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聪(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洋浦578101)
加氢裂化技术的改造及发展趋势分析
黎志聪(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洋浦578101)
对加氢裂化技术的改造与应用一直是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对加氢裂化技术的改造分析以及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展开分析与研究。
加氢裂化;技术改造;分析
加氢裂化技术是原油进行二次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加氢裂化技术当中具有较强的原油适应能力,处理流程以及产品质量上也都具有很高的优势。当前我国在加氢裂化技术方面已经逐渐的与世界水平接轨,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正开始向着节能环保、灵活高效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已有的加氢裂化技术生产设备大多数是使用单段双剂以及单段串联的技术工艺,只有少数的生产企业选择了其他的加工工艺。而从尾油的循环模式的角度来看,通常可以将加氢裂化设备分成是三种,分别为一次通过、部分循环、全部循环。在加氢裂化设备研发的初期阶段,大多数的设备都是采用全部循环的尾油处理模式,而随着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很多加氢裂化设备都已经进行了一次性通过的技术改造[1]。
海南炼化加氢裂化装置于2006年建成并投产,装置设计规模120×104t/a,年开工时数为8400小时(即年满负荷生产350天)。原设计采用FRIPP研制的FF-20和FC-14双剂串联尾油全循环的加氢裂化工艺,加工原料油为阿曼原油和文昌原油4:1的混合原油的减一线、减二线和减三线混合蜡油。
于2009年大检修期间增设航煤汽提塔,增产航煤产品。所需氢气来自全厂氢气管网和渣油加氢装置PSA部分。
2013年10月份大检修之后催化剂更换为FF-46和FC-16B,加工方案改为一次通过的方式。
3.1 产品分布更加均匀
通过增加航煤汽提塔,增加了航煤组分,柴油收率由57%降低至29%。通过催化剂级配方案和加工方式的调整,重石脑油收率由21%增加至26%,使得重石脑油:航煤:柴油收率比26%:23%:28%,整个产品分布更加均匀,能根据所需生产所需产品。
3.2 灵活性更强
第一,通过优化催化剂级配方案和反应参数的调整,可及时生产所需产品,例如当需多生产重石脑油时,通过一次多加工蜡油组分,可生产高质量的重石脑油。当需多生产航煤时,通过反应和分馏参数的优化,可提高航煤10%的收率。
第二,根据全厂调配的要求,可掺炼部分催柴或直柴。改为一次通过后,一次加工量增加,当蜡油不足或者柴油需求量增加时,可掺炼部分柴油,缓解全厂柴油质量需求。
第三,尾油可循环也可不循环。当尾油价格低时,可进行尾油循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当尾油价格高时,通过稍降反应深度,降低柴油95%点的方式,达到少产柴油,多产尾油目的。
3.3 达到环保指标要求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但同时原油的质量却正在逐渐的下降。因此对于加氢裂化技术在环保以及石油清洁方面也有了更加严格的执行标准,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Ⅴ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对于加氢裂化技术来讲,还需要进行加强。
首先,随着环保指标新的标准出炉,柴油的指标也随着升级,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加氢裂化生产的柴油质量也得改善,其中就有水含量高,颜色浑浊,通过增加过滤器和聚结器设施,改造汽提塔蒸汽为氮气,达到环保指标要求。
其次,加氢裂化生产航煤热值高,硫含量低,通过增上航煤汽提塔,把原属于柴油的航煤组分通过分馏塔优化分离出来,提高出厂清洁油品的收率。
在未来的化工行业发展道路上,加氢裂化技术应当朝着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对原油材料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清洁型燃料生产、化工与炼油一体化生产等相关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上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需要加深对加氢裂化的预处理和使用替代的燃料进行加工。第二,提高加氢裂化设备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在催化剂的选择上应当更加注重活性以及稳定性。第三,扩大现有加氢裂化的使用材料,增强加氢裂化设备对劣质原油的适应能力。
总而言之,海南炼化加氢裂化装置技术改造随着市场产品的需求不断在改造创新,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质量。同时,随着国际上加氢裂化相关专利商主动的融入到国内的加氢裂化市场当中去,为我国加氢裂化行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也促使着我国的炼油企业接受市场化的变革。
[1]杜艳泽,张晓萍,关明华,等.国内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化工进展,2013,10:2523-2528.
[2]任文坡,李振宇,李雪静,等.渣油深度加氢裂化技术应用现状及新进展[J].化工进展,2016,08:2309-2316.
[3]倪术荣,徐伟池,孙发民,等.国内外馏分油加氢裂化催化剂技术新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4,08:6-12.
[4]韩崇仁.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J].工业装置操作技术, 2006,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