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第五中学 李淑华 王兴军
学案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插上高效翅膀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第五中学 李淑华 王兴军
学案是学案导学的载体,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精讲点拨的依据。高质量的学案编写,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插上了高效的翅膀,使课堂成了师生高效学习的天堂。
数学分层教学;高质量的学案;课堂师生高效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进行计算;通过推导运算性质训练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学具与教法:多媒体课件、诱导探究式、分层教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审视教材,审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精心编制学案,在学案中创设问题串,问题由浅入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an表示什么意义?a,n,an分别叫做什么?
2.小组合作解决课前热身训练:
(1)25表示 ;
(2)10×10×10×10可以写成( )。
(3)a的底数是( ),指数是( );
(4)(a+b)3的底数是( ),指数是( );
(5)(-2)4的底数是( ),指数是( );
(6)-24的底数是( ),指数是( )。
1.问题导入:1千万亿(1015)次运算,它工作103s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列式:1015×103)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015、103这两个因数都是同底数幂的形式,所以我们把像1015×103的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多媒体出示计算过程)
2.合作学习探索新知:课堂还学生自由探究的时空,没有过多的师生对话,也没有过多的铺垫,多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双边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调节,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强相互质疑、争执的良好氛围,在互动中解决问题串,落实知识点。
A.小组合作分析问题,答疑解惑:
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并观察下面各式等号左右两边,底数、指数有什么关系?
(1)102×105=10()=10();
(2)23×22=2()=2();
(3)a4·a3=a()=a();
(4)5m·5n=5()=5()(m、n都是正整数)。
B.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观察猜想:am·an的结果
性质:同底数幂相乘,______不变,______相加。
思考: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怎样用公式表示?
推广:am·an·ap=am+n+p,
am·an……ap=am+n+……+p(m、n、p都是正整数)。
教师在学生已落实知识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编制一些难易适中的典型题目,题目可以是变式的、实际应用的、探索性的、开放型的等等。教师不急于用自己的思考来干扰学生的思考,而是作为一名导演,和学生一起交流,探究,并抓住契机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板演,练习的反馈信息,抓住关键,点拨存在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题1:计算:(1)x2·x5;(2)2×24×23。
变式训练:(1)(-2)·(-2)3;(2)a7·a·a2。
教师分层提问,根据学生答的情况适时点拨、诱导,及时评价学生的解答,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题2:计算:(1)-a2·a6;(2)(-7)7×73。
变式训练:(1)(-x)8·x7;(2)(-5)3×(-5)2×54。
本例题主要是让学生解决符号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例题3:计算:(1)(x+y)3·(x+y)4;
(2)(x-y)3·(y-x)4。
变式训练:(a-b)·(b-a)3。
本例题老师巡视给予适时点拨、诱导,学生得出: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
【知识拓展】
(1)已知:2m=3,2n=5,求2m+n。
(2)已知:xm-n·x2n+1=x11,ym-1·y4-n=y5,求mn的值。
本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使用同底数幂相乘法则的逆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1)105×106; (2)a7·a3;
(3)x5·x·x3; (4)(-2)3×(-2)5;
(5)(-2)3×25; (6)(a-b)4·(b-a)5。
(利用十分钟进行了当堂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实现了师生课堂高效)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一语激起千层浪,各分层小组畅所欲言,一会儿得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定义;幂的乘方的符号法则;底数互为相反数时的规律;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运算。
分层设计A、B两组题目,让分层教学得到延续。
本节课由于学案设计科学合理,遵循了因材施教,导学、诱思,基础性,主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灵活性、艺术合作性等原则,让课堂成了艺术的天堂,成了学生施展才华的阵地。
【备注:本文系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6]GHB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