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琪
摘 要:课改的初衷是要在中国培养多能力的人才,但是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导致课改不能做到实处。本文结合日本的改革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课改中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详细地列举了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让学生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自主学习
2015年,国家发布了新课改的相关内容。笔者对改革的内容认真仔细地研读了一番: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国家的最终目标是想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从六项具体目标来看,国家从具体的方面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从三个方面来看,国家主要调整基础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其他的相应课程变革、教师的评价体系都对素质改课起到了辅助性作用。
笔者是一名战斗在一线的初中教师,与自己的学生(即第二笔者)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冲突和矛盾进行相应的探讨与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务操作,笔者和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详尽的交流,以家校联合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了谈话,进而发现改革大形势下的初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整理、总结相关资料,进而撰写本论文,期待与教育界的同仁们进行交流。
一、大背景
课程改革牵动着教育工作者的心,同样部分学生家长也是对教育改革充满着疑惑。课程改革中的素质教育对中考和高考的最终成绩是否有影响呢?
在实际的课堂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方式变成了“放羊式”教育,以期待学生“自主学习”。然而,什么是自主学习?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如何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具体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问题摆在教师的面前。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齐莫曼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地总结,归纳出他们所共有的三个特征: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
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3.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1」
从美国专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个人。但是,作为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生理上的青春期阶段,叛逆和躁动的因素在自主学习这一片土地上是难以安静的。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获取到所谓的外国学生都是进行素质教育,都期望政府也在中国进行素质教育。然而,中国多次宣布要进行改革,迟迟不能有效进行。这是情有可原的,历史上的多数改革是先有了理论基础才可以进行相应的尝试性变革,而不是无脑变革。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相关信息。20 世纪 80年代,中曾根内阁的临教审在1984-1987年发表了四次咨询报告,确立了“宽松教育”的教育方针。在1987年第4次回答报告中,把“重视个性”“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自由化”作为口号,提出学校教育要多样化、弹性化,并率先引入初高中一贯制教育、学校选择制以及选择学科的扩大等,改变了日本划一的教育政策。临教审还主张,为了打破日本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必须根据“重视个性的原则”,对教育制度、政策、内容和方法等整个教育领域进行根本性的变革。「2」
这个现象和中国是相似的 ,其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逃离固定工厂式的教育体制,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专业领域的尖端人才。然而,这个“宽松政策”在日本没有得到成功的实施,后来又出现了能力论的相关学说和理论,最后,在能力论的学术背景下,日本于2008年修订的新《学习指导要领》。
其具有的主要特征如下:
(1)把21世纪的社会定性为“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为适应这种社会,提出了“知识的有效利用能力”(competence)的教育,也就是说,通过“PISA型学习能力”赋予其“生存能力”的性格;
(2)强调了“知识、技能的习得”、“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的“平衡”;
(3)在整个教育课程中重视“语言活动”、“道德教育”、“传统文化”; 「3」
从这个《学习指导要领》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有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的且能平衡知识和技能的人。宽松教育阶段的经济泡沫是一个悲剧,说明其教育模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下面结论:素质教育或许不是中国目前阶段所能接受的、完美的教育模式,当素质教育被滥用的时候,中国就会失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就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人才真空期,这无疑是可怕的。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如果想让课改真正的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对课改中的自主性学习进行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就对自主学习的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1.独立性
自主性最根本的特征我觉得应该属于独立性。自主,自己、主动,如果有第三人参与就不是自主性了,即哲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班杜拉认为,“人们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要包含三个过程:自我观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应。因此,自主学习,也应该做到这三天,自我观察自己的缺点,自我判断自己的不足,自我作出相应的反应。「4」
2.主动性
