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铜陵,这座以金属命名的铿锵的城市,却藏着这样一处清新雅致的徽派深宅,当真是古时候的一个老月亮掉到了水中。
这个水中的月亮叫漫园。
漫,即有了闲适悠远的意味,有了空间上的从容感,让人想歇一下,把自己暂寄此处,放下一些什么的欲念。
细雨中,我们一行人进得园中,中庭几棵古树浓荫匝地,犹如山林置于庭前。我被这巨大的绿荫气势吸引,就不舍得走了。东瞧西看,眼睛不够使,怎么办呢?优美总是让人沉溺。
同行的当地朋友笑我,对于风景太容易满足,这才刚进园呢。
从哪一扇门再深入呢?前园、中园或后园。从哪一扇门进,其实都是诗情画意,幽静怡人的。
还是老老实实的沿路走吧。
沿路是,亭台、楼阁,厅堂、水榭,处处都是迂迂回回,循环往复的。一会儿上几级台阶,一会儿转个弯儿,一步一景,都蛮有趣。
漫园不大,虽为现代高仿品,但也建造得极为用心。园中多处置园艺,芭蕉、竹林,尽然是绿意。一眼看不到底。
脚步稍稍放慢一点儿,就闻出来,漫园的幽深之美是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调的。因为徽州人以为,只有幽静,方能养性。
而徽州私家园林的风格,最早也是仿苏州园林而来,到后来,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园林个性。这个性体现在细节之处。
较之苏州园林,更为幽深。即便今天,这小小的漫园,叠山理水之外,也还置了天井和佛堂。
不知怎么的,这两处我只稍稍经过了一下,就脑补出了徽州女人在这佛堂里进进出出的身影,不由起了萧然意。
七拐八弯的漫园,看似不大,也容易迷糊。
景致还未看到一半,走着走着,就跟队伍失散了。
只好停下来,坐在廊下的木栏上,等着同伴,好在举目皆是景。
听得到微微的沙沙响,是墙下竹子在袖边拂动,而一池水就在眼前。荷叶田田。
真美啊!
一朵小野花都能引我驻足良久,这显然有点儿丰沛的美,让我心头撞撞,有点儿惆怅了,特别想表达点儿什么,或者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最后,什么都没做。
因为美本身就已经表达了,何须我再矫情,画蛇添足。
这样慢慢地看风景,是我爱的,景能入心。
入心的还有这里的花窗,有的一面墙,几乎是花窗连着花窗,其实所有的园林里都有花窗。
我偏爱花窗。
花窗真的是极富有诗意的设计,特别的婉约。从窗内往外看,是看风景,从外转向内,是景在看人,与其他庭院始终保持着一种“隔与不隔,界与未界”的状态。
一扇花窗透着几树芭蕉,几乎是所有园林的精髓。
漫园的造园者也聪明,把所有园林里的好东西都拿来了一点儿。
我立在花窗下,想把自己也立成一株芭蕉,陪着古人在这样的园子里,读书,散步,该是多么愉悦的事。好像是,人间在远处。世界只在一间屋子里或者一朵盛开的花里。
这么一走神,突然想起同里的退思园。
退思园,应该算是江南园林的典范吧,我只在影像上到过。
园取“退思”,意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为什么记起它,究起缘由,还是这个名字取得让人不能够平静。
古时候的读书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或者说欲望吧。
理想很好,现实常常一地鸡毛。遭遇到政治黑暗、党争内斗、时局动荡等等。作官不易,那么一些人就会心灰意冷,选择隐退,比如这位退思园园主。
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风霜凋残后才肯回归到最初理想出发的地方,把家国情怀都放进一个园子里,把智慧和锋芒都藏在一枝一叶一亭一角间。
放下,是佛语。放不下,才是凡身肉胎,是常情。末了,还要用三个字给自己的头上箍个紧箍咒。古人是含蓄、自省的,从来不是大开大合。园林亦然。
看园林,也是在看造园者造园的心。而心,又岂是一眼看得透的呢?
雨下得越来越密,走散的人又都汇合了。
同伴告诉我,刚刚走散时,他们去了内宅,到了小姐的绣楼,而我,错过了。
错过就错过吧。
哪一处深宅没有绣楼呢。
我沒到绣楼,我也听到小姐在亭子里唱:“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啊呀人儿啊,守的个梅根相见。”
亭台楼阁守密一样一言不发的时间里,一场梦都在这一段美而哀愁的昆曲里了。
也唯有这样的声音和这样的园子才匹配。这样的空园,才有了灵魂。
那声音,是园林、是今日的漫园,不,应该是春色里不可忘的一段幽凉。
回来的路上,同行的人介绍起这座漫园的由来,据说,是某位老总出资,请专家当顾问,聘请专业的古建公司,一砖一木皆从徽州运来。尽可能的保留徽州建筑本土的气息。
能得知的漫园资料,也就这么一两句。
不过,即便是现代人的建筑,又有何不可。有一处幽深的去处,让我们在此耽美,与一朵花、一块石头同乐,温习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化繁为简,浮生也不过是一树菩提一烟霞了。
不知道此园建造的最初情怀和建造者的初心是不是也是如此?
