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有效途径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2017-03-02 19:11汪强
考试周刊 2017年105期
关键词:主要途径高中历史有效性

摘 要:构建有效课堂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存在许多弊端,遭遇许多的尴尬。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全面展开、深入推进的今天,探讨有效教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章就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构建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主要途径

高中历史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历史教学,就是对这些知识和内容進行教学的学科。基于历史的学科特点,历史应该趣味盎然,妙趣横生,可是,分数至上、高考决定一切为导向的高考制度的不变,导致了历史学科的枯燥和乏味,学生学得被动,困难重重,质量低下,与新课改、新课标的理念相悖。为此,探讨有效教学,具有实践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师生有效互动,有效课堂的保障

互动课堂,打破传统教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对话、自主交流,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乐于探究,是我们人人追求的新型的课堂。

师生互动,建立在教师的有效导学行为之上,如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表观点和看法。如必修三的第三课《宋明理学》的教学时,教师提出思考性的问题: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为什么少数民族的统计者也提倡儒学?再给出朱熹关于“天理”的看法的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朱熹主张什么思想?你怎么看朱熹的思想恶化主张?对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也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理念的基础上,自主讨论和总结,课堂成为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平台。

再如《开辟新航路》的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新航路的开辟”的两种观点——“灾难说”和“进步说”,从生产力的角度讲,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你怎样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这样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学生不再在课堂上沉默,而是主动起来,走进教材中,走进历史事件中。师生互动,也提升历史教学效益。

二、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整体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全体参与,学生的整体提高。而传统的“一刀切”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整体提高。

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教学呢?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将学生按基础、兴趣、态度等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设计问题和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收获知识,增长技能。

如《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的教学,笔者在教学目标上进行了分层,对于基础较落后的学生,让他们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

1. 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2. 古希腊的智者学派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和主要的观点。

这些是最基本的知识,需要人人掌握。而对于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给出有难度的问题,如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

这些问题更为具体和深入,需要运用比较等方法而综合性、创造性学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能力,而不局限于知识的表面、概念性的理解和掌握。

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抓住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和能力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能力范围内“跳一跳、够得到”,从而实现快乐学习,发展创新学习,在自己的目标范围内,收获成功学习的喜悦,从而实现问得分层,学得有效的效果。

三、 采用案例教学,提高知识的可理解度

在历史课堂上,结合历史史料,融入历史故事等,提高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的教学,在“智者学派”的相关知识的学习环节,融入《隐士与熊的故事》,提出问题: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再引导学生根据克雷洛夫的评论而理解这个寓言故事,有助于对“智者学派”的一些主张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开展“学思之窗”,让学生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的异同处;结合“柏拉图的故事”,通过柏拉图和老师的对话的阅读,反过来更加认识“智者学派”,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智者学派”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的认识。

案例的主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再如“文艺复兴”的内容的教学,对于“文艺复兴”的意义和背景,案例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师可以结合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案例,诸如历史上中外名人、学者对这个史实的评价,从而深化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不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研究性任务的给出,都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既要立足基础、立足教材,也注重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注重课堂氛围的浓厚、学习气氛的融洽。

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实现自主先学。

1. 人文主义的内涵和内容?

2. 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和历史条件有哪些?

3. 文艺复兴的含义和主要主张有哪些?

4. 简述宗教运动的背景、序幕。……

这些任务的设计,基于教材的基础内容,以提纲式罗列出学习要点,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先学,助力有效课堂的生成。

其次,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学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如根据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等,提高鉴赏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本节课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历史难度大,教学内容枯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琐而杂陈,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这一点,改变传统的“给予”,利用自主先学、分层教学、融入历史故事、结合历史案例等,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万福.基于学生主体性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7).

[2]石昕艳.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艺术浅探[J].读书文摘,2016(29).

[3]陈添贤.如何利用史料教学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J].教师,2014(30).

作者简介:汪强,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田家炳中学。

猜你喜欢
主要途径高中历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探析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