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2017-03-04 09:49王秋颖
师道(人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核心人生

王秋颖

也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王秋颖

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区别于其它职业最本质的特点。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给孩子,还要能有效积极地影响孩子的人生,给孩子的人生铺上光明的底色。所以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并不为过。

但教师首先是人,教师要培养的也是人。人的 “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 “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在这个方程式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正是思维方式回答了 “人生目的”,即 “我为谁”。假如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那么它是正数;反过来说,如果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就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道德的、人性的思维方式是 “核心素养”的首席,第二则是 “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 “核心素养”,它们是 “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予人生成长的好路径;恰恰相反,它们提供的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教师首先要培养好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必先正已,方能正人。所以,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品德修养与情操

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强、社会规范意识较弱的未成年人,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说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美好的期许,但教师的品德修养水平与情操应远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准,才具备教化未成年人的资格。教师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利他的工作,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评价,来体现。许多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无疑是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这种优秀,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上的优秀,也是道德品格上的优良。所以,教师的品德修养与情操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因素。这具体表现在: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对学生负责。一个优秀的教师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绝不做那种累死学生轻松自己的懒教师,不做那种对工作敷衍应付混日子的庸教师,不做那种为出成绩拼命压榨学生,不讲方法不讲科学的蛮教师,不做那种目中无人、为人刻薄冷漠的恶教师,而是做一个温暖亲切、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的好教师。其次,具备良好的公共道德,做文明懂礼、倡导新风之人,也培养出文明守礼守法的学生。第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处事冷静,遇事理智,不急躁,不火爆,对学生不简单粗暴,对矛盾不冲动失控,能有效化解学校出现的各种冲突,在学校和班级营造和谐的氛围,得到家长的认同,社会的尊重。

二、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广博的视野

教师通过传播知识给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求知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建构知识体系和框架,进而形成学习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所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务必精深。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教师展现职业水平的关键。正所谓讲台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不可能以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学历的提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职学习、网络充电、报刊阅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师基本常识出错、学科知识出错,往往会被同行笑话,被学生鄙视,严重拉低教师的职业形象,也严重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不了威信,建立不了权威,也得不到学生的拥戴。相反,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往往令学生认同、敬仰有加,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容易心悦诚服,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的教学会事半功倍。

另外,教师除了书本知识,还要有社会、生活知识。除了本学科知识,还要融会相关学科知识,例如,教师除了本学科专业知识外,必须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学中文的教师最好能广泛涉猎历史和哲学著作;学理科的老师也可以阅读文学名著和诗词,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读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数学教师也可以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知识阻隔。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引经据典,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不费功夫。

同时,教师虽以课堂教学为主,但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新知,人生处处皆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视野。视野决定教师的眼界,眼界决定于教师的见识。当一些教师在教学上孜孜以求时,另一些教师则向教育家的目标奋力迈进。当一些教师满足于教学的几板斧抡得得心应手,另一些教师则大胆踏上了教改之路,勇于创新。道路的不同,来自于视野的不同。成就的高低,源自视野的高下。

三、探究、反思、升华的能力

教学内容看似多年如一日,学生看似如流水的兵士,但教学永远是常教常新。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反思、探究能力,是能否及时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关键。通常教师工作三五年后就会遭遇到瓶颈区,这也是教师成长的分水岭。通常大部分教师经过三五年的磨炼,对教学已经适应,对教学常规了如指掌,工作起来,从吃力变成了轻松,由担心变成了自信。但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此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只有小部分教师经过艰难的反思与探索过程,走过教师成长的高原期,实现了全新的提升,进入到教学的更高境界,迈入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行列。究其原因,就是这小部分教师的探究、反思、升华能力强于常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职业成就感相对较高,对自己的个人要求也相对高一些。他们不怕攻坚克难,不怕付出,不怕别人的嘲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善于反思,进而不断升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教师,有的勤于拜师,向名家求教,很快地提升自己;有的勤于笔耕,大范围交流心得体会;有的长于著述,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写成一本又一本专著,甚至是著作等身。总之,这些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在钻研、学习,从而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魏书生老师,他的 《班主任工作漫谈》对许多新教师很有启发;又如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也是自己工作的总结与提升。至于近些年来,由于出版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都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有的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教改新路,这都是可喜可贺的现象,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和平县阳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核心人生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品读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