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主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两者的共同发展对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研究
前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互相作用,同时又互相促进,其在教育机制的优化整合中,促进了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学生创造了更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高校只有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满足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围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
一、思想政治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想政治对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和法制观,其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前提,带领学生共同维护良好的校风,加强学生进取意识的培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并且保障了校园文化时刻具有先进性的优势。我国的文化在时代变迁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演变,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要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学习、吸收外来的文化。在此过程中,人们需发挥自身的批判精神,从而批判的接受外来文化。此时则需要充分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科学的审视与分析。高校应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及指导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文化建设作用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其对学生自身也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指引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在高校教育的其他作用中具有课题替代的地位[2]。结合相关心理学,其中阐述了集体的思想、行为、标准、作风、以及生活观与价值观对集体中的个体有着直接影响,并会将个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进行同化,使其行为、思想逐渐趋于同质化。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的导向性会在学生日常行为中完整的體现。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对学生还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是将文化作为载体,重点培养校园文化精神和维护学校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该项工作是非功利性的。因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尚处于塑造的特殊时期。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以及学生心灵都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丰富其自身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事项。
(三)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凝聚作用
积极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凝聚作用,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教育学生理解并认同党的思想、路线、政策以及方针等,从而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念[3]。后者主要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凝聚作用,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以及责任感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前提,并在其作用的影响下,使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凝聚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思想政治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是加强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以及凝聚作用。所以,高校应避免对两者的感性认识,应保持理性的辩证观念,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其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馨颖.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途径探析——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10(16):89.
[2]宋向华,张学书.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3,03(S4):30-32.
[3]彭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探索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9(1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