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阳郁寒凝型痤疮的治疗

2017-03-02 22:58贺大智马建伟
环球中医药 2017年7期
关键词:温煦解郁行气

贺大智 马建伟



论阳郁寒凝型痤疮的治疗

贺大智 马建伟

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及中西医相关理论文献研究,针对阳郁寒凝型痤疮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发病特点,提出了本病的病机系肝气不舒致阳气遏郁于上、郁久化火而发为上热之征象,脾肾阳虚、温煦失司、推动无力、寒凝血瘀于下而发为下寒之征象,提出了以行气解郁、温阳活血法治疗本病的学术观点。

痤疮; 阳郁寒凝; 中医治疗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被称为“皶”“面疱”等,是一种好发于青年男女颜面部、胸背部,因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现代医家多认为其病因为风热袭肺、肺胃蕴热、阴虚火旺,治疗上也多偏重清热解毒、苦寒泻火等法。但临床中笔者发现诸多患者存在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特点。大量运用寒凉药物会折寒太过,反损阳气,痤疮愈发愈烈。导致阳郁寒凝型痤疮发病的关键部位在肝,并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发病机制系肝气不舒致阳气遏郁于上、郁久化火而发为上热之征象;脾肾阳虚、温煦失司、推动无力、寒凝血瘀于下而发为下寒之征象,当以行气解郁、温阳活血为治疗大法。

1 肝气郁结、寒凝血瘀为其重要病机

最早对痤疮的记载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明确指出“郁”是发病的关键,此类痤疮即为阳郁寒凝型痤[2]。唐代王冰在注释《素问》中进一步阐述此类痤疮的病机为“此皆阳气内郁所为”,为阳郁寒凝型痤疮的辨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阳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的重要作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张”,阳气的生理功能皆有赖于气机的调达,气机不畅,则阳郁于内,不能温煦全身,反而郁结于上焦,气郁化热,痤疮乃发。

临床中许多痤疮患者在颜面红肿、伴丘疹、脓疱等热象的同时伴有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小腹冷痛等寒象的矛盾症状,出现此类上热下寒征象的病机关键在于肝之疏泄失司、肝络不和致使气机失畅、阳气不抒、遏郁于上,郁久化火而发为上热之征象。阳气久郁于上不能下达,下焦元阳不足,虚寒内生,而脾属阴土,脾阳易损,脾土以阳为用,喜温喜燥,阴寒偏盛,致脾阳亏虚。脾阳久虚,日渐损及肾阳,则肾阳亦不足,脾肾阳气俱虚,温煦气化失司,推动气血无力,血行不畅,血脉痹阻,寒凝血瘀而发为下寒之征象。此外,嗜食生冷、气候寒湿、着衣单薄等亦为本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针对阳郁寒凝型痤疮患者,治疗上不能单从热论治,应上下兼顾,行气与温阳并举,阳郁于上,则疏肝行气、通阳开郁;寒凝血瘀于下,则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2 行气解郁,阳气通达

临床施治切勿见皮治皮,盲目施以清热解毒法,郁不解则阳气不得通达,行气解郁当从肝论治。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调达而恶抑郁。而阳郁寒凝型痤疮患者,木失调达,肝气郁滞,久则化火,火热上冲犯肺,阻塞毛窍,终致气血运行不畅,发为丘疹、结节,热盛肉腐,化而成脓则为囊肿、脓疱。此时常伴胸闷不舒、胁肋疼痛、烦躁易怒、情志抑郁、善太息等肝气郁滞的临床表现。崇《内经》“木郁达之”之旨,从肝论治,以疏肝解郁理气为法,拟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枳壳、白芍、陈皮、香附均具疏理肝气之效。柴胡疏肝解郁,香附为气中之血药,既可疏肝又可活血;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活血行气,二药相合助柴胡解肝经之郁滞;陈皮、枳壳理气行滞;白芍养肝血、补肝阴,以助肝阳之调达疏泄。气滞重者加厚朴、郁金、青皮以增强解郁疏肝之功。诸药共使,肝气得疏,阳气得行,气血调和,阴平阳秘,伏火得清,郁热得消。阳气温煦周身,下寒之象亦可缓解。

“亢则害,承乃制”,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已明确指出肝病可传脾,脾病能及肝,肝脾两脏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郁患者往往与脾虚同见,可伴嗳气、纳呆、腹胀、脘闷、呕吐、大便失常等症状,此谓“土壅木郁”,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疏肝的同时兼顾实脾,投以党参、茯苓、白术、黄芪等药,以温脾土养肝阳,使肝脾调和、阳气得升。

同时,针对阳郁寒凝型痤疮上热下寒的病机特点,《伤寒瘟疫条辨》中所载经方升降散有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之功,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诸药共使三焦气机调畅,阳气得升、郁热得消,也可酌情加减用于阳郁寒凝型痤疮患者的治疗。

