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不独行
——我眼中的何镜堂院士

2017-03-04 09:49何丽云
师道(人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建筑师校园建筑

何丽云

特立,不独行
——我眼中的何镜堂院士

何丽云

何先生作品

纪录片 《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中,有一段建筑师路易斯·康在宾尼斯大学授课时的录像,路易斯在课堂上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如果你想要使用砖块,你必须问砖: “你想要什么,砖块?”砖块回答说: “我想要一个拱门。”你跟砖块说: “要知道,拱门是很费钱的。我可以在你的上面做一个混凝土过梁。你觉得怎么样?”砖块却仍然回答: “我想要一个拱门。”学生们哄堂大笑。路易斯·康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你要使用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尊重它,才能去使用它。应该使它获得荣耀,而不是去敷衍它。表达就是驱动。如果你想做出某些效果,你就必须跟它商量。设计正是从中萌发。

建筑如此,人亦如此,何镜堂先生的建筑人生,更是如此。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鸦片战争海战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天津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建筑物在何镜堂先生的设计下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传承了中华历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何镜堂先生是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的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本人及作品获得了数不胜数的奖项与荣誉。

世界上大多的传奇设计师总是给人一种乖张怪戾、性格独特的个人形象,他们或个性古怪,或不善交流,或是人群中孤独的踽踽独行者,何镜堂先生却大相径庭,他风趣幽默,善于协调,重视团队。何镜堂先生今年已是78岁的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满腔热忱,活跃在建筑行业的第一线,2016年还主持设计了河北省大厂穆斯林文化中心,为其辉煌硕果的建筑事业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何镜堂先生的建筑生涯,你会发现这是一段既传奇却又理所应当的人生旅程,传奇在于先生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而正是这种品质又顺其自然地成就了先生众多优秀作品的诞生。翻开 《何镜堂建筑人生》一书,沿着何镜堂先生的人生轨迹,寻找着,思索着,我们究竟能获得哪些感动与激励?

建筑师向前走,也要向后看

历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是何镜堂及其团队最为拿手的招牌建筑类型,这得益于何镜堂先生对历史文化类建筑定位的精准把握,连接传统与现代,迸发传承与创新的火花。这也就是何镜堂先生所说的:建筑师向前走,也要向后看。

无论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都体现了何镜堂先生对现代潮流的使用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一座建筑,除了拥有现代化的设施与架构,应该有其本身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基础,它才是一座富有生命力的物质载体。

“开放的中国拿什么与世界对话,一定要用现代建筑语言来交流。”何镜堂先生说。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在环保、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有需要学习的地方。”何镜堂先生认为,这些是一个建筑物最能展现时代精神的方面。在上海世博馆中国馆的设计中, “我们在设计中国馆时非常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有一整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旨在以建筑表述 ‘环境宣言’。”建筑师不同于其他门类的工程师,不可能 “躲进小楼成一统”,必须了解现代生活、时代潮流,这是他入大学之初的一个感悟。老师说:建筑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师最懂得生活,也是最会抓紧机会学习和总结的。建筑师的使命不是躲进书斋建象牙塔,他必须让自己融于生活。这是何镜堂先生的向前走。

“我们要抢救一些东西。”何镜堂先生说。建筑与保护,对立也统一,也许建筑师更深谙传统的价值。在对故乡东莞莞城可园历史片区城市改造的过程中,何镜堂先生强烈地表达了他的建筑观的另一面。城市要有根,而这个根就是传统、文化。在一个崭新的地方,心也会变得虚飘。世界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传统作为稳定发展与生存的前提条件所具有的巨大生命力。

许多传统城市区域、历史地段经过改造更新后完全变了样,切断了原有居民的社会生活网络,建筑形式变成虚假的舞台布景。何镜堂先生对此颇不以为然。在东莞可园和旧城历史片区改造中,不大规模拆迁房屋、不破坏历史痕迹,以保护传统街巷骨架、恢复水道系统为核心,重建原有生态环境、打通走道、抽疏密度,为改造老城公共空间、提升人居环境寻找新的方向。这是何镜堂先生的向后看。

校园建筑设计与规划掌门人

常年生活在校园之中,何镜堂先生对于大学校园情有独钟。到国外访问,何镜堂先生喜欢行走在校园之中。他说,当我走进哈佛、剑桥这些古老的学校,我就有种特别强烈的想在这里好好读书的欲望。特别是十多年前的多次英伦之行,在剑桥,沿着康河行走,他说,心很宁静,这里真是个读书的地方。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让中国的读书人都甘愿 “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棵水草”。何镜堂先生在康河边留连忘返, “河畔的金柳” “软泥上的青荇”,他用镜头捕捉那种宁静超然的能柔软人心净化灵魂的美,体验到的是环境育人的道理:校园是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精神气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963年在承德外八庙调研

何镜堂先生已主持过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校园建筑设计项目,一些著名的高等院校中都会找到先生设计的成果。 “时代变化了。我们当年的好学生标准是乖、听话,老师出题你能考高分,就行了。现在不同了。”他总结说: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对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了以教学功能作为核心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课室是校园的主体,教师是课室的中心。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大学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的形式和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对话、交流、沉思乃至休憩,这些在课堂之外学生更为自主的活动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样清晰的思路,和 “设身处地”的在场感,何镜堂先生主持的校园设计紧密契合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人性化交往空间的搭建、理性精神与浪漫情怀的交融、整体布局的和谐相宜、山水园林的亲和幽雅,突出了校园文脉和时代特色,得到了师生极高的评价,也为华工校园设计赢得了口碑。