独立性第一,主动性必然排名第二,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初中生中的低年级学生如何才能进行自主学习,显然老师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是最为重要的。
3.目的性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拿到学习上仍然是可用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向,只要有了方向就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朝着方向前进,在前进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4.渐进性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学习情境里,教师最初要承担大部分的工作;在这之后,学习者和教师分担责任。当学生逐渐变得更有能力时,教师逐步撤走支架,从而使学生得以独立完成任务。「5」
这个理论无疑是可行的,在实际教学中,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尚处于什么都不会的状态,如果放手让他们自我讨论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在这一时期,老师必然要发挥主要的协调和指挥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到七八年级的时候,老师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尝试自我学习,对于一些效果显著的学生,老师可以彻底放手,对于一些尚且找不到方向的学生,老师还是要进行专门的指导的。
5.有效性
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当部分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而不能有效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考虑不能让该学生自我学习,必须加以干预。
三、自主学习中的相应问题
初中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比较多,但还是有一些共性的:
1.学生的意志力薄弱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精力会被异性或其他好玩的活动所分散,当这些诱惑在身边的时候,学生对枯燥的学业就会有所排斥,进而不能有效地学习。
2.没有合适的方法
现在课改的理论还没有在老师彻底普及,况且学生也是进行课改的对象,学生没有合适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刚从小学毕业,面临着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科目,自然会有一些小小的不适应。有些人连学习习惯尚且没有养成,更不用说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4.自主学习时间和机会不多
即使国家正在进行相应的课改,但据相关数据显示,初中生将精力放在学业上的比例还是最高的。素质教育对于国家来讲固然重要,但是农村地区或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还是以最终的高考为最终目标,他们必然尽心尽力地跟随老师的脚步学习。在这个潜在的环境下,让老师真正放手是很难再实践中存在的。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他们宁愿在老师的灌输式教育下速成。
四、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国家层面
国家应该对中国当前的高考制度作出相应的改变;增加高校对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招生数量;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更多的财政支出;积极向全国的教师做相应的培训;推广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
2.学校管理层面
学校应该大力地构建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学校应该对老师进行自主教学的理论培训,深化老师对课改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学校应该改变对老师的评价标准,不应以升学率或者一本达标率为主要标准;学校应该完善相应的学校规章,以规章规范老师的实践行为;学校应该积极地与老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做到家校联合,共同促进自主学习教育的成果。
3.教师层面
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跟进国家的政策步伐,彻底了解并能够实际运用相关的政策方针;改良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做到与学生交流,把握学生实际心理;认真备课,根据每届学生的不同作出相应的调整。
结语
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概括为以下方面:
1.培养形式死板,重成绩、轻能力
这一点是我国的一些客观需要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在短期内是不能改变的。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这一点是部分学校的老师年龄相对较高,不能跟上教育新理论的进程,不能积极做出相应调整,坚信自己的经验主义,以多年的经验作为教学的资本。这是教育界的弊病,也是很难短时间改变的。
3.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轻视实践、选修课程
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全面教育,全面教育是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的。因此要想实现自主学习,首先得有全面的教育。目前以笔者周围的学校举例,选修课程是没有的,一些音乐课、美术课、手工课也是少得可怜,这些本来应该是素质教育必备的,然而在部分学校中这些课程是被忽视的,学校一直以正统的学业为重,这就导致了即使一些老师想要进行课改也要被学校的相应政策所阻拦。
最后,希望笔者在此的相应陈述能够与当前教育界的同仁进行交流,真正把课改做到实处,真正地培养未来中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J.(1989).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1,pp.329-339.
[2]臨時教育審議会: 《教育改革に関する第四次答申( 最終答申)》,昭和62年8月7日.《文部時報》,昭和62年(8月臨時増刊号) :8 - 49.
[3][日]佐藤学佐:《グローバル化による日本の学校カリキュラムの葛藤》,労凱声、山﨑高裁( 共編) : 《日中教育対話Ⅰ》,日本: 春風社,2008:283-284
[4]聶广凤,等.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吉林教育,2008(6):8.
[5]Campione, J. C. , Brown, A. L., Ferrara, R. A. , & Bryant, N. R. (1984).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earning. In B. Rogoff & J. V. Wertsch, Childrens learning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pp.77-91).San Francisco: 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