3 温阳活血,寒祛瘀化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治之常法,而阳郁寒凝型痤疮久久不愈,反复发作,实乃阴阳乖违、寒热错杂所致,非常法所能奏效。此类患者在颜面炎性丘疹的同时伴有四肢厥冷,行经腹痛,舌淡薄白或有瘀斑等寒凝血瘀之症。正如《素问·玉版要论》中所言:“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寒热错杂病证常呈现“阴阳反他”的双向性两级差异,甚至造成临床表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导致误诊、漏诊而贻误病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甚至表现为外热内寒的另一原因系阳气郁滞失宣,不得通达致脾肾阳气不足,下焦寒凝血滞,冲任受阻,气血失和。因此,临证治疗要知常达变,正如《内经》所言“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3]。了解痤疮发病之因为“郁热”,故郁为本,热为标。有学者认为,本病之火为“寒火”,表面似火而本质实为寒,遇寒加重,得温则减[4]。故必须抓住下寒的特点,在治疗上热因热用,施以甘温益阳的药物以温补脾肾之阳气,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回阳第一要药”之附子,大补阳气可散寒,配辛热之肉桂以助气上行阳道,引导阳气宣通血脉,使气血同行。或投以少量细辛通达阳气于周身,使阳气生之有源、通之有道、布之有循。同时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行瘀,其中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红花养血活血兼可和营调经,使瘀血祛、新血生,共奏温阳活血之功。

4 验案举隅

患者,女,25岁,2016年2月16日初诊。面部丘疹、粉刺伴脓疱2年余,面色潮红,遍布于前额及面颊部,后颈部亦有散在分布,色红,无明显痒痛,在外院西药治疗多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每于经前加重,伴两胁胀满,小腹冷痛,得温可减,月经不调,痛经,经色暗红,有血块。患者平素四肢不温,喜热饮,多思善虑,好起急,善太息。食欲、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细。诊断:痤疮(阳郁寒凝型)。处方: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15 g、陈皮10 g、香附10 g、当归10 g、熟地黄10 g、阿胶烊化10 g、党参20 g、生白术10 g、干姜6 g、熟附子先煎6 g、肉桂6 g、益母草30 g、川芎10 g、红花10 g、炙甘草6 g,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用,嘱忌食辛辣生冷之品。服药一周后,颜面部丘疹粉刺较前减少40%,脓疱减少50%,痛经症状明显缓解,大便偏溏、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细。考虑患者病情较前明显缓解,沿用原方,继续治疗14天,于2016年3月复诊时,丘疹粉刺完全消退,脓疱消失,留少许继发性色素沉着,无新出皮疹。

按 患者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致使阳气遏郁于上、郁久化火而发于头面,故见面色潮红,痤疮散布并伴两胁胀满;阳气不得下达温养四肢,故见手足冰凉;中焦失却温煦,故喜热饮;阳气不振,肝经寒凝血瘀,故小腹冷痛,痛经伴血块,治以行气解郁、温阳活血,运用柴胡疏肝散中柴胡、枳壳、陈皮疏肝开郁调节气机;理中丸中党参、生白术、干姜、炙甘草温中健脾以温煦中焦、健脾温阳;兼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命门之火;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白芍、阿胶、熟地黄、香附等药共奏理气活血、补血调经之功。诸药合用,诸症渐愈。

5 临证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长期使用电脑、化妆品、工作或学习压力过大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痤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阳郁寒凝型痤疮属临床常见的一种痤疮类型,但其常表现为上寒下热、真寒假热的临床症状,在发病机制与治疗方面均有别于其他各型痤疮。因此,治疗中应谨守病机,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行气解郁与温阳活血并用,才能病愈症消。除药物治疗外,还要做到“慎起居、畅情志、节饮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自信心,饮食上谨和五味、多素少荤、清淡适量亦是痤疮控制和复愈的基础。

[1] 孙莉,李娟,颜敏,等.痤疮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32):97-100.

[2] 吴小红,王煜明.分阴阳辨治痤疮临床心得[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1):61-62.

[3] 朱向东,刘稼.《黄帝内经》中的治则探[J].中医药信息,2006,16(5):121-124.

[4] 丁旭,刘瓦力.通阳解毒汤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4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24(13):2121-2124.

(本文编辑: 王馨瑶)

100142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中医科[贺大智(硕士研究生)、马建伟]

贺大智(1991- ),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E-mail: 570901578@qq.com

马建伟(1959- ),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E-mail: mjw8166@163.com

R249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07.015

2016-06-10)

猜你喜欢
温煦解郁行气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凭眺青海湖
身如器物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健脑解郁黄花菜
借我来路星辰
问询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