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渊
现在“上海老街”上有家茶室叫“春风得意楼”,就开在方浜中路靠近旧校场路的转角处。它的装潢倒也是古式古香的,还陈列了不少旧式家具和老照片。不过,那味道、那感觉我总觉得还是有点不太像。
其实从前正宗的“春风得意楼”并不开在方浜中路上,而是开在豫园商场内靠近九曲桥北面的那个转角处。那茶楼的楼梯口是斜开着的,正好对着九曲桥下的一汪湖水。那扶梯的每一级正面趟板上,都镶嵌着刻花玻璃镜;每一级踏板的沿口都钉有黄铜的踏条,那些铜踏条被茶客们天长日久地踩踏而变得金光锃亮。每当夏夜来临,皓月当空,阵阵凉风吹拂着湖中那粉色的莲花和碧翠的荷叶,真叫人浮想联翩,美不胜收。
得意楼的斜对面就是“蔬香斋”(现:豫园内“海天一览”的地方),那是一家蔬菜馆。它的西隔壁,隔着一条暗弄堂和一堍青灰墙,就是“邑庙豆米业小学”(现:豫园“三穗堂”的位置)。当时豫园已显颓败,主要建筑已分别为各行业公会所占据。那时候进豫园是用不着买门票的,进城隍庙上香也不用买“香火券”。出家人也经商,还要享受什么级别待遇,那不闹出笑话来么?
从前,得意楼的二楼是茶座,楼面上摆满了八仙桌。有的茶客除了喝茶、聊天、谈生意经外,还兼顾“遛鸟”、用早点,因此茶楼的生意从早到晚都是很兴隆的。现在的所谓“茶楼”虽也古式古香,但大多惨淡,与人气不旺不无关系。
得意楼的底层是一家老书场,当年严雪亭、顾宏伯、张鸿声等大响档都曾在这里开场子。他们都有自己的看家书目,譬如像“杨乃武与小白菜”“包公”“大红袍”“三国”“英烈”等等,说说都要有好几个月呢。那时候的听客倒也都是些好性子,他(她)天天来听你的书,有的已经听了十七、八遍,几乎都已经背得出了,但他(她)还是要来听,可见那时候的说书先生都是要有点真本事的,否则老听客非把你轰下台不可。你想想,当时老城厢里书场林立,除得意楼外,环龙桥畔有“红月楼”,安仁街上有“群玉楼”,旧校场路上有“玉壶春”,福佑路上有“东方书场”等等,几十家书场挤在一起,听客就这么些,因此同行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你若没有点真本事,那还真难在这里混呢。
不过,得意楼的环境确实很不错,从前,它的楼下扶梯口就是卖生煎馒头和蟹壳黄的小摊头,对面有“蔬香斋”,当时一碗“蔬什锦”仅卖5分钱;再走过去,那就是“程友志开洋葱油面”(今已失传,程友志本人早已故世,如今商场内已经没有人再会做这碗面了)和卖梨膏糖、花生酥的小铺子(都是前店后作坊式的),因此若论起吃,那是再方便不过的了。从前的那些铺子大多是一开间的门面,现做现卖,完全靠质量与特色取胜。从前你在书场里听书,或者在茶楼里喝茶,若想要吃些小点心,那都是可以让茶博士给代劳的,根本用不着你亲自出马。而且他们也绝不会给你弄错,甚至连你平时喝什么茶、用哪把茶壶都一清二楚,倒也是真本事。
现在老街上的那些商家显然已经没有了这个本事,他们的商品大多都是从各地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品种也都大同小异,毫无自己的特色可言。就拿那春风得意楼来说吧,茶楼的名称倒还是这个名称,卖茶还是卖茶,可那味道、那感觉却已经跟从前大不一样了。因此旧区改造,到底该怎么改,历史文化遗存该怎么传存,似值得研究。
总之,旧区改造不是仅弄点新“旧建筑”,拓宽几条马路就算完事;更重要的是人文历史的传承,那是城市的灵魂。一个人要是没了灵魂,那就失却了生气,搞城市建设、旧区改造也同样如此。