不做孤独的前行者

何镜堂先生不是孤高清绝的大师,他喜欢人情的温暖和真诚的勖勉。

他总是说: “如果没有团队,我会一事无成。”建筑业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大型建筑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加之目前发展情势下常要求的短周期,使得依靠优秀个人出成果的方式不再适应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聚敛起团队的力量,才能做大做强。

“何老师的工作模式很有意思,有工程,他会问我们有没有兴趣,然后由我们自己组建团队,这样形成的团队高效、和谐。每一个项目开始他会提出一个大的原则,作出正确的定位。我们设计自己的方案,何老师也会自己形成一个想法,并亲自勾画草图。在开始的讨论阶段,何老师很注意把每个人的好的创意提炼出来,把它融合到最终方案中。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和他有冲突,他也会让我们自己发展。”团队成员如是说。

何镜堂先生有个著名的 “玻璃房子”——何镜堂工作室,门口没有任何标志,毫不显山露水的所在,走进去,却是别有洞天。通透、圆融的建筑构思,简练而人性化的工作空间,几竿翠竹,两树桂花,绿得发亮的缅栀子,盈盈方塘中自在优游的锦鲤,以及偶尔来此院落养神的胖猫,在和谐、秩序中透着生命的暖。这里是设计师们的理想地,生机勃勃的年轻人正在电脑前各自求索,或交流探讨,气氛忙碌而安静。小小一方空间,完整阐释了建筑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精神特质,也展现了这群建筑人的文化生态。

忙碌而优雅地活着

何镜堂先生的生活常态就是行行复行行,轻捷利落地从一个建筑现场赶赴另一个。他是个建筑行者,不断地前行着。但不管多忙,他始终给人感觉从容。

何镜堂先生追求建筑品质,生活中他同样如此。 “任何场合,何老师衣着都很得体。庄重的场合,他的服装往往是深沉的,平时,他的服饰很休闲。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整洁,这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他对吃不像一般 “老广”那样讲究。 “什么都可以吃,什么都不要多吃。”这是钟南山院士在一次聚会上给予的忠告,他视为圭臬。平时,在学校,他常常和妻子在工作室的小饭堂就餐,和学生们吃着一样的饭菜,聊着,像置身于一个大家庭。

出门在外,他也是简单的。世博会工地上,他吃饭堂。设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时,他常飞南京,也吃饭堂。大大小小的饭堂,天南地北的饭堂,让他很轻松就解决了自己的口腹之虞。其实他能做一手好饭菜,在家人、亲友、学生中都有极好口碑。对着手的任何事情一定追求高品质是他的一贯作风。

建筑师必定是有讲究的,只是他不刻意,随缘。可以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和工人师傅聊天,也可以下一刻风度翩翩出现在某大型讲座上侃侃而谈。

何先生作品: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他有一颗年轻的心。”学生说。没有老年人的苍凉心态,他对世界仍然有浓重的好奇心。学生送给他MP3,顺便给他下载了一些老歌,可是他自己很快学会了下载流行歌曲。

工作忙碌,任务、压力、责任……每个词提起来都是沉重的,何镜堂先生有智慧活出不粘不滞、行云流水的节奏。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何镜堂先生对于自己的两个身份——建筑师和教师,发自肺腑地热爱和珍视,他很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可以同时享受到身为建筑师与教师双重的乐趣。因着这份热爱,他不断超越自我,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巨大的潜能,并将这种力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众多的学生和同事。

对于建筑的认识越丰富,何镜堂先生对建筑师职责的认识也就越明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建筑这样一门大地文化,更是需要投入才智和心血的事业。何镜堂先生对于建筑一直怀着信仰般的热情,他常说: “建筑是多么有趣的学问啊!” “建筑师要把整个社会当作最大业主!” “建筑是会说话的。”

何镜堂先生出门随身带着相机,拍摄他认为有价值的一切,学生们眼里一向淡定如水的何老师也有疯狂的一面,饕餮一般地享受自然的美和人类创造的智慧结晶。

何镜堂先生常说自己 “身兼三员”。首先他是诲人不倦的 “教练员”,虽然事务繁重,千头万绪,但何镜堂先生始终没有放弃作为导师言传身教的职责。同时是屡创佳绩的 “运动员”。他对建筑设计有一份永不衰竭的激情。飞机上,会议间,他都会勾画草图,积极思考。他最热爱的,就是在建筑设计院的创作室里,和学生或年轻的同事一起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界的名宿,何镜堂先生经常被邀参加各种建筑评审,作为 “裁判员”的角色,他是历届教育部和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评选委员会的评委,近年来又经常参加各种评标会、国内外大型建筑设计竞赛的评审会。

特立,而不独行

观照何镜堂先生的人生路,他不是天生异禀的奇才,也不是剑出偏锋的怪杰,他以一种全面的修养观立身与从业,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生活也就像一本次第翻开的图书,不断呈现出华彩纷披的页面。前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刘树道书记对他的成长模式曾做过总结:成功=勤奋+才能+机遇+人品。当我们细细揣摩何镜堂先生走过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这个评价十分到位。他以勤奋不断磨砺自己的才能,以坦荡正直的人品聚敛起和谐的人脉,以对事业的执着主动捕捉每一个机遇,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他特立,勤奋敬业,善于学习,兼收并蓄,勇于创新,敏于行动,敢于竞争,理性务实,追求卓越,总结出 “两观三性”的建筑观;但他不独行,以人为本,凝聚合力,管理自我,张弛有道,温厚细腻,温良谦和,善于倾听,上善若水。

建筑是抵达他人的一种方式。文字是情感连结的纸上建筑。读《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何镜堂传》,品不一样的人生体味,悟特立不独行的成功之道。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建筑师校园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当建筑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