外面也许是忙碌,是速度,是喧嚣,是江湖夜雨十年灯,那么,回到这里,慢下来,慢成桃李春风一杯酒。
也许,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在灵魂深处还是期望世上真有那么一处幽静,通往内心。
《过程》里的白月光
意外地撞见了林白的这首诗《过程》,在心里扎了根。林白的作品了解甚少,我猜应该是她早期的创作。
“一月你还没有出现,二月你睡在隔壁,三月下起了大雨,四月里遍地蔷薇,五月我们对面坐着,犹如梦中。就这样六月到了。六月里青草盛开,处处芬芳。七月,悲喜交加,麦浪翻滚连同草地,直到天涯。八月就是八月,八月我守口如瓶。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你是青天的云。九月和十月,是两只眼睛,装满了大海,你在海上,我在海下。十一月尚未到来,透过它的窗口,我望见了十二月,十二月大雪弥漫。”
因为喜欢,还是把它完整的附录了下来。
《过程》朴素简练,几近白描的写作手法,不事雕饰,勾勒出人物、事件以及事件本身与发展的情态面貌,没有太多复杂,不隐晦,浑然天成。
一首诗,包含十二个月,或者是更长更久。喜欢这样有生命感的文字,总是屏气凝神地读着。
早上洗衣服时,蓦地跑出来一句“麦浪翻滚连同草地,直到天涯”,走在路上也是这样。一天里,心都是枝枝桠桠的。
现在已是霜降了,风有点儿寒意地吹着我。风不知道,此刻,我是怀着怎样温柔热烈而又怅惘的心情,透过一个个不动声色的铅字。
总是爱着那些略带苍桑有时间感的事物,不知道是不是在它们渐渐睡着的时候,我路过惊动了它们,还是我经常发呆时,它们惊动了我。就这样的相互打扰起来。
也惴惴不安,例如上面这首诗,想着是不是就让它们安静的住在十二个月里,是沉睡也罢,暗涌也罢,独自呼吸,感受风雨。
可是那种被什么东西梗了一下的感受,楞楞的、热热的,没有办法,就要蓬勃而出。因此我只写感受,而不拆开来解读本意。
我不想简单的就把它认定是一首爱情诗,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生的状态,心情的变化,百味杂陈,跌宕有致,但最终呈现的还是很平静,这是诗歌的魅力。时序的变化和人生故事的发展,两条线自然地关联在一起。
偶然间,也还是能读到诗里诗外微微的感慨、小小的惆怅所表达出来的依惜之情。
——八月就是八月,八月我守口如瓶。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你是青天的云。
尘世这么重,要如何拂去它的灰尘,才能看出那些闪光的微微情意。
作为读者,读到这样一首诗,真的像是被水突然呛了一口,借着诗句潜伏的火焰,必须要咳几声,似乎这样才能踏实下来。
犹记两年前,读到一位作者的书(此处略去书名),惜之又惜,放在枕边,时时陪伴。算来这本书从写作开始到出版再到被我看到,差不多接近十年了。
彼时,作者还是大都市一个栏目的主编,九年前,他放弃了城市有前景的生活,为了纪念又或者是为了珍视一段渐逝的情感,进行了七年的浪迹天涯,日日夜夜,行走在滇西北以及更远。青春时代在漫长而曲折的行走中结束,中年在开始。
他记录了一路走来的山水,这样的过程,仅仅只是为了铭记。也许追忆才是最远最长的旅程。
后来,我多次百度,再也找不到他的新书了,这本即成孤本,不可复制,更不可寻找。文字是这样,一本书是,一个人也是。
没有向他人推荐过此书,不舍得分享,感情上,就像是写给我的文字,我自私地独占了。因为文字己经烫到了我的心,段落读到了深处,我跟此书有了共担。
想来文字遇到懂它的人才有了意义,其实世间所有的遇见,都不算晚。
一本足矣。
就一首诗而转折到一个故事上来,似乎走得有点儿远,其实不然,对于喜爱的事物,我总是一再复述,還不够,还要像唤一个动听的名字,一声声低唤,是不是这也是一种情感的表示。我只是觉得,往往那些打动我们内心的事物,都有着本质相通的过程。
写着,恍惚着,天就黑了。
——十一月尚未到来,透过它的窗口,我望见了十二月,十二月大雪弥漫。
就这样,在夜色中与这首诗默默对视。
抬头看看天,窗外的月亮是弯月。天冷了,月亮差不多黄昏的时候就出来了,好早。等天全然黑下去,云彩慢慢的才有了变化,月亮也比黄昏时好看。木心说,月色之下,都是旧梦。
忽而觉得,所有的过程其实都是时间在暗处缓慢推动的结果,是时间一滴一滴落下来的过程,是跋涉,走很远的路,历经苍桑,有了生命的沟壑,然后明白人生中的一切奔腾和风雪都终将平复,唯有宁静,才是最美好的。
悄无声息的夜,我在一首诗的微澜里,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读懂?
从精神上来看,我们总是愿意和气息相近的文字贴得近一些,与人事也是一样。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依然还拥有感动的能力和感动的泪水。
王汉英:女,笔名木棉树下,生于1970年代末。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以创作诗歌、散文随笔为主,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阳光》《安徽文学》《海峡诗人》等。现居安徽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