前中国和日本在结婚住房要求方面有不同,前者倾向于购房,后者倾向于租房,但是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纵观历史并无较大变化。再次,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识主要表述了当时占主流的社会伦理观念,男性应占有主动权,先于女性采取行动,而女性则应配合男性。万物皆为男性先导,女性随其后,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不吉祥的现象,比如水蛭子与淡島二子的出生等。日本8世纪的婚嫁习俗受中国影响较大,在《古事记》撰稿之前,日本天皇曾多次委派使团来中国学习佛教典籍,由于当时日本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时期,因此在政治、经济以及律令制度等多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前文所述的男尊女卑及婚嫁习俗等都是当时受隋唐社会习俗影响而在意识形态上的产物。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男、女青年的婚恋观也不同。本文亦从其上卷中出现的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的结合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二神创世纪结合中的各种习俗深受中国影响。婚假习俗的形成与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历史因素有密切联系。在深受隋唐文化影响的基础之上,日本也融合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缔造出大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古事记》中的记载不等同于历史,但是其记载的内容包含着日本大和民族重要的历史记忆,通过象征或折射的方式反映出当时的生活。通过对《古事记》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婚假习俗、文化传播方向等问题,可以为现代中日婚恋观以及8世纪日本婚假习俗的对比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安万侣.古事记[M].周作人,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2]古事記.西宮一民校注[M].株式会社新潮社,1995.
[3]厳紹璗.イザナギ·イザナミ:創世結婚の文化学的意義——私の『古事記』解読[C].丹羽香訳.中央学院大学人間·自然論叢(32),2011,(7):12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