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和应用人才培养衔接的困境与思考

2017-03-02 01:55肖陆飞谢小花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技能型专科应用型

肖陆飞 孟 飞 谢小花 陈 静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就业做出了积极和重要的贡献[1,2]。但是,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人才体系、培养结构与层次、培养模式以及质量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的需求[2,3]。尤其是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对职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更好的服务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及时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并进行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和出台了系列规划、决策等,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2]。教育部、发改委等六部门为了进一步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体系的构建,在2014年6月出台了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服务、融合、衔接和贯通等为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并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包含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2]。因而现代职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的衔接、贯通对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职业技能人才的终身发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层次概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图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包含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其中初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使学习者获得基本工作和生活技能,一般由相关机构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为初高中生提供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培养技能人才,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与部署提供有力的职业技能人才支持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又包含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科层次 (高职院校完成)、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本科层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 (相应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完成)三个亚层次。不同的层次(亚层次)的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因而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做好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这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工作。

其中,中高职衔接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和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等国家出台的一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相关决定中,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院校也积极参与此项工作,进行了系列研究和探索,并开展了如“2+3”“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尤其是高职院校进行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自主招生和分类招生考试等方面的实践工作,取得的一些比较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但我们也注意到,高等职业教育位于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位置,毋庸质疑其三个亚层次的相互衔接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在这三个亚层次中,其中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职业教育到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生层次的技能人才培养的衔接工作,可以继续沿袭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相关工作也已经比较成熟。而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到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工作却出现了一个断层,尽管已经引起国家、社会和相关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但由于相对来说起步较晚,研究工作尚不是很充分,研究与实践成果还比较薄弱,衔接过程缺少完善的体制和机制。

图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摘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2 专本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衔接的思考

时至今日,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从院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来看,均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专科技能型人才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乃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矛盾和焦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两者之间衔接的必要性已勿需多言[5-6];两者同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是相似的,只是培养的层次有所差别,但从人才的职业发展来看,这种层次的差距是完全可以衔接的,实践和理论均已证明,因而对于这种衔接的可行性也不需要更多的阐述[7],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探索适当的形式构建两者衔接畅通的“立交桥”。

在原高等教育体制下,专科与本科的分立明显,后来逐渐出现专科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的形式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伴随上个世纪末专科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种衔接模式也依然沿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但是这种形式局限性较大,如只有应届专科毕业生才能参加考试、参与招生的本科院校,专业以及招生名额都比较少等。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一些地方进一步开始探索专科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之间的衔接工作,如山东、江苏、福建等省开始试点“3+2”“2+2”和高本分段联合培养等模式[7]。但是从目前这些衔接方式来看,笔者认为依然过于单一,局限性很大,如山东省“3+2”、福建省“2+2”或“3+1”、江苏省“高本分段联合培养”等模式多纳入到本科批次招生,专科型高职学生参与的通畅性不高。事实上,这些形式只是发展本科阶段的高职教育,是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科“技能型”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分析和探索如何在两者之间构建一座通畅的“立交桥”依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3 专本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衔接的主要困境

3.1 社会认可度不高,思想尚不统一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多年的教育体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以及长期以来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等一些思想上的根深蒂固 因素,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认可度还不是很高,尚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思想。比如,现在谈到高等职业教育或者高职院校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大家首先想到了就是专科型的职业技术学院之类的,可以说专科型的职业技术学院几乎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代名词,且事实上在很多人心目中也并没有将这些高职院校划入到高等教育行业中来。而且,很多人尚不清楚,高等职业教育还有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因而也就谈不上专科技能人才与本科应用人才培养之间的衔接了。因此,尽管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和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社会缺少统一的思想,依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局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缺少对不同层次与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属性、需求、贯通、融合以及衔接等,损害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系统性,严重制约了专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衔接与贯通。

3.2 政策过于宏观,缺少具体措施

前文已述,伴随着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的出台,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体系构建已迫在眉睫,高端技能人才在社会与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专科技能人才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相关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中均有涉及。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不仅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层次,也在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中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人才衔接的培养体系;《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8]中明确指出要指出应用型高校要促进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的有机衔接,建立衔接机制。然而相对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亚体系来说,在职教体系中发展较迟,相关职业政策更多的以宏观层次上的引导和指导两者之间的衔接为主,缺少比较具体的激励、建设、发展措施,因而在实际操作上略显乏力。

3.3 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性不高,定位不明确

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框架中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处于一种核心位置,起到承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启下(专科技能人才)的作用,其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乃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应用型本科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发展较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还不全面,而相关政策引导也比较宏观。长期以来的重普教轻职教思想,社会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衡量标准依然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些规则,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一些自身发展的考虑等等因素,导致相关院校对其职业教育属性积极性不高,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教育定位还不是很明确,从而使其在很多工作中或多或少避免自己的高等职业教育属性,自然在与专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示范以及链接等作用。

3.4 技能型专科高职主动性不足,局限性较大

现有技能型专科高职多是由原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院校转型或者是由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由于长期以来的高等教育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在完成专科阶段学习后以进入工作岗位为主,进一步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局限性比较多,专本科两者之间“壁垒”重重。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体制的逐步变革与完善,专科高职处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地位,专科技能型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而在新的发展阶段,专科高职在进行技能培养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招生、就业等等多方面的发展压力,以及原有普通高等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和现有政策的宏观性过强等因素下,一些技能型专科高职在其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衔接过程中主动性不足,从而使其在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4 促进专本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衔接思考的建议

4.1 加大高职教育宣传力度,形成现代职教理念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虽成果显著,但由于思想上的根深蒂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够充分。要解决这种思想上的桎梏,需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高职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大量的宣传报道展示高职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加强对全社会的正面引导。使社会充分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消除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在全社会形成现代职教理念,为专科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提供思想保障。

4.2 完善现代高职教育法律和制度,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明确相关高等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职责,消除一些消极因素,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专本科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提供有力支持。如高职教育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招生依然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对中等职业学校和专科技能型高职学生的招生名额所占比例有限,应该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职业院校招生比例,促进职业技能人才发展延续性,为专本科高职人才衔接培养提供更多支持。

4.3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为衔接与发展提供软硬件支持

截止到2016年6月底,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全国共有高等学校约2600所,其中高职院校1300多所,已超过高等院校一半以上,但现有高职院校多以专科型院校为主,本科应用型及更高层次的高职教育机构很少。2015年10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主体思想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职教体系。但从前文分析中可知,现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力度和步伐仍有不足,因此,通过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自身建设,逐步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需求。如当前专本科高职院校需要完善相关专业目录建设,做好不同层次人才能力需求分析,为两者人才培养衔接提供软硬件支持。

5 结语

专科技能型人才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衔接事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关系到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关系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重大战略决策的部署和实施。但由于思想上长期以来的桎梏、制度上的不明确和不具体以及相关参与主体认识与参与不足,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和焦点。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和探索,建立两者衔接的通顺渠道。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

[2]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2014-06-16.

[3]季玲.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4,(9):72-73.

[4]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2015-10-19.

[5]邹海燕.本科与高职衔接培养的实践探索、地方特色与院校特例[J].教育与职业,2016,(6):35-37.

[6]鲁武霞.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观念桎梏及其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2012,(8):59-64.

[7]汪亚明,王珏.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91-94.

[8]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10-21.

猜你喜欢
技能型专科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