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利
教学设想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大家都喜欢欣赏美。可以说“优美”这词本身就给人以美感。人们领会、欣赏美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美”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依托一定的事物而存在,或寄托于自然,或寄托于艺术,或寄托于人的心灵。因此,人们的审美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反过来说,人们在遇到美的事物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审美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
因此,审美对每一个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席勒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总之,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活动是促使人性获得完善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美学观念,学会如何欣赏美是很重要的。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在于教学程序的流畅,学生语文知识的扩展,学生阅读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学生心灵得以陶冶或震撼。文学作品对人的感染作用是举世公认的。因此,笔者就尝试用迟子建的《伤怀之美》来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进行审美教学。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别林斯基)我们常常能从朱自清的散文中感受到作者浓厚的情感。《荷塘月色》中作者的感情是较为含蓄复杂的,具有一种含蓄之美。它就像一根系住风筝的线,并不很明显,但始终存在;有时夹杂在写景中,有时直接闪现。一会儿是淡淡的喜,一会儿是淡淡的愁。一种想摆脱而有无法摆脱的痛苦困扰着他。他把这种感情用语言传送给我们,今天就让我们用前天刚刚赏析過的迟子建的《伤怀之美》来解读《荷塘月色》中的伤怀之美吧。
二、授之以鱼。
1.回忆“伤怀之美”的特征。
明确:①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②景物是美的,情调是忧伤的;③突然降临,不期而遇;④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
2.学生一起背诵在必修一学过的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明确:《始得西山宴游记》具有明确的忧伤之美。
3.师生一起分析归纳出:
①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柳宗元在西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②景物是美的,情调是忧伤的——“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和“恒惴栗”。突然降临,不期而遇——“始指异之”。
③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对“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的佛教和道教解读。
这就是用迟子建的《伤怀之美》来示范解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从而对学生授之以鱼。
三、授之以渔。
学生在《荷塘月色》中寻找“伤怀之美”
1.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
明确:
人:朱自清(查找作者相关资料及1927年的时代背景)
情:颇不宁静(家)——求宁静(小路)——得宁静(荷塘)
——出宁静(家)
景:荷塘之美(第4段)——月色之美(第5段)——周围环境(第6段)
讨论:人是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第4段:人在美景之外,为渐入无我之境铺垫。
第5段:情融化在月色里,已入无我之境。
第6段:陶醉是短暂的,已经有“我”来关注周围环境了,渐出无我之境,入了有我之境。
2.景物是优美的,情调是忧伤的。
赏析景物的忧伤之美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回扣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3.突然降临,不期而遇。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为下文忧伤之美的突然降临张本。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时“忧伤之美”已经结束了。忧伤之美的短暂、不可多得及突然降临,不期而遇由此可见。
4.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
回顾:《伤怀之美》中迟子建说:“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然之美,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失去对“伤怀之美”的敏感。讨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否认为自己年龄的增长加深了自身庸碌行为?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几句中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认为的自身庸碌行为。
5.举一反三。
结合用《忧伤之美》对《始得西山宴游记》和《荷塘月色》的解读方法,学生任选一篇课内、课外的抒情诗文,来对其进行解读和归纳。让学生感知艺术的美感是相通的。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名篇,自走上讲台以来,已经记不清教过、复习过、听评过这一课多少次了。所以,今年再备《荷塘月色》时,总不甘心按走过若干遍的套路去教授,却又为求突破而不得苦恼着。
一次周测,学生做了一篇阅读理解,文章是迟子建的《伤怀之美》,讲授完这篇文章再坐下来备课时,忽然想到:“要是用伤怀之美来解读荷塘月色会怎么样呢?”欣喜之余,开始查阅资料、分析贯通、归纳总结,就有了这篇小文。
用《伤怀之美》教授《荷塘月色》时,听着学生热烈的争论,看着他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我知道:一颗探究的种子播下了。这种新颖的视角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伤怀之美》深奥抽象(对高一学生而言),用《荷塘月色》这篇感性的文章来感知,伤怀之美才落于实处。《荷塘月色》优美含蓄,用《伤怀之美》来解读,学生才真正理解那种淡淡的忧伤到底来自何处。至本课教授结束,有学生提出这样的感受:很多名篇都有“伤怀之美”的烙印,像《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匆匆》《绿》等。学生们的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就让其他学生继续举证,学生很快就找出像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一大堆诗词歌赋,越举证,学生越趣味盎然。最后,我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来收束全课:诗人只有在忧伤的时候才是诗人,诗人在快乐的时候就已经皈依为凡人了。
这一课,我真切的感受到三点:
1.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一定可以不断形成正能量,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2.任何一篇课文,总能找到一种师生理解的契合点(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来打开局面。
3.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老师的知识是活水,才能对学生这杯水进行注入,从而达到溢出、流动,最终形成一道势不可挡的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